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孝莊太后爲何如此痛恨多爾袞?

俸添夢話

1650年12月多爾袞在狩獵時墜馬去世,隨後以皇帝之禮下葬。但是兩個月後,順治宣佈了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奪去了多爾袞的一切封號,然後對多爾袞進行了掘墓鞭屍。而孝莊太后對於順治帝的這一決議並不反對,如此看來也就是默許了。那麼為什麼孝莊太后也是如此痛恨多爾袞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朝廷內部的黨爭

多年的宮廷生活讓孝莊具有了極強的政治手段,多爾袞生前黨羽眾多,而且權勢熏天,根本沒有辦法撼動多爾袞的地位。所以孝莊母子忍氣吞聲。

但是到了多爾袞去世之後,其黨羽依然遍佈朝中,而且我行我素。為了順治帝能夠徹底的親政,必須要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打擊這些多爾袞生前的黨羽,尤其是阿濟格為首的多爾袞殘餘勢力成為了打擊對象。



於是孝莊命順治利用多爾袞生前打壓的朝臣率先發難。以濟爾哈朗為首的人聯名上書,請求懲辦阿濟格,隨後有勇無謀的阿濟格被拿下。

朝中的大臣們由此看清了局勢的走向,為了想順治帝效忠,所以紛紛請求懲治多爾袞。瞬息之間朝政風雲變幻,開始了懲治多爾袞案件。孝莊和順治因此掌握了朝廷大權,團結了朝臣。



多爾袞妄自尊大,有不臣之心

誠然是多爾袞吧孝莊和福臨扶上了太后和皇帝的位置。但是後來多爾袞獨掌大權。根本不把孝莊母子放在眼裡,對自己一步步的加封。

順治三年多爾袞加封皇叔父攝政王,並且把順治的信符由宮中拿到了自己的府上。順治四年,多爾袞取消了對順治的行禮。順治五年,多爾袞加封皇父攝政王,並且把所用的一切禮儀排場之事都提升到了帝王的規格,並且隨意任免官員,任人唯親。種種的一切都在提示這孝莊母子,多爾袞可能會行僭越之舉。

因此孝莊也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對多爾袞也早已沒有了當年扶助的感激之情。



多爾袞和孝莊的緋聞

當時種種的傳言說多爾袞和孝莊有私情,兩人甚至在皇太極時代就已經私通了,不論事實真假,這種緋聞的穿出,孝莊更不可能對多爾袞有好感。

當順治決定對多爾袞進行掘墓鞭屍之時,孝莊為了避嫌也好,還是痛恨多爾袞也好,更不可能對順治鞭屍多爾袞阻止。



孝莊照顧兒子福臨的感受

在多爾袞時代,母子二人仰望多爾袞鼻息,朝中大小事務都有多爾袞決斷,兒子順治除了表面上的皇帝稱號以外什麼都沒有,所有的一切都由多爾袞壓制。

順治五年時,多爾袞不顧順治意見除掉了豪格,並且把豪格的兩個老婆霸佔。

所有的事務多爾袞獨斷專行,根本不會顧及順治的感受,當多爾袞去世之後,順治壓抑了多年的情感爆發也在情理之中,孝莊當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去了。


我是越關

多爾袞死後兩月即遭到毀墓鞭屍的懲罰,應當說這是政治鬥爭的結果,跟孝莊太后的關係不大,跟順治皇帝的關係也不大,雖然很多演義著重描述了清初這對叔嫂和這對叔侄之間不平凡的過往,但是他們並不是普通大戶人家那點家長裡短,這裡涉及到皇權,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自然,政治意義就變成主要的了。野史可以把他們寫成大宅門,可這畢竟是皇宮裡發生的事,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去說說這件事的始末吧。


所謂時勢造英雄,這話用在愛新覺羅家族身上一點沒錯,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因為年齡小而失去了爭奪帝位的機會,努爾哈赤死後,帝位由當時出眾的皇太極繼承。但是人有本事總是有機會的,多爾袞在皇子中出類拔萃,以軍功升到親王爵位,而且功勞遠在諸王之上,不僅如此,更大的機會還在前方等著他。

