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國際無賴、超級厚臉皮的晉惠公姬夷吾的一生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古月,歡迎來到電影故事匯。

今天咱們來講一個臉皮超厚的國際無賴人家,無論對他多好,他都可以以怨報德,而且大言不慚,總覺得自己是名正言順,這傢伙是誰呢?

身為一國之君,他言而無信,對於救命恩人,他拔刀相向,古月為您講講超級厚臉皮的國際無賴晉惠公姬夷吾。

"晉惠公(?-前637年),姬姓,晉氏,名夷吾,晉獻公之子,晉文公之弟,春秋時期晉國君主。公元前651年在秦國的幫助下繼位。晉惠公繼位後,背信棄義,誅殺大臣,國人都很不順服他。公元前637年9月,晉惠公去世,其子太子圉( yǔ)繼位,是為晉懷公。"

歷史上的國際無賴、超級厚臉皮的晉惠公姬夷吾的一生

話說有這麼一天,周朝的周成王在後花園自個兒玩,沒一會兒過來一個人。

嗨,我跟你一塊玩吧,倆人玩的挺高興。周成王是龍顏大悅,隨口就說了這麼一句,我要封你為諸侯,旁邊的那個隨行的官員就拿筆拿本來,把話給記下來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成王封某某某為諸侯,這成王嚇了一跳說:我那是開玩笑的。官員說,那不成啊,您是天子,君無戲言嘛。結果晉國就這麼誕生了。那個因為陪周成王玩而被封為諸侯的就是晉國的始祖姬叔虞。

後來晉國發生了內亂,國內無主有兩個人上位的呼聲最高,一個是天下聞名的重爾,而另一個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姬夷吾。這倆人都是皇子皇孫,當時重爾流亡到了敵國,就是這個不是不是敵對的國家,是一個國名叫敵國。姬夷吾呢,流亡到了梁國,但是倆人對於回國執政的態度完全是不一樣的,重爾是打死也不想回國,誰愛當誰當我就是當個老百姓挺好,姬夷吾一聽,馬上趕緊回國,當諸侯王去。這個時候,他身邊的大臣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說,現在國內大亂,咱們呀就這麼回去,難保不發生什麼意外,到時候小命都沒了,你還怎麼當王啊,所以咱們別空手回去,咱們到秦國借點兵,帶著軍隊回去比較保險。姬夷吾想想,嗯很有道理,就派人找秦國的秦穆公借兵。

有朋友問了這秦國,憑什麼就借給他兵呢?是這樣的,這個姬夷吾的姐姐,早些年嫁給了秦穆公,所以秦穆公就是姬夷吾的姐夫。秦穆公一聽,姐夫幫助小舅子,那也是合情合理。不過在發兵之前,他還是問了群臣一句:哎呀,你們覺得這個姬夷吾這個人怎麼樣呢?有可能登上晉國的王位嗎?大臣們就說了,姬夷吾這個人吶,英俊瀟灑,善良熱情,就是有一個毛病說話不算數,所以在晉國基本沒有人支持他,他要是登上了王位,晉國非亂了不可。秦穆公樂了說:亂了好啊,越亂越好,他們越亂,咱們就越安穩。對於我秦國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所以秦穆公把夷吾的使者叫下來問:要是我幫助夷吾回國即位了,你們怎麼報答我呀?夷吾為了說動秦國出兵支持,也是沒少下力氣,他派使臣跟秦穆公說,夷吾公子說了,如果您幫助他當上了晉國的國君,晉國在河外的土地全部歸秦國,都給您了,這是多在一片土地呢?一共是五座城池,那可是很大的一塊土地啊。秦穆公很高興,立刻答應派兵護送夷吾回國。

