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小說《祝福》發表於1924年,被收於魯迅第二部小說集《彷徨》。它是中學語文教材傳統名篇之一,無論是人教版,蘇教版或是北師大版,都將其選入了必修閱讀篇目,相關的解讀文章與教學設計數量眾多。

長期以來,教育界對《祝福》的常見解讀集中於剖析小說中顯而易見的人物“祥林嫂”,其悲劇根源是研究的興奮點,關於《祝福》的主題也逐漸形成了兩種固定的觀點:一是“四權”(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對中國農村婦女的迫害;二是封建禮教和等級制度吃人的本質。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電影中祥林嫂最後的形象

但是,小說《祝福》中的主旨真的只有這兩個方面嗎?小說的重要人物單單只是祥林嫂嗎?小說中的“我”,又有多少人關注呢?

本文,我們將轉換固定的解讀角度,將“我“作為主角,祥林嫂轉換為配角之一,從“我”出發,進行三個層次的解讀,分別是小說講述了“我”的什麼故事,是什麼讓“我”選擇再次離開故鄉,以及從祥林嫂身上折射出的“我”,以此來看出《祝福》中“我”的可悲之處

第一層次:“我”回鄉又離鄉的故事

第一層次,我們先來談談以“我”為中心發生的故事。

關於“我”的故事的描寫,主要集中在小說的開頭部分和最後一段。

文章第一段寫道在舊曆年底的這一夜,“我”回到了故鄉魯鎮,並暫居在魯四老爺的宅子裡。之後的幾天,“我”去看了本家和朋友,在鎮子的河邊遇到了祥林嫂,之後“我”決計明天要走。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年輕時候的祥林嫂

很顯然,“我”的故事可以簡單概括為“離開故鄉——歸來——再離開”的故事,並且“我”“離去”與“歸來”之間,故鄉的一切都沒有變。

這個故事既交代其形成,也是小說的敘事結構。此類敘事結構在魯迅的另一篇小說《故鄉》中也如出一轍,都是講述“我”從離開,到歸來,又再次離開故鄉。

第二層次:祥林嫂成為“我”離開故鄉的理由

瞭解了“我”的故事之後,進入第二層次,為什麼“我”會回故鄉又要再次離開故鄉,誰是推動“我”離開故鄉的關鍵人物?

單從該篇小說來看,當初“我”為什麼離開魯鎮無從得知,沒有什麼原因和具體的目的,“我”在年底祝福前回到了“已沒有家”的故鄉魯鎮。

對於“我”再次離開故鄉,小說中有明確描寫“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而且第一次的描寫出現在“我”與“四叔”等本家和朋友見面之後,第二次則是在得知祥林嫂的死訊之後。

“我”第一次想要離開的原因

小說中將“我”塑造成一個知識分子形象,已離鄉多年的“我”,於舊曆年底下意識地回到了故鄉,也許是希望尋求一些精神的慰藉,然而“我”在故鄉“已經沒有了家”,暫住魯四老爺家,四叔大罵新黨,“我”與他話不投機,於是一個人被剩在書房中。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魯四爺

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後,“我”再次無事可做,也無路可走,又回到了四叔的書房。按理說,時值過年,又離別五年才回到故鄉,理應是高興之事。但是現實宣告了“我”與魯鎮已格格不入,於是“我明天決計要走了”,這也是“我”第一次想要離開的原因。

把離開魯鎮想法付諸行動的原因

“我”與祥林嫂的一段對話之後,小說第二次寫道:“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雖與上一句筆墨相同,背後隱藏的深意卻不同。“我”一個常年在外,見多識廣的人,在碰到祥林嫂之後卻“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顯然,這是一種強烈的躲避心理。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被婆婆賣身的祥林嫂

“我”這個識字的出門人,卻被祥林嫂冷不防的關於“靈魂”問題難倒了,於是“我”開始惶急、悚然、支吾、躇躊,用“說不清”迴避正面回答,“說不清”雖可以推卸責任,但良心難安,“我”內心的不安和試圖躲避的態度造成了“我”決計要走的第二個理由。

當得知祥林嫂死訊,“我”的心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之後“我”告訴魯四老爺明天離開魯鎮,祥林嫂的死使“我”把離開魯鎮的想法付諸了行動,她的死讓“我”再次離開故鄉。

第三層次:“我”反思與懷疑的開啟

“我”從想離開到真正決定離開,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祥林嫂的死,為什麼祥林嫂之死迫使“我”離開故鄉?祥林嫂死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對第三層次的解讀需要追述到小說的開頭部分,細讀“我”與祥林嫂的那次相遇。

小說的兩大主要人物“我”和祥林嫂,本各自發生不同的故事,平行雙線發展之下,卻在相遇之中有了彼此的交織。在魯迅筆下的這場相遇,也是最後一次相遇。

首先描寫了祥林嫂最後的形象,之後是關於她對“我”的追問,她提出了人死後靈魂有無以及一系列關於死亡的問題,這也是關於人最深刻、最尖銳的問題。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受多重打擊之後的祥林嫂

通過採用對話進行直觀呈現,一問一答,這裡的祥林嫂無意變成了一位“拷問者”,而“我”被迫變成了“受拷問者”。“我”對這種深層問題缺乏關注和思考,對於祥林嫂的追問,陷入了“說謊”和“說真話”的兩難境地,最後“我”選擇了一種儒家中庸之道迴避了這個“敏感”問題。

從文中“對於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一句可以看出,“我”自認為與魯鎮其他人完全不同,有著知識分子堅守的“自我”,而之後“我”卻給予了祥林嫂與自我內心不一樣的答案,造成了這種欲堅守自我,卻又未能堅守的矛盾。

給出不同答案的理由,或許是“我”為祥林嫂考慮,“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但造成的客觀現實結果卻未能扭轉——祥林嫂死了。

從想逃避到不安、到負疚,祥林嫂的死把“我”推上了內疚深淵,在深淵之中,以祥林嫂故事為鏡子,開啟了“我”的自我反思和懷疑。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絕望的祥林嫂

總結:祥林嫂帶給“我”的反思與彷徨反映出“我”的悲哀

作為知識分子的“我”,自認為與魯鎮社會不同,與魯鎮的人不同,“我”有“我”知識分子的自我,然而現實是,“我”的存在沒有絲毫改變祥林嫂死亡的命運,“我”試圖改變,卻最終什麼也改變不了。

於是“我”對於現實與自我的雙重“絕望”達到了頂點,“我”的這種“絕望”和矛盾,恰好照應了小說集的名字《彷徨》。

在自我與現實的彷徨之中,“我”不知何去何從,在絕望之中,這種“絕望”與故作的“輕鬆”交織在一起,最終“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懶散而且舒適。一種反諷、自嘲撲面而來。

另一視角看《祝福》:從祥林嫂的故事中看“我”的悲哀

魯迅雕塑

魯迅的精神中有兩大方面:一是批判、鬥爭;二是反思、懷疑。該小說在後者表現突出,透過祥林嫂的故事,反觀到“我”的自欺欺人、“我”的矛盾和絕望,揭示一個不知道如何拯救不幸者命運、如何改變故鄉乃至中國人命運的彷徨心理。《祝福》中不僅有祥林嫂的悲劇,更有“我”的悲哀。

*注:除最後一張圖片外,其他圖片均來自1978年的越劇電影《祥林嫂》,如有侵權,聯繫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