那就是後來的皇太極駕崩和之後李自成打入了北京城,兩件事只隔了一年,這兩件事對多爾袞來說是成就歷史的時刻,很可惜,他成就了歷史,歷史卻未成全他,他在皇太極死後穩定清朝統治和趁明滅亡入關這兩件事上居功至偉,但是始終未獲其實,還成了一個反面典型,最終一系列錯誤就此鑄成。




因為清朝內部的勢力紛爭,皇太極死後,最有實力接續皇統的多爾袞遭到豪格(皇太極長子)和代善(努爾哈赤長子)的制衡,最終講皇位讓給了僅有六歲的福臨(皇太極幼子),但即便如此,隨著滿清入關,多爾袞的時代還是到來了,在這重要的事件當中,整個清朝都得依靠多爾袞的才能才可以順利入主中原,也就是說,多爾袞是滿清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可惜他卻不是皇帝,所謂功高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也許從這時起,他的悲劇就已經註定。


從1644年入關,到1648年末,他的稱號從皇叔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已經無可復加,而他帽子上的東珠(十三顆,皇帝為十四顆)和朝服上的龍(八條,皇帝為九條)都已經加到和皇帝只差一的地步,俸祿待遇和所住府邸更是群臣莫敢望其項背,儼然就是一個準皇帝了。


很多野史描述孝莊太后為了阻止多爾袞稱帝,奪了自己兒子的帝位而委身下嫁給多爾袞,還說什麼這是滿族的婚姻傳統,兄死弟妻嫂,其實不然,一來多爾袞是因為皇族內部制衡而登不上帝位的,只要八旗制度還在,他很難邁出這一步,兄死,弟妻嫂這種事是為了保住家族財產的做法,這是貧窮之下的慣例,但現在他們都富有四海了,根本不必這麼做,而且多爾袞妻妾頗多,他跟孝莊,呵呵,即便有其實,也不用有什麼慶典吧。



至於他跟豪格的恩怨,完全是上一代人的恩怨的延續,當年皇太極逼死多爾袞的母親,奪得大位,豪格是以皇太極長子身份兼兩黃旗主的,要憑他的才能,他差的太遠,多爾袞也恨他靠父輩取得高位,抗衡了自己登基的可能,所以設計殺了他,這跟孝莊還有福臨沒有多大關係,關於豪格的老婆被多爾袞霸佔,那就是更是小事了,連孝莊都,呵呵。


多爾袞於1650年十二月在承德狩獵時因墜馬摔傷膝蓋不治身亡的,古代那時候缺醫少藥的,這很有可能,據說成吉思汗也是墜馬摔傷不治的,所以沒啥大驚小怪,即便有什麼能成為陰謀的,也不是大事,總之,多爾袞突然就死了。



開始的時候,順治皇帝福臨還親自到東直門外迎接棺材,並且追贈多爾袞為成宗皇帝,連葬禮都按皇帝規格操辦,實際上,這也是實至名歸,天下沒有白給的榮耀。



但是兩個月後,順治親政,事情突然發生了斷崖式迴轉,先是多爾袞的正白旗大臣蘇克沙哈狀告多爾袞謀反,緊接著官員們紛紛跟進,罪名更是多如牛毛,連和皇帝近侍多說了幾句話都成了罪名,什麼拉攏皇帝近臣附己等等,然後福臨趁機把正白旗納入皇帝自己掌握,和兩黃旗並稱上三旗,這才是上三旗的由來。




明白了吧!什麼痛恨多爾袞,這都是扯淡,重新分配利益才是關鍵,多爾袞雖然死了,但他一天不倒,他所編織的這個利益關係大網就在,包括皇帝福臨在內的眾多人員的利益就得不到伸張,這完全是權臣死後利益的重新整合,就好像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樣,不過是改朝換代的降級版罷了。

為了表達對多爾袞的徹底推翻,還把他墓也毀了,首級也割了示眾,屍體也鞭了洩恨,其實哪有什麼人恨,活著恨,死了高興還來不及呢!其實孝莊和福臨心裡明白,沒有多爾袞,他們能不能在紫禁城都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但為了福臨的將來,為了皇家的利益,多爾袞必須得倒。一百多年後,當乾隆翻看這段歷史時,才發現箇中曲直,念古懷今,就算給多爾袞平了反,還善待了多爾袞的後人。



