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四場新聞發佈會4月14日上午10:00在市會務中心二樓第七會議室(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發佈《關愛醫者,尊醫重衛倡議書》,圍繞我市援鄂醫療衛生隊在湖北抗“疫”一線作出的積極貢獻,進一步弘揚社會正能量,講述他們在一線戰“疫”的親身經歷和體會。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中共焦作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邱志傑

在新聞發佈會上,中共焦作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邱志傑發佈《關愛醫者,尊醫重衛倡議書》。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焦作市援鄂醫療衛生隊隊長、 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王建峰

“希望痊癒的患者都能幸福生活!”

剛開始工作壓力大、任務重,從穿隔離服到值班結束脫下隔離服每天要至少6個小時。穿上隔離服就像蒸桑拿,為了上班時間不上廁所,我上班前1小時就不再喝水,有的時候還需要穿上尿不溼。工作期間要戴兩層口罩、一個護目鏡、一個面屏,不僅呼吸胸悶,而且頭也被卡得生疼。隔離服密不透風,身上一個勁兒地出汗。工作結束脫隔離衣是最危險的時候,不僅要預防院內暴露被感染,而且還由於汗水溼透了裡面的衣服,感覺通體寒冷,就像跳進了冰窟窿。

針對70名危重症患者,我作為隊長,要和河南其他8支醫療隊的呼吸重症及感染科的醫生討論重症患者病情,選擇治療方案。經過不懈努力,我們接管C7東病區以後,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出院時間大大縮短,最後痊癒出院57人。

我們救治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問題。我們負責的21床是個年輕小夥,非常煩躁,一直急著出院,甚至拿著刀威脅醫務人員。我和隊員反覆對他進行心理疏導,終於獲得患者的理解,逐漸配合治療,最後痊癒出院。19床是位雙下肢截肢合併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手術及創面傷口局部癒合差,患者心理壓力大,我們每次都要給患者按時換藥並進行心理安慰疏導。因為創面非常大,每次換藥都需要半個小時,被重複感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經過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最後患者痊癒,轉專科病房繼續治療。當冒著小雨把他送到b8病區時,他感動得落淚,並感謝我們。這一刻,我深受感動。我們在武漢救治的患者每一個都讓我難忘,希望痊癒的患者出院後迴歸到正常生活軌道上後,都能幸福生活。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焦作市援鄂醫療衛生隊副隊長、焦作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趙 童

“榮譽屬於集體,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3月11日我上21點到次日凌晨3點的夜班。晚上查房時,一名老年男性、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他不安的行為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名患者既往有冠心病、主動脈搭橋術後等病史,體格檢查發現患者腹部壓痛明顯,結合腹部CT檢查,考慮是糞石阻塞引起的急性機械性腸梗阻,給予開塞露治療後,效果不佳。考慮到患者80歲的高齡,既往有心臟病,影像學看見腸管明顯擴張,如果不及時處理有腸破裂穿孔的風險,會危及患者生命。情況緊急下,我用手為老人將糞石逐一掏出。當時一起值班的同事,用手機拍攝了我工作的視頻。從我們當日21點進入感染病房,等我為患者做完治療走出感染區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左右了。脫完防護服剛走到清潔區,就接到了老人女兒打來的電話。電話中,家屬的聲音顯得非常焦急,我就把詳細情況和她說了一下,患者女兒懸著的心才得以平復,並在電話中表達了感謝。但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我回到焦作不久,4月1日那天,收到了該患者家屬從武漢寄來的感謝信和錦旗。也就是因為這個患者,我發現對於高齡或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新冠肺炎患者,由於隔離治療,家屬無法照顧,需要醫護人員更多的關注。也就是從3月12日起,焦作市援鄂醫療衛生隊的孟明哲、張運強、姚建剛所組成的康復治療團隊,會每天進入到感染病區,為患者進行康復鍛鍊、心理疏導、理髮、發放生活物品等工作。

關於榮譽,我認為這個榮譽是一個集體榮譽,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很多努力,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我只是有幸成為這個集體中的一個代表,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這個榮譽應該屬於每一名“守初心,擔使命”的共產黨員,屬於每一個為了戰勝疫情,默默無聞、堅守崗位、辛勤付出的平凡人。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對於我們醫務工作者來說,最大的榮譽就是治癒疾病,得到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只要我們努力了,就會受到社會、患者的肯定。我會倍加珍惜這份榮譽,將榮譽作為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動力,為社會、為我市的醫療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焦作市援鄂醫療衛生隊隊員、焦作市疾控中心質控科副科長、主治醫師 楊 濤

“所有抗疫人員不計生死、敢於擔當的精神,最讓人感動”

我們河南省第十四批援鄂醫療隊暨河南省援鄂防疫隊,在鄂對接武漢市礄口區疾控中心,分為流調和疫情信息組、環境衛生和消毒組、實驗室核酸檢測組。援鄂主要工作包括三大塊:第一是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報告信息審核、預警信息處置、重點場所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防控措施落實技術評估與指導、發熱門診個案流行病學調查、流調報告和疫情分析報告撰寫、疾控大培訓等工作;第二是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點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方艙醫院、康復驛站、特殊人群聚集地消毒技術指導和培訓、消毒效果評價、疫源地終末消毒等工作;第三是實驗室核酸檢測工作(我們對接的礄口區是武漢13個區裡唯一有PCR實驗室,可以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區級疾控中心,河南省援鄂防疫隊整建制接管)。

