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安重诲是应州人,他父亲安福迁事晋,在同梁作战时阵亡,他自少即跟随李嗣源,受到重用。后唐庄宗同光四年,李嗣源即位,改元天成,这就是后唐明宗。明宗一即位,就拜安重海为枢密使、左领军卫大将军。后来,安重海又兼任兵部尚书,加侍中兼中书令。安重海在跟随李嗣源转战四方时,就备受信赖。李嗣源即位,他又立下佑命之功,权势日重,事无大小,都要由他决定。安重海忠心耿耿,但过于揽权,渐渐失去明宗的欢心。安重海虽然私心颇重,又能力很低,但尚能尽忠尽责。当时后唐国内奏事,都要先请示安重诲,然后才能上报明宗。他对一些借献异物以邀宠的人毫不客气,一律打发走,连明宗也要让他三分。

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安重诲与郭崇韬有些相似,但他比郭崇韬更无能,立功心切而又无贤人相助,不但害了自己,而且给后唐带来许多麻烦。吴越王钱缪据有两浙,梁时就已称王,后唐庄宗对他也以属国对待。明宗即位,钱锣派人入京朝拜,在给安重诲的信中,言辞有些傲慢,安重海很恼怒,便伺机整治钱锣。安重海派心腹韩玫和副供奉官乌昭遇回拜钱缪,韩致仗势欺人,常凌辱乌昭遇。有一次酒醉之后用马鞭打乌昭遇,钱锣要将此事上书告诉明宗,乌昭遇认为有辱国体,极力阻止。回国后,韩玫反倒告鸟昭遇一状,说他对钱锣称臣,并泄露朝廷私事。安重海借机泄怒,削夺钱缪官爵,让他退休。但钱缪虽对后唐称臣,自己也是一国之主,怎能如此简单地被罢免,从此吴越同后唐不再往来。

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后唐将领孟知样和董璋为西川和东川节度使,都有反叛之心,安重海有所察觉,想用一些措施来牵制住他们,谁知反而弄巧成拙。两川有更换守将的情况,安重海便派出自己的心腹带着精兵去接替,以牵制孟、童二人,又派去监军进行监视。但安重海不但没有寻机除去二人,反而加速了二人的反叛。后唐天成五年,孟知样和董知璋杀掉监军反叛,安重海所派的精兵三万人都陷于蜀,既不能制住孟、董,又不能出蜀,白白损失掉了。安重海所做的自以为尽忠报国之事,多如此类。安重诲的这些事,虽做得很愚蠢,倒还不至于失掉明宗的欢心,就连他矫旨杀宰相任園,明宗也没有深究。但他一再坚持除掉明宗的义子李从珂,终于使明宗疏远了他,并得罪了其他一些武将。

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明宗天成五年,董璋起兵反叛,因为他所占据的蜀地地势险要,道路曲折,后唐派兵征讨却粮草不济。明宗对此非常焦急,对安重诲说:“事势如此,吾当自行。”安重诲连忙请命,由自己去督促粮草。在去蜀的路上,各地百姓本来已经不堪忍受供粮运粮,甚至有聚啸山林的,听说安重海亲自督运粮草,都暗自恐惧。安重诲为了不辱君命,每日行程数百里,地方官吏不敢怠慢,更加紧催促百姓运粮。粮食运至东川后,常常一石米只剩下一斗,服役的人倒毙于沿途的数不胜数。安重海路过凤翔的时候,凤翔节度使朱弘略非常热情地请他到自己的内宅宴饮,并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小心地服侍他。安重诲喝酒喝得多了,就为朱弘昭进述了自己前些时候被诬告的事,说自己差点被害死,全赖主上圣明,才保住身家性命。

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安重海这些话本是出自心中的真话,所讲的也都是事实,并对明宗感激涕零,谁知他走后,朱弘昭却告了他一安重海离开凤翔,朱弘昭就派人急驰入京,告“重海怨望,不可令主行营,恐其生事”。正巧又赶上宣徽使孟汉琼从征蜀的军营回来,讲述了路上人民的惊恐和苦难,攻击安重海的“过恶”。安重海走到三泉县时,被召还。他回来路过凤翔时,朱弘昭拒绝让他进城,他知道大事不好,加速赶往京城。没等安重诲回到京城,明宗就给他一个河中节度使的衔,打发他回家了。安重诲一倒台,朝中大臣就有许多人争相攻击他,一个常为他探听宫中消息的宦官安希伦,也被人揭发出来处死了。安重诲知道大势已去,便上书告老,明宗让他以太子太师的官衔退休,并派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派药彦稠率兵到河中郡监视他。

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这个命令刚下,安重诲在京中做侍卫的两个儿子就私自跑回家,去看望他。安重诲知道这足以致罪,忍痛将两个儿子送回京师治罪。走到陕州时,他的两个儿子被逮入狱,他才回到河中。明宗对安重海的恩情一绝,就开始考虑除掉他。明宗可以说很不了解安重海,此时他只需一纸诏书,就可以让安重海去死,可他却为了除掉一个失势居家的人竞兴师动众。明宗又加派翟光业到河中监视安重海,派一个宦官去安重海家探视。安重海一向同宦官交好。所以明宗派的宦官一到他家,便哭着向他报信说:“人言公有异志,朝廷遣药彦稠率兵至矣。”安重诲自知必死,叹道:“吾死未塞责,邀劳朝廷兴师,以重明主之忧!“

安重诲虽一心为国为官清廉,但太无能,所以死于冤枉却无人怜悯

后唐明宗长兴二年五月丁,翻光业至河中,会同李从璋以重兵围住安重海的府第。安重海见李、翟二人入府对自己下拜,但赶紧降身回拜,谁知李从璋挥杖就击中他的头部。安重海的妻子大惊,跑过来抱起他躲避,并同李从璋:“令公死未晚,为什么这么仓猝?”李从璋并不答话,又抡杖向她击来。安重海就这样被李从璋打死。安重海死后,李从璋搜查他家,家财不过几干缪。安重海比起郭崇韬来,还算幸运,他只有两个儿子被杀,其余子孙都幸免于难。安重海虽然一心为国,又为官清廉,但实在太无能,行事常留下弊端,又曾杀害任園,所以虽死于冤枉,竟没有人怜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