一切功過恩怨隨風去,歷史總有評說。


史書上冬眠的蛇

其他解釋都不完美,事實是多爾袞先是被高規格厚葬,然後才被翻舊賬毀墓掘屍的。蔡東藩老先生的《清史演義》裡的說法最為合情合理。

事件背景是:多爾袞害死豪格以後,把豪格老婆據為己有(娶侄媳婦),天天跟侄媳婦鬼混,氣死了自己的原配福晉(大老婆)。孝莊一聽多爾袞正室老婆死了,就找多爾袞商議他們倆在一起的事(之前就有勾搭,只不過名不正言不順,現在多爾袞正室死了,機會來了)。

在有心人(多爾袞心腹大臣)的攛掇下,皇母孝莊和皇父多爾袞舉行盛大婚禮,就是史料記載的二人“合宮同居”。倆人終成眷屬後,多爾袞還惦記侄媳婦,就請求孝莊同意納侄媳婦為側福晉(小老婆)。孝莊肯定不樂意,但是勉強同意了。

可是多爾袞這傢伙吃著碗裡,看在鍋裡,還惦記隔壁老王家的。沒多久多爾袞以打獵為名,去山海關外偷偷接回來朝鮮的一對公主姐妹花。從此多爾袞外出打獵次數越來越頻繁,當然要帶上姐妹花。而多爾袞就是死在最後一次外出打獵中。(有說法是死於跟姐妹花縱慾過度)

多爾袞死的突然,孝莊和順治按著正常的高規格厚葬了多爾袞。但是順治心有不甘、對多爾袞懷恨在心。這樣有心大臣就開始蒐羅多爾袞的罪狀和黑歷史。順治要翻老賬定多爾袞的罪名,必須要徵求孝莊的意見。好歹多爾袞跟孝莊一日夫妻百日恩,孝莊不同意給多爾袞定罪。

當順治指使人,把多爾袞跟兩個朝鮮公主姐妹花的事跟孝莊一說,而且指出多爾袞可能死在姐妹花肚皮上。有皇太后嫂子和侄媳婦做老婆,他多爾袞還外出偷腥,孝莊醋瓶子一倒,這下孝莊爆發了,罵到:“他死也死得遲了。”這等於告訴順治,老孃很生氣,多爾袞那老不死的隨便你處理。

以順治對多爾袞的強大敵意,這就有了後來的多爾袞被毀墓掘屍的事情。


爾朱少帥

(多爾袞影視形象)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皇太極的弟弟,順治帝的叔叔。是清朝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是順治稱帝的主要推手,沒有他的支持和幫助,順治不可能做皇帝。然而,如此功勞卓著的人,為什麼死後僅僅兩個月就被小皇帝順治,也就是侄子毀墓戮屍了呢?為什麼生前榮光無限,死後如此淒涼呢?

自古英雄豪傑『得勢而起,失勢而亡。』多爾袞生前特別風光,這和他死後的淒涼形成了鮮明對照:1626年多爾袞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

歷史上有句話叫“蓋棺論定”,多爾袞無論生前多麼的成績優異,死後被“領導”以『謀逆最』追究其刑事責任。這才有了『刨墳鞭屍』的處罰。那麼,這個罪是否“名副其實”呢?當時小皇帝是怎樣想的呢?



(多爾袞和孝莊皇后的影視形象)

多爾袞的權利一大部分是因功高而獲得的,這也是順治理所當然要“封官許願”的,這也是尊重叔叔的表現。

有道是:所有功臣都是“因權而專橫,因勢而跋扈”。多爾袞也是人,他也不例外。比如,當初京城流行“出天花”。叔叔為了防止順治感染,命人連夜挾持小皇帝連夜送到荒村野地。

雖然出發點是為了順治好,但做法不妥,畢竟他年紀再小,也是皇帝吧。如此不雅的放到野地,小皇帝幼小心靈受到傷害,從小嫉恨他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等順治長大了,多爾袞由叔叔升級到了皇叔父,想當皇帝的爹。當然歷史上沒有定論,是否真當了順治的爹沒有記載。但皇宮和朝野都在炒作這件事,這讓小皇帝臉有點掛不住,但又沒有其他辦法,自己又有求於他,小皇帝想想忍了吧,等以後收拾你,這是順治內心真實寫照。