夷吾為什麼會這麼大方的把自己的國家疆土割讓給別人?他真的這麼大風方嗎?其實他也心疼啊。但是他想了,我要是得不到晉國這土地那就得是別人的了,這有什麼好可惜呢,等我登上王位之後,我在開疆拓土,攻打別的國家,土地這不就又有了嗎?公元前六百五十一年,在秦穆公的大力撮合下,齊桓公率領部隊和秦軍一起護送夷吾回國,第二年四月,周天子太宰孔和王子港前往晉國與齊、秦兩國一道正式確立夷吾為晉國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惠公。

咱們前面說了晉惠公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說話不算數,言而無信,過河拆橋。他並沒有對秦國兌現割讓土地的諾言,秦穆公那邊高高興興的派使臣去接收土地,使臣見了惠公說明了來意,這晉惠公眼珠子亂轉,我說過這話嗎,我怎麼不記得了呀?旁邊眾大臣也跟著幫腔,沒有,沒有,沒說過,沒說過。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說,就算您當年這麼說過,也不能算數啊。因為土地是國家的,您當年奔波在外,不是晉國的法人代表,沒有法律效力呀。這就好比國家是一個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任職之前,是不能代表公司對外做任何承諾的,那就是很惡劣的開空頭支票的行為了。晉惠公也對使者說,你看看,當年我可能是這麼說過,可是這個沒有法律依,我現在是依法治國啊。沒辦法,這秦國的使臣碰了一鼻子灰,氣哼哼的回去了,晉國的君臣們都偷著樂。覺得撿了個大便宜。尤其是對於晉惠公來說,賴賬的簡直就是一種樂趣。這事兒就這麼完了嗎?當然不可能。不過秦穆公並沒有當時就發火,而是在等待更好的時機。

歷史上的國際無賴、超級厚臉皮的晉惠公姬夷吾的一生

在晉惠公上臺的第四年,晉國發生了大饑荒,國家沒有什麼都行,沒有糧食,那可就是大事了。民間的不滿情緒一波一波的高漲,晉惠公也急了,馬上召集群臣開會討論救災的事情。會議研究的結果是,決定向秦國借糧食已渡過難關。您幹嘛非得向秦國借糧食,大臣們也覺得臉上臊的慌。但是不管怎麼樣,面子事小,餓死事大。晉惠公最後還是厚著臉皮,派使臣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和禮物,前去秦國的都城雍城要飯。秦穆公一看晉國來使,哈哈大笑,心說怎麼樣啊,有求著我的時候吧。你現在吃了上頓沒下頓想起姐夫來了,秦穆公也沒馬上就拒絕,他只是擺了擺手,說,你先下去吧,我開會研究一下。面對忘恩負義的晉惠公,秦穆公到底會採取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

等晉國使者下去了,秦穆公召集群臣開了一個會商討,要不要向晉國輸出糧食的問題,出人意料,秦國的幾位主要大臣都贊成向晉國輸出糧食,大夫公孫枝是從政治上考慮。他說:咱們上次幫助晉侯回國,當上國君,已經是有恩於晉國了,這次在答應把糧食借給他們,那就是恩上加恩,晉伯想必會知恩圖報,對於我們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秦穆公說:嗨,你指望我那個小舅的知恩圖報,如果他懂得知恩圖報,河外的地盤現在也不會還在晉國的手上啊。公孫枝說: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了,上次咱們是有恩於晉惠公一個人,這次借糧救的是晉國全國百姓,如果晉惠公再一次知恩不報,晉國的老百姓也會背棄他,到那時候咱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討伐他,他必敗無疑。而秦國的另一位大夫百里奚則是完全從人道的角度來考慮。他說:哎呀,這個天災流行,每個國家都不免會遇上,救濟災民安撫鄰國,是有道的行為,行有道之事將給國家帶來福氣。這公孫枝和百里奚的意見雖然殊途同歸,但很明顯,百里奚的境界要高那麼一點點,公孫枝的實用性要高那麼一點點,這時候呢,又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哪那麼費勁呢,我看現在晉國是國困民乏,我們就派出大軍,一定可以掃平晉國,這更快更穩當。秦穆公想了半天,最後搖搖頭說:其君是惡其民何罪?這句話的意思是,晉侯確實是個壞人,可是晉國的人民沒有什麼過錯,大臣是羞得滿臉通紅,您瞧瞧秦穆公和他的管理團隊的思想境界確實比晉惠公那邊高出不是一星半點啊。於是秦穆公決定開倉借糧,沒幾天只見從渭水河畔到黃河,汾河沿岸,一艘艘的運糧船是百舸爭流,就這樣滿載著秦國人民深情厚誼的小麥、穀子被源源不斷的注入了晉國的糧倉,史稱泛舟之役。秦穆公打完這場泛舟之役後,把我們的晉惠公樂的,那是在被窩裡邊整整偷樂了三天。秦穆公那一句其君是惡其民何罪,令後世之人無限的景仰。甚至有人評論說,造就秦國帝業者是秦穆公,滅亡秦國帝業者是秦始皇。也就是說,造就第一,從來不是靠文韜武略,而是靠一顆仁愛之心。秦穆公以其非凡的氣度,為秦國贏得了晉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尊重。那麼兩國最後是怎麼交惡的呢?

