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安重誨是應州人,他父親安福遷事晉,在同梁作戰時陣亡,他自少即跟隨李嗣源,受到重用。後唐莊宗同光四年,李嗣源即位,改元天成,這就是後唐明宗。明宗一即位,就拜安重海為樞密使、左領軍衛大將軍。後來,安重海又兼任兵部尚書,加侍中兼中書令。安重海在跟隨李嗣源轉戰四方時,就備受信賴。李嗣源即位,他又立下佑命之功,權勢日重,事無大小,都要由他決定。安重海忠心耿耿,但過於攬權,漸漸失去明宗的歡心。安重海雖然私心頗重,又能力很低,但尚能盡忠盡責。當時後唐國內奏事,都要先請示安重誨,然後才能上報明宗。他對一些借獻異物以邀寵的人毫不客氣,一律打發走,連明宗也要讓他三分。

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安重誨與郭崇韜有些相似,但他比郭崇韜更無能,立功心切而又無賢人相助,不但害了自己,而且給後唐帶來許多麻煩。吳越王錢繆據有兩浙,梁時就已稱王,後唐莊宗對他也以屬國對待。明宗即位,錢鑼派人入京朝拜,在給安重誨的信中,言辭有些傲慢,安重海很惱怒,便伺機整治錢鑼。安重海派心腹韓玫和副供奉官烏昭遇回拜錢繆,韓致仗勢欺人,常凌辱烏昭遇。有一次酒醉之後用馬鞭打烏昭遇,錢鑼要將此事上書告訴明宗,烏昭遇認為有辱國體,極力阻止。回國後,韓玫反倒告鳥昭遇一狀,說他對錢鑼稱臣,並洩露朝廷私事。安重海藉機洩怒,削奪錢繆官爵,讓他退休。但錢繆雖對後唐稱臣,自己也是一國之主,怎能如此簡單地被罷免,從此吳越同後唐不再往來。

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後唐將領孟知樣和董璋為西川和東川節度使,都有反叛之心,安重海有所察覺,想用一些措施來牽制住他們,誰知反而弄巧成拙。兩川有更換守將的情況,安重海便派出自己的心腹帶著精兵去接替,以牽制孟、童二人,又派去監軍進行監視。但安重海不但沒有尋機除去二人,反而加速了二人的反叛。後唐天成五年,孟知樣和董知璋殺掉監軍反叛,安重海所派的精兵三萬人都陷於蜀,既不能制住孟、董,又不能出蜀,白白損失掉了。安重海所做的自以為盡忠報國之事,多如此類。安重誨的這些事,雖做得很愚蠢,倒還不至於失掉明宗的歡心,就連他矯旨殺宰相任園,明宗也沒有深究。但他一再堅持除掉明宗的義子李從珂,終於使明宗疏遠了他,並得罪了其他一些武將。

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明宗天成五年,董璋起兵反叛,因為他所佔據的蜀地地勢險要,道路曲折,後唐派兵征討卻糧草不濟。明宗對此非常焦急,對安重誨說:“事勢如此,吾當自行。”安重誨連忙請命,由自己去督促糧草。在去蜀的路上,各地百姓本來已經不堪忍受供糧運糧,甚至有聚嘯山林的,聽說安重海親自督運糧草,都暗自恐懼。安重誨為了不辱君命,每日行程數百里,地方官吏不敢怠慢,更加緊催促百姓運糧。糧食運至東川后,常常一石米只剩下一斗,服役的人倒斃於沿途的數不勝數。安重海路過鳳翔的時候,鳳翔節度使朱弘略非常熱情地請他到自己的內宅宴飲,並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小心地服侍他。安重誨喝酒喝得多了,就為朱弘昭進述了自己前些時候被誣告的事,說自己差點被害死,全賴主上聖明,才保住身家性命。

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安重海這些話本是出自心中的真話,所講的也都是事實,並對明宗感激涕零,誰知他走後,朱弘昭卻告了他一安重海離開鳳翔,朱弘昭就派人急馳入京,告“重海怨望,不可令主行營,恐其生事”。正巧又趕上宣徽使孟漢瓊從徵蜀的軍營回來,講述了路上人民的驚恐和苦難,攻擊安重海的“過惡”。安重海走到三泉縣時,被召還。他回來路過鳳翔時,朱弘昭拒絕讓他進城,他知道大事不好,加速趕往京城。沒等安重誨回到京城,明宗就給他一個河中節度使的銜,打發他回家了。安重誨一倒臺,朝中大臣就有許多人爭相攻擊他,一個常為他探聽宮中消息的宦官安希倫,也被人揭發出來處死了。安重誨知道大勢已去,便上書告老,明宗讓他以太子太師的官銜退休,並派李從璋為河中節度使,派藥彥稠率兵到河中郡監視他。

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這個命令剛下,安重誨在京中做侍衛的兩個兒子就私自跑回家,去看望他。安重誨知道這足以致罪,忍痛將兩個兒子送回京師治罪。走到陝州時,他的兩個兒子被逮入獄,他才回到河中。明宗對安重海的恩情一絕,就開始考慮除掉他。明宗可以說很不瞭解安重海,此時他只需一紙詔書,就可以讓安重海去死,可他卻為了除掉一個失勢居家的人競興師動眾。明宗又加派翟光業到河中監視安重海,派一個宦官去安重海家探視。安重海一向同宦官交好。所以明宗派的宦官一到他家,便哭著向他報信說:“人言公有異志,朝廷遣藥彥稠率兵至矣。”安重誨自知必死,嘆道:“吾死未塞責,邀勞朝廷興師,以重明主之憂!“

安重誨雖一心為國為官清廉,但太無能,所以死於冤枉卻無人憐憫

後唐明宗長興二年五月丁,翻光業至河中,會同李從璋以重兵圍住安重海的府第。安重海見李、翟二人入府對自己下拜,但趕緊降身回拜,誰知李從璋揮杖就擊中他的頭部。安重海的妻子大驚,跑過來抱起他躲避,並同李從璋:“令公死未晚,為什麼這麼倉猝?”李從璋並不答話,又掄杖向她擊來。安重海就這樣被李從璋打死。安重海死後,李從璋搜查他家,家財不過幾幹繆。安重海比起郭崇韜來,還算幸運,他只有兩個兒子被殺,其餘子孫都倖免於難。安重海雖然一心為國,又為官清廉,但實在太無能,行事常留下弊端,又曾殺害任園,所以雖死於冤枉,竟沒有人憐憫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