(順治的影視形象)



(順治的畫像)

當多爾袞的權利達到頂峰時候,也是順治最恨他的時候,假如多爾袞吸取過往的經驗,激流勇退,見好就收。就像西漢時張良那樣,我覺得多爾袞不會有如此淒涼下場。

但多爾袞反而變本加厲的追逐權勢,對他的政治對手豪哥下了黑手,據說多爾袞命令他的“暗殺團血滴子”在豪哥得勝回宮後,神不知鬼不覺的殺死了豪哥,這也是他剛死兩個月,就被順治刨墳鞭屍的主要原因,豪哥畢竟是他的親哥哥。多爾袞不但殺了豪哥,居然把豪哥的福晉搶了做自己的妃子。這就有點欺人太甚了。順治偷偷的把這仇恨記在心上了。

話說到了順治七年(1650年)冬,多爾袞像往年一樣去狩獵。可這次沒能活著回來。他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順治聞之落了幾點眼淚,做了個樣子,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其實那些大臣們,都心知肚明,順治咋想的,這些文人能不知道?揣摩聖意是為臣的必修課。有聰明的大臣開始羅織多爾袞的罪名,並不斷有人彈劾多爾袞“謀逆罪”,順治要的就是這個結果,打倒和詆譭叔叔,目的就是樹立自己的威權,叔叔的倒下,正是順治真正站了起來的時候。

隨著大臣紛紛上旨意,要追究多爾袞的罪行。比如有的大臣說他,篡改歷史,使其母配享太廟,我就奇怪了,多爾袞活著時候。咋沒人說這事呢?

總之,多爾袞一死,他以往罪行都出來了,我覺得以往的成績,好像都成了罪證。

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順治宣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

『春秋君』認為多爾袞死後兩個月,突然從榮譽的頂峰跌落下來,完全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鬥爭的結果。


(睿親王多爾袞的畫像)

但是,多爾袞對於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絕不是政治對手們的幾條欲加之罪所能掩蓋的。後來康熙為他平反了。


秉燭讀春秋

這個純屬意大利人的謠言和誤傳\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126137807257900458, "vid": "4aa1684b5e83458d962cbab24fa971fd\

知史局


多爾袞辭世不久,即被皇帝毀陵鞭屍、斬首削爵、撤廟罷諡、籍產入官、廢黜宗室。其生前死後的際遇情狀,有著如此的天地之差、雲泥之別。這讓我想到了,明萬曆首輔張居正生前身後的遭遇,這兩人之際遇,實在是太象了。

多爾袞、張居正,他們的一生的區別,真的很少。一個是武將、一個是文官;一個是皇叔,一個是帝師,僅此而已。至於還有一條,是算不上多大區別的相同點,一個被皇帝直接掘陵鞭屍、一個被皇帝毀棺險些鞭屍。



他們的共通點卻是太多了,皆為扶持衝帝攝政、權傾朝野、勢壓眾臣,一時無出其右;皆傳與皇太后有染,一個與孝莊太后、一個與李太后,二太后皆是隱忍的政壇長袖、捭闔高手,也皆對攝政重臣言聽計從;兩權臣生前,皆得享恩賞有加,一個授睿親王擢至皇父攝政王、一個升內閣首輔尊至皇帝之師;


一個是攝政於清王朝甫入京初,內外未定之際;一個是專權於明王朝沉痾日久,內憂外患之倏;一個薨兮,被順冶皇帝追封為“清成宗”,諡義皇帝、忠親王;一個逝後,萬曆皇帝為之輟朝,贈上柱國、諡“文忠”。

多爾袞、張居正死後不久,一個被多爾袞之屬臣蘇克沙哈賅奏為僭權越制、一個被張居正生前壓抑的政冶對手群起攻之為擅權戀棧;一個是毀陵鞭屍、斬首削爵、撤廟罷諡、籍產入官、廢黜宗室,一個是掘棺險鞭屍、削爵奪諡、籍產入庫、宗親受累、自殺撤職。