說起我們最擔心的事,還要從我們的工作性質說起。援鄂防疫隊消殺組工作的環境和醫療單位不一樣,我們沒有“三區兩通道”、沒有潔淨區、緩衝區再到汙染區的過渡,為了延長N95口罩的使用時長,我們所有要去現場完成的工作穿脫防護服都是在戶外相對偏僻潔淨的區域進行的。武漢大家都知道是有名的“火爐”,天氣時冷時熱,我們在現場穿著防護服手提幾十斤重的採樣箱、身背沉重的消毒噴霧器往返與各個疫源地進行採樣和消毒工作,在脫防護服的時候,隊員都是汗流浹背,就跟澆了冷水澡一樣,所以我們在武漢工作期間最擔心的就是感冒發燒,不但自己隔離,整個隊伍也得隔離,肯定會影響整體工作進度。在武漢工作期間,讓我感動的事就是那些為我們服務的酒店留守人員、接我們上下班的司機師傅、為我們服務的志願者們,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醫務和防疫人員,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眾志成城、不計生死、敢於擔當的時代精神,最讓人感動。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焦作市援鄂醫療衛生隊隊員、焦煤中央醫院主管護師 蘭福旭

“與專家交流學習,提升業務能力”

2月10日,我被所在的C7東病區護士長推薦加入了新冠肺炎危重症定點收治院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中法新城院區戰時護理部組建的“呼吸治療”“肺康復”“靜脈治療”三個國家醫療隊專家會診團隊,也是我們所在院區3000名醫護人員(援鄂2000人、同濟1000人)中唯一一位同時加入三個專家會診團隊的隊員。呼吸治療專業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我也是在2018年才注意到這個專業,並於同年參加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組織的第一批為期3個月的呼吸治療培訓班。2019年1月份結業後,作為焦作市首位呼吸治療師,在焦煤中央醫院重症醫學科組建了咱焦作市第一個呼吸治療小組,也就是在此時才正式從事呼吸治療師這一職業。

而今年援鄂報名時,呼吸治療師也是我選擇支援武漢的理由之一,本來打算到武漢後,在我們病區組建一個呼吸治療團隊,但河南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就我一個呼吸治療師,無法組建團隊,於是我就提出了我們科室原來的工作方法,護士兼職呼吸治療師(我們科室現在也就只有兩個呼吸治療師)。在完成我護士本職工作之外,兼職科室呼吸治療師,24小時通過電話以及微信指導調節呼吸機參數、及時解除呼吸機異常工作報警等呼吸治療問題,有時候電話解決不了的問題,還需要加班進入病區親自調節。此次新冠肺炎尤其是我們所在的危重症院區對於氧療、呼吸機支持的比例比較高,所以需要及時解決許多的呼吸治療相關問題,尤其是在支援武漢的前十幾天,常常需要兼職連夜工作到凌晨四五點,加之精神特別緊張,所以我就出現了嚴重睡眠障礙,只能用艾司唑侖(一種鎮靜藥)調節睡眠,還不敢多吃,怕睡得太死,晚上聽不到手機鈴聲。就這麼一邊吃著艾司唑侖一邊喝著咖啡,度過了58天的援鄂時光。自2月10日加入會診團隊後,我參與了兩次呼吸治療全院會診,組織了一次微信遠程呼吸治療會診。參與2例次新冠肺炎特重症患者護理查房。其中在參與北京協和醫院呼吸治療查房時與北京協和醫院李根柱、李奇護士長,就呼吸治療有關問題對話15分鐘。參與了一次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王辰院士發起的新冠肺炎症重症患者會診。在援鄂期間,能夠與北京協和、湖南湘雅、北京大學醫學部、中日友好醫院、同濟醫院以及18支國家醫療隊的大咖們交流並學習,我覺得這是我一輩子難得的機會,對我以後的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幫助。所以我覺得這次武漢之行意義重大,無憾、無悔。

與英雄面對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焦作市援鄂醫療衛生隊隊員、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管護師 郭亞茹

“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一代青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這也是祖國召喚我們這些醫護人員衝到戰“疫”最前沿的時候。越是艱險越向前,支援武漢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從生活角度來說,我剛結婚,還沒有孩子,家裡無後顧之憂;從專業角度來說,科室大都是新來的醫護人員,經驗相對不足,而我在北京宣武醫院接受過重症監護培訓。我雖是一名90後,但是已有4年重症護理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安全保護意識……所以,我是最合適到戰“疫”第一線的人選。在去武漢之前,我從電視上看到廣大黨員幹部為了疫情防控不顧個人安危無私奉獻,在新聞上看到馳援武漢的黨員醫生護士在戰場上吃苦耐勞、不怕犧牲,這樣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也更加堅定了我加入到黨組織的決心。2月3日到達武漢的第二天,我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剛來到武漢的時候,我也會感到不安、擔憂,但是所有的不安都在走進隔離病房的那一刻化為烏有。當我穿上防護衣、隔離衣,戴上五層手套、蓋上防護屏,踏過最後一道防護門的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就是一名戰士,馬上有一種自信:我來了,我能打贏!來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每個人都在有序、緊張地忙碌著,患者病情一點點的好轉都是對我最大的鼓舞。戰“疫”是一場勞心費神的持久戰,時間長了,人總是會疲憊,但是,在這場戰“疫”中,我們並不孤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3月15日,看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後,作為90後的我感觸頗深,要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一代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