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塔下的凶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少女慘死 世人震驚

1927年1月一個寒冷冬日的清晨,一名早起的老翁正在城牆下走路,來到狐狸塔(北平城城牆上的東南角樓被老北京人稱為“狐狸塔”)下,他疑惑地停住了腳步。空氣中似乎有種不同尋常的氣味,野狗的叫聲密了起來。一幅恐怖的場景很快映入眼簾:躺在地上的是個已經死亡的白人女子,方格裙子被扯爛,頭蓋骨被打碎,金黃色的頭髮上沾滿了血汙,臉部因為反覆刺穿早已面目全非,心臟、膀胱、腎和肝臟均已被割走。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帕梅拉

聞訊趕來的警察,用草蓆蓋住屍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場吸引了很多百姓圍觀。時間不長,一名60歲左右的白人紳士擠過人群,用顫抖的手掀開草蓆,看到屍體後當場昏厥。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賣報,賣報,白人美女慘死狐狸塔,慘不忍睹!”報童比平日高了八度音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打破了清晨古都的平靜。瀕臨大崩潰邊緣的北平,一起離奇兇殺案,刺激了所有人的敏感神經,讓人恐懼地喘不過氣來。

在那個冰冷徹骨的午夜,19歲英國少女帕梅拉•維納,離奇死在謠傳有“狐狸精”出沒的狐狸塔下,屍首刺得面目全非,血液被抽光,內臟被掏空。死狀之奇、之慘,聞所未聞。一時間,北平如炸了鍋般,街頭巷尾的老百姓議論紛紛,誰是兇手?為何竟下如此毒手?

暈倒的英國紳士,正是被殺害的少女帕梅拉的養父愛德華•維納。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右帕梅拉養父

1880年他為了學漢語,來到中國。日後他進入大英帝國外交部服務,曾出任英國駐福州領事館領事,是當時外交界著名的中國通。他以研究中國古代的神話聞名,1922年他出版了名著《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奠定了其漢學家地位。維納與妻子一直未生育孩子,他們收養了孤女帕梅拉,視如己出。妻子死後,他獨自撫養掌上明珠。

名人之女死於非命,中英警方不敢怠慢,破天荒聯手,成立了聯合調查組來探尋案件真相,這在當時極不尋常,創下先例。

混沌不明 命案難破

少女帕梅拉,人見人愛,她與當時生活在北平的普通白人女子截然不同,她天性愛好獨立,講一口流利的北京話,最愛騎自行車在北平到處閒逛,還特別喜歡去其他白人女孩不敢去的地方。遇害前三天,帕梅拉還拍了新照片,不久將滿20歲的她,穿著合身精緻的裙子,充滿青春活力。

女兒一夜未歸家,養父維納急得團團轉,在外搜尋了一夜,次日清早,發現女兒慘死,悲痛欲絕。英國的《泰晤士報》、中國的《北華捷報》都對帕梅拉的慘死進行了密集報道。

警方查明:案發當晚,帕梅拉與兩位女友同去滑冰,傍晚7點左右,帕梅拉嘀咕起自己得趕緊回家吃晚飯。分手時,一名同伴問:“一個人騎車回家,難道你不感到害怕嗎?”帕梅拉當時還聳聳肩,開起玩笑:“我一個人都習慣了,有什麼好怕的?北平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

不幸的是,幾個小時後,禍從天降,帕梅拉遇害。慘案現場——角樓並無大量血跡,說明這裡絕不可能是第一現場。奇怪的是,昂貴的鑽石手錶依然戴在少女手腕上,似乎又暗示兇手不是謀財害命。

難道是養父所為?屍首面目全非,為何維納居然一眼認出,鐵口直斷是愛女屍體。任何一種可能,都不能輕易排除。維納性格古怪,當年因用馬鞭襲擊他人,而被迫離開外交官崗位。除了有暴力傾向,他還極力反對愛女交男朋友,曾一拳打傷一位倒黴的中國好逑君子的鼻樑。警方立即搜查了維納的家,最後排除了他作案的嫌疑。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警方很快又發現了新線索,一名黃包車車伕成了嫌疑人,他車上的靠墊有血跡。警方告訴維納,車伕對此的解釋是:“有血跡不假,不過這是前晚一名打架受傷的美國士兵坐車時留下的。”另一位名叫潘夫德的加拿大男子,也進入了警方的視野,原因是警惕性大增的女房東,在他的房間裡居然發現了沾血的手帕和匕首。後經多番詢問,初步排除了對此人的嫌疑。

但在訊問潘夫德時,警方有了意外收穫。常常在京郊打獵的潘夫德,與風流成性的美國牙醫普倫迪斯過從甚密。後者在京郊的山上有座宅邸,常邀請女孩去那裡聚會,強迫她們全裸跳舞,發生性關係。

普倫迪斯被警方傳訊,但他一口咬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少女帕梅拉,且兇殺當晚一直在電影院看電影。不知何故,警方相信他所言非虛,沒有展開後續調查。

