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婆媳關係一直困擾很多家庭,不僅影響夫妻感情,還間接影響下一代。在不少孩子眼中,四處刁難母親的祖母不值得尊敬,甚至會對其憎惡一生。若這位祖母深受落後封建的觀念影響,又在家中有權有勢,則兒媳與孫輩的命運更是坎坷不已,處處荊棘。

民國就有這樣一位婆婆,不僅封建落後,極度重男輕女,還對兒媳百般刁難。當兒媳與婆婆雙雙懷孕後,婆婆更是變本加厲。導致這位兒媳早早去世,比惡毒的婆婆少活了幾十年。這位惡婆婆的孫女,衝破了祖母多方面的阻撓,終成長為民國才女作家,但終其一生憎恨祖母。

重男輕女的奶奶

這位婆婆,便是民國才女蘇雪林的奶奶。

蘇雪林,民國文學家、作家。其文語言明朗歡快,文白交雜。她考入了北京高等女子師範,還赴法國留學。教書四十多年,蘇雪林筆不輟耕,與另兩位學者一同被戲稱為"珞珈三劍客"。在如今七年級下冊語文新教材中,我們仍能找到其作品《溪水》

,可見其文筆之精妙。

但誰能想到,成就頗高的蘇雪林,早期曾遭祖母多方面阻撓。

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首先是教育方面。蘇雪林祖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阻止蘇雪林進入正規小學。當叔叔、哥哥們紛紛背上書包,在課堂上識字、閱讀時,蘇雪林只能去私塾跟讀。私塾的學習古板枯燥,只教人囫圇讀背"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書。學生不解其意,先生也不加講解。且私塾只有一兩年,後便無書可讀。

結束私塾後,蘇雪林認識了一兩千漢字。但約莫小學三年級就輟學的孩子,該怎麼繼續學呢?

原來,蘇雪林轉向了叔叔、哥哥們的課外書。當時,這些在上海新式學校唸書的男孩子備了不少書,如《聊齋志異》《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等等。與私塾相比,他們的觀念先進很多,接觸的文學作品更豐富。每逢寒暑假,蘇雪林總能收穫一批新的讀物。

這樣的學習無疑是幸福而頗有收穫的。正如瑞士長篇小說《海蒂》中所描繪的,小海蒂初學字母時困難重重,一度被教師懷疑是"木頭腦袋"。但後來,海蒂藉助拼讀課外書找到前進動力,學習突飛猛進。幼年在書海徜徉的陶醉、驚喜,總能在日後長久地撫慰心靈。

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其次,是婚嫁方面。蘇雪林初中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但仍盼望升學。祖母施加壓力,逼其婚嫁。後因蘇雪林大病一場,終於不再逼婚,並同意升學。後蘇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受眾多知名教授影響,對其一生髮展影響重大。

觀念落後的祖母多次阻攔,使蘇雪林差點與機遇失之交臂。但同時,蘇雪林也是每每堅定地衝破阻攔。

但與蘇雪林相比,蘇雪林的母親杜氏就沒那麼幸運了。

睡婆婆身邊的兒媳

蘇雪林的母親和奶奶都算大家閨秀,但為人差距巨大。蘇雪林曾說:"祖母極懶,一生就躺在床上過。"這是因為家中事事有人照料,自己有兒媳伺候。在蘇雪林祖母眼裡,兒媳就如貼身丫鬟。

蘇雪林母親十幾歲嫁入蘇家,卻沒有享受新婚夫妻的甜蜜。沒過多久就被婆婆趕出婚房,在婆婆屋裡支了一張小床。為什麼呢?因為婆婆有起夜、喝水的習慣,想讓兒媳伺候自己。照理說,蘇家不缺僕人,甚至有人專門值夜班,但這位婆婆堅持讓兒媳伺候。

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在婆婆的威力下,蘇雪林母親逐漸養成了絕對服從的性格。杜氏於是每日早起,不停地做針線活,操心家中上下雜務。婆婆則冷眼旁觀。

待到晚飯結束,杜氏還要給婆婆按摩。這按摩自然不是簡單錘幾下、敲幾遍就好的,有特定的繁瑣工序。有經驗的人知道,按摩要花大力氣才能出效果。更別說杜氏不敢放鬆歇息,常從晚飯後按摩到半夜。婆婆寧願僕人們都閒著玩耍,也堅持讓兒媳按摩。

