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和《示眾》|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01

《祝福》與《示眾》這兩篇小說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大量的“看客”。

《祝福》和《示眾》|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小說《祝福》從示眾者的角度,寫出看客們對示眾者的傷害。

主人公祥林嫂相當於小說《示眾》中的白背心,她就是一個示眾者。她遭遇不幸後,不厭其煩地向別人訴說她的經歷,希望得到別人的一點點安慰和溫暖。但是,她失望了。看客們從剛開始的耐心聽、主動問,到後來的不耐煩,再到最後的嘲弄、奚落、嫌棄,這個過程使得祥林嫂由失望到絕望,最終失去了生機。

《祝福》裡的看客分兩大類。一類是以魯四叔為代表的有一定階層的看客;一類是以短工為代表的普通勞動人民。

值得沉思的是,這兩類人都不約而同地表現出了冷漠和嫌棄。

在祥林嫂第二次來到魯四叔家幫工時,魯四老爺再也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插手任何和新年祈福有關的事情。為了爭得能夠參加準備福禮的活動,祥林嫂用所有的錢捐了一條門檻,以為如願以償了,可以坦然地接觸祈福用品。想不到,魯四嬸卻依舊不允許她接觸祈福用的酒杯和筷子。這一舉動,徹底打碎了她的一切幻想,精神受到了莫大的打擊,從此變成了一個木偶人。

不得不說,以魯四叔和四嬸為代表的看客們成了害死祥林嫂的直接推手。

小說《示眾》是從“看客們”們的角度出發,將看客們凝聚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和相同的空間裡,通過描寫他們的行為表現,揭示“看客”的本質。

小說《示眾》的主人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但是這一群人的外表雖然有區別,內心根本沒有任何不同。那些圍觀的人,與其說是不同的人物,不如說是同一個人物性格在不同個體上的體現。

《祝福》與《示眾》這兩篇小說分別從示眾者和看客的角度,揭示了看客們冷漠、自私、愚昧、麻木的本質,以及他們不知不覺間對示眾者造成的傷害。

02

看客,簡單而言就是旁觀者。看客們看任何事件如同看戲一般,對當事人沒有理解與共情的心理反應。

《祝福》和《示眾》|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祝福》與《示眾》這兩篇小說中的看客心理,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幸災樂禍的心理。

幸災樂禍是一種因為別人遭遇痛苦而感到快樂的心理感受,具有冷漠、自私等情感特徵。

《祝福》中只想著把祥林嫂賣了收錢的婆婆、毫不關心祥林嫂到底是什麼時候死去的短工、只關心死後下地獄卻不關心活著的祥林嫂的柳媽媽、大老遠跑來聽祥林嫂講過去痛苦經歷的大媽們,他們其實都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體驗。他們體會不到別人的痛苦,他們像是看戲一樣看著祥林嫂獨自掙扎在痛苦的深淵裡,甚至用他人的痛苦反襯自己的平安生活。

《示眾》中的看客們,他們會關心白背心上寫的字,卻不關心穿白背心的人。他們只對看的過程感興趣,至於看到了什麼,他們並不在意。

甚至,看客們在觀看白背心示眾的痛苦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與刺激,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比如,小說裡的蘇州老媽子,為了哄孩子,居然指著白背心對孩子說多麼好看啊;當路過的車伕跌倒時,人們居然笑嘻嘻地叫著好。

第二種是社會恐懼心理。

社會恐懼指的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失去生活安全感而出現的害怕、焦慮、急於求生的現象。當出現危險情境時,人們主動逃離危險源,為了獲得生命安全。

《祝福》中認為祥林嫂敗壞風俗的魯四叔、堅決不再讓祥林嫂接觸祈福用品的魯四嬸就有這樣一種社會恐懼心理。他們認為祥林嫂不吉利,不願意她碰祈福用品,害怕她將晦氣帶進家。他們不關心祥林嫂的痛苦,只擔心祥林嫂的厄運會不會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這種本來不存在,卻被魯四叔們假想出來的恐懼心理,讓他們在面對祥林嫂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同情心。

以上兩種看客的心理《祝福》與《示眾》這兩篇小說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03

分析了看客們的心理特徵,我們再一起研究看客心理形成的社會原因。

《祝福》和《示眾》|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當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衡的時候,不利的社會因素會引發普通百姓的社會焦慮,進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看客。

長期處於這樣的焦慮,會使人喪失愛的能力。小說《祝福》和《示眾》中的那些看客們,也是由於生活的壓力與痛苦,引發他們的心理恐懼與不安,懦弱與羞恥,漸漸地就成為了看客,最終導致人性的扭曲。

當看客多了,旁觀者就更加心安理得了。他們會恃強凌弱,欺壓弱小,不管他人生死,會成為殘忍冷漠的看客,內心與行為一致,沒有心理衝突,沒有道德愧疚感。

逐漸地就形成了魯迅筆下那個“吃人”的社會。

魯鎮上的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傷害過祥林嫂,他們有的痛恨祥林嫂的死可能會給新年帶來晦氣,有的毫不關心祥林嫂到底死在什麼時候。他們對她的死冷淡木然,他們都應該為祥林嫂的死負責。

在這樣一個“吃人”的社會里,看客和示眾者並沒有明顯的限界。看客也能成為示眾者,示眾者何嘗不是另一個看客呢?

小說《示眾》裡禿頭在研究白背心上的文字,而白背心卻正研究這發亮的禿頭;胖大漢去看白背心的臉,白背心卻在看胖大漢的胸脯。這裡,看客與示眾者已經混為一體。

這一現象正像不正是卞之琳那首詩《斷章》的真實寫照嗎?“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生活裡,任何一個看客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示眾者。所以,我們不能冷漠地對待他人的苦難。當別人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度過難關。每個人做到這一點,世界將變得更為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