到了第二年,秦國也開始鬧饑荒,秦穆公依葫蘆畫瓢,派人到晉國,要求向晉國借糧食。在秦國人看來呀,這是一樁有來有往的買賣,應該沒有任何懸念。沒想到晉惠公在秦國使者遞上來的國書上籤了兩個字:不賣。晉惠公這個人啊,實在是很難用人類的感情來揣測的,事前晉惠公也召集大夫們開了個會商量,大夫慶鄭批評晉惠公說:秦國多次施恩於我國,如果背棄秦國的恩德,恐怕人心離散,那就叫不親,幸災樂禍就是不仁,貪小便宜乃是不祥,惹惱鄰國叫做不易,親、仁、祥、易四德俱失,您拿什麼來守護國家呀。晉惠公的舅舅國社聽了不陰不陽的說了一句,當年咱欠了秦國好幾座城池還沒給呢,現在就算借個秦國人糧食等於不給皮而光給毛於事無補啊。這按照國社的邏輯,一個人如果傷害了另一個人,最好就不要做任何的補救,最好的辦法是繼續傷害。晉惠公有這樣神志不清的舅舅,多少讓人明白了一些,他為什麼會這樣沒心沒肺哈,原來是DNA所致,慶鄭不死心說道:咱們要是老這樣背信棄義,有患難時誰會來援助咱們。這國社又冷冷的說:賣給他們糧食也不一定能夠消除他們對我們的怨恨,反而幫助了敵人,還不如不給,去年老天給了秦國攻打我國的機會,結果秦軍反而借給我們糧食。現在老天又給了我國攻打秦國的機會,我們豈能逆天而行呢?這句話說明刻薄的人總是認為全世界的人都和他一樣刻薄,一樣不容易受到感動。您說說這人與人咋就這麼不一樣。國社講的是歪理一片,吐沫星子飛濺,還把老天都搬出來做偽證,惠公被他慷慨激昂,鞭闢入理的演講,深深的打動了。於是他對秦國的使者說:我們也沒糧食,哎,不如你們先去吃觀音土充飢吧。這惠公不但不借糧食,還派兵趁機挑起邊境摩擦,惠公一而再再而三的背信棄義,終於惹惱了秦穆公。確切的說,惹惱了全體秦國的人民。

