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為別人著想,自己卻受傷怎麼辦?

前幾天有人問我:我發現我很多時候做事情處處為別人考慮,即使傷害了我自己的利益,卻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要求,後來又覺得自己太包子,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了~

其實,老一輩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老話其實揭示了一個事實,就是你哪怕是個君子,你沒有害人之心,別人也會來害你,所以你才要學會防人。

換言之,害人之心不可有,是對君子的要求,防人之心不可無,才是大眾該學會的生存技能。

老好人聽起來好聽,其實和惡人是一對兄弟詞,沒有分寸的好和沒有分寸的惡,都會傷人,前者傷自己人,後者傷外人。

所以人際交往裡,分寸感很重要。

你對人好,沒有得到回報,你就要收縮好的尺度;別人對你惡,造成了傷害,你就要拉開安全的距離。

但要不要就此絕交,再也不聯絡呢?

最好不要。在你以後的一生中,你越是能力強,越是感受到身邊人的愚笨、粗鄙,你不可能一輩子與世界為敵。恰恰相反,真正能力到達一定層次的人,反而會巧妙利用別人的貪嗔痴,這又是另一層境界了。

沒有智慧的行善基本等於炮灰,你的善有了,但你需要練習善的分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