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海底捞的“涨价门”该何去何从?

海底捞回应涨价。随着形势转好,国内各大餐饮品牌纷纷开门,部分地区已经开放堂食。如果统计年轻人居家隔离期间最想吃什么,“海底捞火锅”应该可以名列前茅。

原本海底捞的定价在火锅店中就属于较为昂贵的类型,而4月5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称,海底捞恢复堂食之后还涨价了,且菜量变少。根据消费者定位,海底捞此次涨价涉及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

在微博上,吐槽海底捞涨价的用户比比皆是。有网友表示,最近两个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两个人消费不到200元。涨价涨得满脸问号。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菜单,“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海底捞的涨价也引发争议。”

支持者认为,眼下成本都在涨,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损失,“海底捞有涨价的权利,吃不吃是你们的选择”。而反对者的声音是,工资没涨,消费却涨了,不可思议。

众说纷纭,海底捞的“涨价门”该何去何从?


众说纷纭,海底捞的“涨价门”该何去何从?

众说纷纭,海底捞的“涨价门”该何去何从?


众说纷纭,海底捞的“涨价门”该何去何从?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海底捞方面表示,目前海底捞各家门店复业桌数、接待顾客数量均有所限制,员工也无法满员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涨,公司决定调整门店部分菜品的价格。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海底捞涨价也看到了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头部企业趁势而为进行涨价,在消费端,涨价对消费者有一定情感因素的影响。但对于消费能力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海底捞的粉丝、重度消费人群是中等偏上的消费人群。所以涨6%其实对于这些消费群体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对企业来说,利润将会有所提升。

朱丹蓬认为,疫情对中国的餐饮行业来说是一个分化器,也是淘汰洗牌的加速器,头部企业依托自身的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品牌力等红利拥有涨价的话语权、定价权。但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可能是进行促销活动,所以分化的趋势将非常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