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期中考试后,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孩子的“粗心”的问题?

(原创)期中考试后,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孩子的“粗心”的问题?

如何才能解决孩子"粗心"的问题

考完试后,家长们经常反应的一个问题就是"粗心",明明会做的题做错、计算题算错、题目中单位看错等等,然后给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下次考试细心些、认真点",但是等到下次卷子发下来,会发现还是在犯相同的错误,然后接着重复同样的话,时间久了,家长们会觉得明明我也给孩子说了很多次,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是为什么还是犯低级的错误,是不是孩子太笨了?

其实我想告诉家长们的是,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太笨了,而是因为,我们纠正孩子们错误时候的方法不对

给孩子说认真些,孩子也知道考试要认真,可是如何认真?如何细心?这些并没有人教给他们,也就是说,他们能记住的就只有三个字"认真些",而这三个字对他们的考试能有多少帮助?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对孩子的问题具体分析,给出一个

明确的解决方案,在平时中让孩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考试中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以下是我想到的几类问题及其应对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1.会做但是做错了(计算、填空、应用题等)

做错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之后能不能发现做错的很重要,也就是平时要培养孩子的"自查"能力,每天完成作业后,让孩子先检查10分钟后家长们再检查,如果里面还有错,接着让检查,直到孩子能将80%的错题检查出来为止,如果孩子检查不出来错误,可以缩小范围让他们检查,每天重复这样的过程,考试时候不仅能养成自查的习惯,还能提高检查的效率。

2.计算基本功不扎实

这种情况需要先弄懂计算法则,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坚持每天一页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再进行自查,要相信量变才能产生质变。

3.概念不清楚

家长们要监督孩子把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概念、公式等一字不落的背过,因为考试中往往是将正确概念中的几个词换成与之相近的词,但就是这一改变,就把很多同学迷惑住了,所以背概念的时候必须一字不落的去背。

4.审题不仔细

常见的就是把题目中给的数字看错了、相遇看成了追及等,这时家长们就得要求孩子在平时写作业的过程中,将题目中的重点字词画出来,以及将需要用到的量标注在题目旁边,以防之后写题的时候忘记了或者写错了。

这里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同类型的题目做的太多了,导致看题的时候只看几个字就能联想到之前做过的题目 ,所以就按之前题目的做法做题,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并不相同或类似,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把题目多读几遍,不要想当然的做题

5.家长需要给孩子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如果觉得孩子在哪些部分比较弱,可以让孩子有针对的练习,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出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让孩子做的题,要规定好完成的时间,不能只是随口说句"周末之前完成",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们会想:周末之前??是周五之前还是周日之前?这都是算周末之前,那我就当周日之前吧。总之就是能拖就拖,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完成,所以家长们提要求的时候就得说清楚,到底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之前完成,没有完成会有什么样的惩罚等,久而久之,也能增强孩子对时间的观念。

6.基本的数量关系不清楚

前几天上课,有一位六年级的同学居然不知道已知两数之和以及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怎么求,这种类型的题目二年级的同学都应该会,但确实又有很多同学不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因为在之前打基础的时候对基本的数量关系不清楚,所以建议各位家长把这份资料打印

出来,放在床头,让孩子反复背,资料地址:小学数学资料库。

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几点,之后如果还有新的想法,或者更好的方法,也会跟各位家长去交流,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长跟孩子的坚持,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