如此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多爾袞與張居正之一生仕途,身後的終極結局也令人稱奇的一模一樣,多爾袞之罪,經三代至乾隆皇帝終被平反、張居正之過,經二代至天啟皇帝始為反正,也均著復諡、復爵、復蔭。

實際上,萬曆皇帝在查抄張居正家時,已二十二歲。成年了的萬曆皇帝,滿懷著童年對帝師的恐懼和壓抑、滿懷著對給予父皇綠帽的張首揆的仇恨,在享受完號稱大明最後一道燦爛的夕光、十年的“萬曆中興”之後,卻決然對身處於被閹割了相權的內閣,幹得比百分之九十五的宰相還要好的大明能吏張居正,醋意滿滿地舉起屠刀,劈了下去。

這道深深的傷㡾,直到四十年後方才痊癒。

當然,多爾袞狩獵不慎身亡,順冶皇帝年方十二,屁事不懂。但多爾袞卻做了一件令自己百悔難追之事,那就是娶了順冶皇帝之兄豪格的福晉。這對當初不太注重倫理綱常的滿人來說,本也不算什麼大事。讓其成為大事的是,這讓與多爾袞已有夫妻之實的孝莊太后怎麼辦?順冶可以不明人事,但羞怒相參的孝莊太后能麼?

順冶皇帝的親政,讓這樁政冶偷情的使命得以完結(說偷情而不說婚姻,是因為正史並無記載孝莊太后之下嫁),但濃稠的感情並不會由此戛然而止。愛深恨切,人生至理。所以,多爾袞死後,這件事會演譯地那麼的慘烈,

那塊被孝莊太后假順冶皇帝之手摔碎的鏡子,競用了百年,方堪破鏡重圓。

熏天蔽日的權勢,總是容易被雨打風吹去;歷史的評價,永遠是令人傷心和期期艾艾的遲到。衝帝雖亦無知,帝國卻有驚無險、毅然決然的在穩步前行。對於帝國和皇帝,攝政權臣能吏,顯然是功不可沒、利在社稷。

從來權臣多薄命,最是寡情帝王家。

權臣能吏對帝國的苦苦支撐和堅定奧援,居然抵不過那一腔滿滿的醋意和深深的屈辱。也許帝王家的邏輯總是這樣的,冮山保住了,我要尊嚴;江山保不住,我要江山!

最有意思的是,身為B劇的主角二、愛新覺羅·福臨(順冶皇帝)在評價A劇的主角一、被褫奪一切功名利祿的大明首輔張居正時,卻很是蹊蹺、令人詫異以設身處地、頗為同情的口吻說道:“彼時主少國疑,使君不朝綱獨握,則道旁築室,誰秉其成?亦未可以攬權罪居正。”

不知道遠在天堂,生前與張居正一樣力挽家國狂瀾,死後亦與張居正的際遇一樣淒慘的多爾袞的在天之靈,聽了順冶皇帝的話會作何感想?而萬曆皇帝聽了順冶皇帝對張居正的評價,是否會氣得從陵寢中跑出來罵道,“靠,你站著說話腰不疼,你自己的做法,還不是與朕一樣?朕特麼打死你這個滿人皇帝”。

只要不傷及自身的利益,人總是會假裝的很公正、很有道德感,即便貴為天子的皇帝也是一樣。皇帝啊,太后呀,人啊人!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野史和影視劇中把孝莊太后與多爾袞塑造成一對深愛的情侶,所以當多爾袞死後,被順治帝毀墓掘屍,孝莊太后沒有阻止就被說成是對愛情的背叛,是一個無情的人。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孝莊太后與多爾袞的關係,並未考證出什麼所謂的愛情情侶,多爾袞的專權跋扈反而危及了孝莊太后母子的安全。

不管是從哪一方面,相信孝莊太后都希望兒子順治帝能親政掌權,而這個最大的障礙就是多爾袞。所以當多爾袞死後,順治帝為了報仇,羅列多爾袞的罪狀,毀墓掘屍,這樣的做法還不足以讓順治帝解恨。

如果正視歷史上多爾袞對順治帝的左右,就可以理解順治帝對多爾袞的恨,還有孝莊太后對多爾袞的複雜感情。

不管正史上有沒有孝莊太后下嫁這回事,當多爾袞死後,孝莊太后還是非常希望兒子順治帝可以親政掌權,至於兒子對多爾袞的仇恨,以及多爾袞掌權期間所做的壞事,這些都不是孝莊太后可以控制的。