婆婆和兒媳都懷孕

生育對一個家庭是大事。婚後不久,杜氏發現自己懷孕了。她畢竟是蘇家的大兒媳婦,婆婆再怎麼使喚,總不能傷及蘇家的孫子。但不巧的是,由於舊時女子婚嫁早,杜氏出嫁時,婆婆也不過四十多歲,還能生育。婆婆也隨即有了身孕。

如此一來,蘇家便有了兩位孕婦。但一位孕婦始終使喚著另一位孕婦。婆婆依然要兒媳幹活。買保健品時,婆婆從來只買自己這份,不為兒媳出一分錢。兒子心疼媳婦,給媳婦買好吃的,也要瞞著她,怕被責怪。

儘管兩位夫人可謂雙喜臨門,但婆婆始終霸佔家中權勢,將所有關注聚焦在自己身上。此時的兒媳似乎不再金貴,如同蘇夫人身邊一位懷孕的女僕,艱難地忍受婆婆惡毒的欺壓。

待到杜氏誕下孩子,情況會有好轉嗎?

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奶水餵飽婆婆兒子

照理說,兩位孕婦在生產後都需精心照料,但從婆婆一貫的態度看,兒媳怎麼可能獲應有的待遇呢?

由於杜氏較婆婆年輕很多,身體條件更適合養育新生兒。但儘管杜氏奶水多,她的兒子還是喝不到。因為婆婆將自己的孩子扔給了兒媳。

起初,蘇家僱了一位奶媽。這位奶媽除了給蘇夫人的孩子餵奶,還要照顧孩子的起居等,工作勞累,但每月也只拿一塊大洋。對蘇家來說,每月一塊大洋不多,且奶媽能吃苦,似乎無理由解僱。但這位婆婆辭退奶媽,將孩子直接扔給兒媳餵養。

我們都知道,母乳對孩子十分重要。杜氏哪有多餘奶水餵養小叔子呢?但婆婆一見兒媳喂孫子,而不是小叔子,就抽泣著埋怨自己兒子沒有奶水喝,要餓死了,不如送到孤兒院。杜氏一聽婆婆這樣說話,嚇得膽戰心驚,匆匆放下兒子,給婆婆的孩子餵奶。

因此,在婆婆的"監督"下,杜氏的兒子,也就是蘇雪林的大哥,在幼時沒能得到該有的營養。為了讓婆婆的孩子吃母乳,杜氏的兒子只能喝些稀粥、米湯。這些東西,怎能讓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呢?

後來,杜氏的這個兒子,也就是蘇雪林的大哥,從小體弱多病。最終英年早逝,二十多歲便離開了人間。

蘇雪林在散文裡寫道,哥哥一直身體不好,就是當初嬰兒期吃不到奶的緣故。

由於婆婆的刁難,杜氏為蘇家誕下孫子後,地位並沒有提升。相反,連自己的孩子都無法精心撫養。同時,杜氏自己也在月子裡烙下了病根。

作家蘇雪林的惡奶奶:將兒媳當下人使,間接害死孫子,兒媳英年早逝

惡人長壽

蘇雪林多以批判魯迅出名,但鮮有人知道她為紀念母親寫的自傳體小說

《棘心》。其名字取自詩經"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小說記載了蘇雪林赴北京求學,到留學法國,再到歸國結婚的經歷。而每一個人生階段,蘇雪林對自己的母親都有著十分眷戀,又想要逃離的複雜心境。

因為多年艱辛,蘇雪林的母親五十幾歲就去世了。而那位惡毒的婆婆,卻活到了90歲高齡。

在這個家庭中,惡婆婆長命,得益於早逝的兒媳常年的辛勞伺候。對一位舊社會的兒媳來說,婆婆是天,必須聽從。而無法反抗的兒媳、心狠手辣的婆婆,終成悲劇。

在該家庭成長起來的孫輩蘇雪林,鋒芒畢露,性格強硬。我們無意埋怨封建觀念在一代人身上不可磨滅的痕跡,但一定能分辨其中的刁難、狠毒。願每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