公元前六百四十五年,也就是第二年的春天,秦國從災荒中恢復了過來。秦大軍自雍城出發,討伐晉國,從當時的國力對比來看,秦國弱於晉國。但是再弱的國家也有尊嚴,不容別人像對待三歲小孩般反覆的欺騙,秦軍將士充滿了昂揚的鬥志。發誓要好好的教訓一下背信棄義的晉國人,秦穆公依照公孫枝事先的規劃,親自率兵伐秦,秦軍是滿懷憤恨,勢如破竹,晉惠公慌了,也宣佈親征,兩軍在黃河岸邊擺開了陣勢,一場大戰即將開幕,晉惠公親征的決定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這時發生了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晉惠公的戎車突然散了架了,原本威風凜凜站在戎車上,準備雷鼓進攻的晉惠公,連同他的駕駛員護衛全都摔到了地上,被摔的是狼狽不堪。晉軍士氣大受影響,主動向後撤退,避開了秦軍的鋒芒,秦軍於是繼續推進,結果又打了三次勝仗,抵達晉國的韓原,韓原是離都城不遠的一個地方了。晉國軍隊再次集結,準備與秦軍進行決戰。

歷史上的國際無賴、超級厚臉皮的晉惠公姬夷吾的一生

晉惠公現在有點緊張了,他問慶鄭敵人已經深入我國了,該怎麼辦呢?慶鄭說:那是您要他們深入的呀,能怎麼辦呢?晉惠公也倔:我樂意,你管得著嗎?這馬車不是散架了嗎,我就想直接騎馬啊,再上戰場,與秦軍在決勝負。於是這晉惠公就到馬棚裡邊挑馬去了,到了馬棚一看全是高頭大馬呀,只有一匹身材矮小,看著非常可愛。晉惠公就看上他。管馬的人就說了:您別選這匹馬,這匹馬是觀賞用的,沒上過戰場。晉惠公還是那句我樂意你管得著嗎。於是,晉惠公就騎著這匹寵物馬上前線去了,結果這匹寵物馬把晉惠公馱到戰場上的一片泥地之後,就再也不動了晉惠公這下傻了,等手下趕來救他的時候,晉惠公已經被秦軍包圍舉白旗投降了。晉惠公被俘虜去了秦國,秦軍凱旋迴國之後,秦穆公決定把姬夷吾遊街示眾後就地斬首,就在秦穆公按計劃施行的時候,後院起火了,怎麼回事呢?原來秦穆公的夫人也就是晉惠公的姐姐,聽說弟弟被抓回秦國要掉腦袋了,就讓人在後宮裡邊堆滿了柴火,帶著兒子女兒準備引火自焚,並且派人去告訴秦穆公說,如果晉侯早上被帶到雍城,我將帶著兒女晚上死,如果晉侯晚上被帶到雍城,我們將早上死,您看著辦吧。秦穆公沒辦法,只好放惠公回國,晉惠公回國之後覺得很沒面子,於是又掛念起了在外流浪的重爾來了。為了使自己的哥哥不再在異國活著受罪,他派出大內高手去敵國尋訪。臨行前惠公囑咐這位高手中的高高手說:找到我親愛的哥哥後,務必使他早點脫離現實這無邊的苦海,到達幸福的極樂彼岸。重爾重爾這耳朵就是靈啊。他得到消息之後,連忙召集親信開會,在殺手沒到之前,大家終於研究出了結果,馬不停蹄的投奔了東方霸主齊國去了,讓高手撲了個空。惠公心狠手辣,想除去重爾,以穩固自己的地位。其實這真是典型的畫蛇添足。本來重爾在溫柔鄉里邊兒樂不思盡逍遙快活,這下反倒刺激了他發奮圖強,日後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成就了輝煌的霸業。

公元前六百三十七年,晉惠公大概是覺得人生了無樂趣,自己活著挺不要臉的,為了不再丟人現眼,斷絕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悄悄的得病死了。縱觀晉惠公同志糗事一籮筐的一生,實在不知道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幹嘛的呀,也許他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娛樂大眾教育人民,讓後人不再重蹈他那些不可理喻的光榮事蹟。

好了,晉惠公的故事今天就和您聊到這兒,我們下期再見,電影故事匯帶你瞭解歷史上的人文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