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短篇小說《祝福》研究

魯迅短篇小說《祝福》作為大眾熟知的一部作品,祥林嫂這個人物更是耳熟能詳。同時魯迅作為近代最偉大、最重要的作家,對其研究分析的作者和論文較多。包括敘事結構、人物刻畫、女性命運、封建批判等方面,內容非常豐富。

考慮到祥林嫂作為故事的主角這一情況,本文嘗試以祥林嫂命運脈絡為視角對小說進行研究分析,比較之前的文獻,命運脈絡為視角比較綜合性的分析較少。主要嘗試從封建背景、婚戀男權、命運抵抗三個方面闡述,即命運的起點、變化和抵抗這三個環節。闡述過程中帶出姓名、男權、母性、婚戀、希望等新問題。


魯迅短篇小說《祝福》研究

一、祥林嫂的封建生活背景

按書中魯四老爺大罵康有為,可以推測祥林嫂生活在清末民國初。那時清政府搖搖欲墜或者已經被推翻,到處都是革命的聲音。新舊政治、文化、思想等交織碰撞,但魯鎮這一隅受到新的影響很小,大約只有魯四爺這樣的人能知道一些新的東西。這裡還保持著完整的封建傳統。就如文中第二段提到:“他們也都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人從來沒有變,變的僅僅是時間,和僅僅是因為時間的推移導致的蒼老。

魯四叔是個老監生,魯四叔家是當地的大家族,同時魯四叔也是封建宗法社會里的族長和權威。他大罵新黨,大罵康有為。魯鎮的封建秩序依然由四叔這樣的封建制度下權力所有者們來維護,魯鎮依舊如故,大家都準備著“祝福”。對新黨、康有為、“我”這些新的東西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姓名作為個體社會屬性的符號,在社會的存在和交際中是必備的。但祥林嫂叫什麼別人根本不會關心,“沒問她姓什麼,但中人是衛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了。”已婚女性的稱呼大家都這樣叫。筆者土生土長的華北農村地區,即便到現在村落裡面對已婚女性的稱呼仍是“某某媳婦”,一旦結婚很少有人再會提女性的名字,直至人們完全遺忘用“某某媳婦”來替代。

祥林嫂二嫁後沒了丈夫沒了孩子,成了無“家”的狀態,人們仍然叫她“祥林嫂”。封建背景下的男權社會女性的姓名都是被抹去的。可能祥林嫂小的時候也是被別人稱呼為“某某家的孩子”,可能終其一生在社會重在也不曾被叫過名字。封建背景下女性不會作為一個個體個性化的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這是一個無“祥林嫂”本人的社會,這樣的背景下注定林祥嫂後面的一切變化、抵抗都是徒勞。


二、祥林嫂的婚戀變化與男權依附

愛情是人類最美妙的情感,古今多少痴男怨女在愛情這場夢幻中沉醉迷失。祥林嫂同樣也曾是一位懷春少女。她嫁給第一任丈夫期間,雖然第一任丈夫比她小十歲,或許也曾有過快樂。和第二任之間有了孩子也應該是快樂的。那個時候並沒有自由戀愛,第一任丈夫完全包辦。第二任丈夫來呢,因為屬於寡婦,在外人眼裡更加低人一等,祥林嫂便被賣過去並且強制結婚。並沒有任何感情的溝通,感情的基礎。這導致祥林嫂出嫁的時候硬是要自殺並撞破了腦袋,這對祥林嫂的身心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種強制和強硬的婚戀習俗對女性是很不公平的。

那時候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雖然婚姻過程並不美好,但最終是結婚了。然而悲慘的是兩任丈夫都去世了。那個時代女人作為其丈夫的附屬品,便沒有了立身之地。 伴隨著兩任丈夫雙雙死亡,祥林嫂的婚姻愛情也隨之逝去。截止這裡,似乎說明的是男權背景下的丈夫是祥林嫂的一種生存依附保障。

不過還好,祥林嫂還有一個兒子,即阿毛 。這時候祥林嫂依然可以正常生活。阿毛雖然是個孩子,但憑藉祥林嫂的麻利能幹還是可以養活自己和阿毛。但好景不長,阿毛被狼叼走了,不久房子便被大伯收回去了。那麼這次終於更進一步揭示了祥林嫂的存在是對男人(男人背後即是男權)的依附,阿毛是祥林嫂丈夫以外的另外一種男權依附。這個男權範圍不僅是丈夫還可以是孩子。這裡單獨說明一下,很多文獻都把祥林嫂的悲劇歸因之一列為“夫權”,祥林嫂第二個丈夫死了,雖然無“夫”了,依然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過正常生活,因為有阿毛這個兒子在。阿毛本質上因為是男孩子,在男權社會結構中,女人的生存需要一個男人來依附,有阿毛在祥林嫂尚有依附。所以僅僅用“夫權”來說明過於狹窄,本文整體都採用“男權”。