再說多爾袞掌權期間,也算是罪惡滔天,孝莊太后恨不恨他不重要,重要的是順治帝恨他,就足夠了。


紅學愛好者蕭夢

恨多爾袞的不是孝莊皇后而是順治帝。

《孝莊秘史》作為一部經典的電視劇,不得不感慨“人生太深奧了,走過的人太多,明白的人太少。”在民間也有關於清宮四大奇案之一的太后出嫁,就是說孝莊皇后下嫁多爾袞。多爾袞和孝莊皇后的愛情故事雖然不在正史中記載,可靠性不高。諸多野史和民間閒談的傳播,使得他們成為人們口中的一段流傳已久的故事佳話。



孝莊皇后可以說身歷四朝,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2歲的孝莊皇后嫁給了比自己大20歲的姑父皇太極,此時此時,皇太極的異母弟弟多爾袞13歲。皇太極登基以後,孝莊皇后為莊妃。莊妃時的孝莊皇后就顯示出了高超智慧。據說當時明將洪承疇被俘,絕食抗爭,皇太極用盡方法,也不能收服他。莊妃便打扮成漢人的女子,極盡溫柔的服侍洪承疇吃飯,喝茶,規勸洪承疇降清。洪承疇敗在了莊妃的溫柔鄉,投降了清朝。



皇太極死後,莊妃為了幫助自己的兒子順治帝福臨登上帝位,極力拉攏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多爾袞在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幫助下入關,攻破北京城,擁立年僅6歲的順治帝登基,莊妃被尊為聖母皇太后。


擁立順治帝登基以後,多爾袞攝政。多爾袞雖然不是皇帝,但是他卻擁有皇帝的權力,他仿照明朝建立了一套新的政治體制體制。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組成了“議政王王大臣會議”,將各項大權集中於攝政王一人之手,順治帝相當於被架空。慢慢長大的順治帝自然對這種,有名無實的皇帝,十分鬱悶,對多爾袞越發憎恨。

多爾袞39歲,打獵墜馬而亡,以皇帝名義追諡“清成宗”,為“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兩個月後,順治權力帝王之位一穩固便剝奪了多爾袞全部封號,將多爾袞掘墓鞭屍。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恢復了了睿親王稱號。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孝莊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下嫁多爾袞據說是古代滿人的傳統,古人娶新娘聘禮無法支付高昂的費用,哥哥死後一般由弟弟娶嫂子為妻,目的就是要傳宗接代,守住家業財產,如果嫂子改嫁必然帶走大部分財產。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即便努爾哈赤臨終前十分寵愛貌美多爾袞的母親,將皇位傳位給十二貝勒多爾袞,年幼的他無法與皇太極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蒙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實力匹敵,清軍實行軍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四大貝勒每個人掌控一到二個旗主,每個旗7~18萬不等的軍隊和奴婢、牛羊、馬匹,是軍民合一的管理制度。大貝勒代善掌握正紅旗和鑲紅旗,四貝勒皇太極一個人就掌握正黃旗和鑲黃旗,皇太極的正黃旗是掌控皇宮中央權利中心,還有其他貝勒支持皇太極,能與皇太極爭鋒抗衡的只有大貝勒代善,為避免爭鬥流血,代善放棄皇位,皇太極順利登位。多爾袞為了生存自小跟隨皇太極打天下,皇太極視他為弟弟、競爭者、戰將,隨著年齡的增長多爾袞立下戰功無數,也為自己確立權利和實力範圍,行為舉止專橫跋扈,收吳三桂西征,清繳明朝、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和反清殘餘勢力,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為滿族女真清朝建國初期到清軍入關,扶持皇太極的兒子愛新覺羅.福林,後來的順治稱帝,順治帝成為第一個入關的清朝皇帝,後世稱為清世祖,福臨六歲登基,由叔父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順治皇帝在位十八年。孝莊輔佐過皇太極、順治、康熙三位皇帝。又有歷史學家認為孝莊下嫁多爾袞是野史,沒有直接的證據或者是正史沒有明確記載,叔嫂結親有揹人倫,荒唐至極,所以後來的順治皇帝才有把多爾袞鞭屍斬首的事情發生,清除多爾袞系統官員和勢力,可見順治多麼痛恨多爾袞,把多爾袞移出宗廟和割除封號,乾隆皇帝時期,對多爾袞評價中肯,肯定了多爾袞為建立清朝建立,做出歷史性的傑出貢獻,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利益和最大戰果,使用漢臣制定法典、禮儀、謀略,重用漢將征戰,乾隆皇帝恢復多爾袞名譽表彰,恢復了家族身份。