兇案陷入膠著狀態,中英警方束手無策。此時,日軍兵臨城下,人心惶惶,苦於無決定性證據的警方,在1937年6月匆匆結案。英方的結論是,這可能是個找不到妓女的北平當地人作案。髒水就這樣潑到了中國人頭上。

70多年後,不懈追尋真相的法蘭奇抽絲剝繭,提出一個又一個疑點。他在《午夜北平》一書中首次披露,牙醫普倫迪斯在撒謊。事實上,1936年的12月,兇殺案發生一個多月前,他曾給帕梅拉做過拔牙手術。維納手裡就有普倫迪斯當時開的一張處方單。

英方匆匆結案,難道是擔心西方人犯下如此人神共憤的兇案,會引來東方人的恥笑和抨擊?所以他們索性嫁禍給子虛烏有的東方“兇徒”,更為有利?這一切都無法得知。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午夜北平

悲情養父 追兇不懈

看到本國警方煞有介事的結案報告,悲痛欲絕的維納,壓根也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他堅信殺害帕梅拉的非西方人莫屬,且此人足夠富裕,以至於不會偷走女兒的鑽石手錶,並且要徹底毀壞屍體,好讓她不被辨認出來,以作掩蓋。

維納要求警方繼續調查,但遭到拒絕。於是,他乾脆自己出錢,僱人追尋真兇。他重金聘請偵探,先從北平那些妓院、鴉片館和皮條客中,尋找任何與女兒之死有關的線索。

苦心人,天不負。一個名叫瑪麗的俄國妓女,告訴維納,案發當晚她看見一個金髮女孩來到她所在的妓院,當時身邊有三個外國男人陪伴,其中之一就是普倫迪斯。之所以能認出風流牙醫,瑪麗表示自己曾前往其公寓裸體跳舞,並說他手裡總是拿著打獵用的那把匕首。三人將帕梅拉帶進樓上房間,過了一會,只聽到兩聲慘叫及重物落地的聲音。瑪麗滿腹狐疑,驚魂不定,另外一名妓女也講述了類似的情形。

那位曾被警察叫去談話的黃包車車伕,也被維納找到。車伕道出真相,他的確曾帶著三男一女四名外國人前往一家妓院。兩個小時後差不多午夜剛過,那三名男子出現了,女孩衣不遮體,臉被擋住。三名男子要求前往角樓,並拔刀威脅,絕對不能將載過他們的事說出去,不然就將車伕全家幹掉。

跟維納講完後,黃包車車伕納悶,自己被警方傳喚時,已經將事情原委一五一十道出,未有絲毫隱瞞。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為什麼維納聽到的卻是美國士兵受傷流血的版本?調查一步步深入,牙醫普倫迪斯的證詞漏洞百出,查到這裡,維納不寒而慄。

警方最初調查顯示,帕梅拉頭骨為鈍器打碎,遇襲時可能與兇手正面相對,這一推斷說明他們可能相識。根據蒐集到的種種證據,少女帕梅拉遇害案拼圖逐漸完整清晰。

拔牙之後,色迷迷的普倫迪斯盯上帕梅拉,邀請她參加家中私人派對。涉世未深的帕梅拉欣然前往,後來她醉醺醺地(屍檢發現血液中含有酒精)與兇手一起來到妓院。在被要求發生性關係時,少女堅決抗拒,最終場面失控而喪命。打死名流之女,為了避嫌,三人一不做二不休,毀容棄屍角樓,並取走器官,佈下迷魂陣。

老淚縱橫的維納,顫抖著寫成一份150頁的記錄,強烈要求重啟調查此案,但卻遭到英方相關機構的拒絕。法蘭奇推測,原因不在於官僚主義或者腐敗,而是一名白人竟在北平犯下如此兇殘的罪行,這在當時是無法想象的特大丑聞。

1943年3月,在日軍鐵蹄下的北平城,維納巧遇普倫迪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老人高喊:“我知道是你殺了她,我知道是你殺了帕梅拉!”普倫迪斯做賊心虛,落荒而逃。4年後,普倫迪斯嗚呼哀哉,一命歸陰。

1951年,維納戀戀不捨,離開新中國首都北京,回到英格蘭故鄉,妻女的遺體葬在了北京。3年後,精神錯亂的維納含恨辭世,轟動一時的帕梅拉案也走入歷史深處,逐漸被人遺忘。

狐狸塔下的兇殺案:金髮少女慘死北平街頭

午夜北平

75年,彈指一揮間。2012年法蘭奇的非虛構偵探作品《午夜北平》問世,讓人得以重新認識了這一慘案。普利策獎得主、全美科學作家協會主席黛博拉•布盧姆大加讚賞:“最佳的犯罪故事就是那些揭開長期籠罩著我們時常縈懷的歷史陰霾的真人真事。而保羅•法蘭奇的《午夜北平》當之無愧。隨著‘二戰’前北平一位年輕女士血腥死亡的神秘面紗逐步揭開,法蘭奇帶領著讀者踏上了穿越這座城市盤根錯節的大街小巷和同樣盤根錯節的政治迷宮的旅程。這是一個在本質上與任何現代驚悚小說同樣富於懸疑的真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