文中反覆提到祥林嫂失去阿毛的那段話:“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祥林嫂這段話反覆跟人說,這其中蘊含著祥林嫂巨大喪子之痛,這其中也蘊含著最偉大的母性。然而祥林嫂這事不過是被拿來當笑料,到最後的麻木煩躁。男人是由母親孕育,男人背後的男卻權可以凌駕於母親,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女性不過是孕育的工具。對女性這種白眼狼般的功利,是對男權最大的諷刺。

“在《祝福》裡,魯迅通過儀式意象書寫表達了祥林嫂的“存在問題”這就是她無論在此岸還是在彼岸都遭遇了歸屬問題。” 「1」這時終於再無男人(即男權)可以依附,於是便沒有了“家”,開啟了流落生涯。婚戀與男權的交織演變,揭示出祥林嫂的婚戀不過是男權對其奴役的偽裝。


三、祥林嫂對命運的抵抗和悲慘結局

祥林嫂作為一個女人嫁到第一個丈夫家,可是丈夫早逝。祥林嫂便出來做工,這個再正常不過了。但封建思想是重男輕女、男權社會,女人毫無地位,女人的存在不過是男權的附屬品。所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乃至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但祥林嫂卻自己偷跑出來打工,從這一點來看,祥林嫂在對命運的抵抗,她具備很強的獨立意識。比較那些只是一味順從的女性,祥林嫂獨立,很有主見並遵從自己的內心,這很不易。

祥林嫂到了魯四老爺家做工,手腳麻利能幹,“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每月500文工錢可以維持生計養活自己,還可以攢下一些錢。自力更生這個是很大的進步,也是對虛偽的制度和男權最好的抵抗。後面總共存了一千七百五十文,一文都沒有用。算下來一共三個半月。這段生活祥林嫂“口角漸漸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證明這種獨立的生活雖然辛勞但祥林嫂打內心是喜悅的。因為獨立和自由是人類普遍的終極追求,祥林嫂也不例外。

祥林嫂還是被夫家帶回去了。作為夫家的“人”。被帶回去是以“家”的名義。先是沒收祥林嫂的一千七百五十文積蓄,再便是把她給賣了。夫家人角色終於演變成了吸血鬼和人販子,用現在的司法體系評價這就是赤裸裸的犯罪,但在哪個年代卻顯得再正常不過。祥林嫂被賣過去,用撞頭自殺來抵抗這個制度和這些吸血鬼人販子,可是終究是沒有用,這樣的制度下、環境下個體的抵抗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祥林嫂被賣給了一個新的男人。和這個新的男人有了個娃。但是命運偏偏就不眷顧祥林嫂,讓她失去孩子失去丈夫。再次淪落為孤家寡人。為了生存,她又來魯四老爺家做工了,但命運對她的捉弄和打擊實在太大了。“這兩次嫁人和兩個丈夫的死,祥林嫂都是被動的,她毫無選擇的自由。當她第二次到達魯鎮的時候,祥林嫂終於獲得了一次自由,當然不是人生是自由,而是承受恐懼的自由。” 「2」再加之人們對她的奚落嘲諷,使她已不寄希望在現世。

又回到魯家期間“柳媽說: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即便死了靈魂也會被兩個男人鋸成兩半。”就算是死了也不得安穩。這裡真正的活閻羅王角色其實是柳媽,對祥林嫂心靈的毒害比閻羅更可怕。“現實的空間不能容納她,超驗的死亡空間竟也不能容納她。” 「3」於是祥林嫂去廟裡捐了個門檻,希望自己死後不要被劈成兩半,不要那麼悲慘。漸漸淪為乞丐,最終在鎮子上人們的“祝福”中,祥林嫂死了。

祥林嫂死了丈夫跑出來做工,丈夫孩子死了繼續做工,面對人性的陰暗麻木她也明知便不再理會。到後來柳媽這個活閻王來毒害她,她也是想辦法捐門檻。後面祥林嫂曾問過:“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她最後還是希望能和丈夫孩子團聚。祥林嫂其實從未真正的絕望,生活再苦再難,面對妖魔鬼怪她都能夠迎難而上,即便最後被逼死,她也還是沒有絕望,希望和丈夫孩子團聚,在想辦法。不禁聯想起《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希望是對命運最有力的抵抗,也是對生活最大的誠意和敬意。然而諷刺的是祥林嫂最後的一點希望並不在人世間,是落於地獄。



祥林嫂生活在一個較封閉的封建宗法社會里。縱觀祥林嫂命運脈絡,她被像魔鬼一樣的男權捉弄著,這個社會里愚昧麻木的人們作為幫兇,一起扼殺了祥林嫂。最後人們在隆重喜慶的“祝福”中,葬送了祥林嫂,也葬送了千千萬萬祥林嫂一樣的女性。


【參考文獻】

「1」邱詩越,魯迅小說《祝福》內涵新探,中州學刊,2016年4月, 第四期(總第232期),第151頁
「2」方維保, 祥林嫂的人生困境與魯迅的現代性焦慮——以《祝福》為中心,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2頁
「3」葉木桂、楊有慶,權力空間的犧牲人--《祝福》祥林嫂的空間解讀,淮
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第九卷,總第32期),第123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