晶晶亮偷心涼

孝莊太后與攝政王多爾袞的“戀情”,更多的出自戲說,實則未必如此。不是孝莊太后有多“痛恨”多爾袞,而是順治帝福臨要清算多爾袞了。

多爾袞:地位到頂峰了!



多爾袞,身份尊貴,地位顯赫,又兼多重光環。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弟弟,是孝莊太后的小叔子,是順治帝的叔父兼攝政王,還是滿清八旗之一的正白旗旗主……

攝政王,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地位節節攀升,榮耀無以復加……

多爾袞:激烈皇位爭奪

哥哥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本想自己當皇帝,怎奈皇太極的大兒子肅清王豪格,成為皇位爭奪戰的勁敵。兩相PK之下,難分勝負。



於是,多爾袞退而求其次,擁立一個“中間人”皇太極九子6歲的福臨為帝,即順治帝。小福臨,成為滿清貴族集團這兩股勢力的暫時平衡點。

多爾袞不當皇帝,豪格也不當皇帝,雙方暫時達成了“和解”。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小福臨及孝莊太后母子意外的成為最大贏家。

小福臨即位後,因年齡太小,由攝政王多爾袞輔政,群臣共扶。後來,多爾袞陸續打壓肅清王豪格勢力,剪除異己,逐漸掌控了朝政大權,成為滿清王朝實際上的最高掌權人。



多爾袞因戰功卓著,榮譽不斷加身;因獨攬大權,行事猶如皇帝。當初多爾袞扶幼小的福臨即位,就是因為弱小自己好控制,扶一個“傀儡”。

多爾袞打壓其他貴族,凡事不經過皇帝,自己獨斷專行,而且穿皇帝服飾,出入都要大臣跪地迎送,其實就是實際上的立皇帝了。(順治帝福臨只是坐在龍椅上)。

隨著順治帝不斷長大,對這位皇叔也越來越不滿,矛盾也逐漸加深。多爾袞還經常會對順治帝耳提面命,儼然“大家長”作風,凡事都要替順治帝做主,順治帝不甘成為“擺設”,對叔叔多爾袞的痛恨愈演愈烈。

多爾袞:“霸佔嫂子”?

說多爾袞與孝莊太后有“私情”,多是出自戲說或影視劇。傳言“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小叔子霸佔了嫂子,還有說多爾袞與孝莊本有感情,叔嫂之情等等,權當戲說聽聽罷了,不足為信。



首先,多爾袞有幾十個老婆,美色大把,要什麼樣女人都有,犯不著觸雷。其中有漢人、朝鮮人,據說他還將失勢後的大侄子豪格的老婆納為自己的福晉。



其次,多爾袞與孝莊太后之間,縱然叔嫂關係會“顯得親近”,甚至“鬼精”的孝莊太后會主動和多爾袞打好關係,也只是出於政治交換。

其三,榮譽加身的多爾袞,也不會為了一女人,自毀“偉岸形象”。畢竟封建時代君臣有別,名義上多爾袞還是臣,霸佔皇嫂這種遭人唾罵的事兒,有政治眼光的多爾袞也不會幹。

其四,多爾袞與孝莊太后的傳言,多半是失勢的政敵們抹黑,或者是遭到壓迫的漢人仇恨滿人的言辭。民間瓦舍評書,添油加醋,津津樂道,也就流傳開來了。乾隆帝是漢人的“意淫”流言,如出一轍。

多爾袞:死後大清算!



所以,當多爾袞死後(一說墜馬而死,一說暴斃),順治帝先是裝模作樣的追封多爾袞為皇帝“清成祖”,歌功頌德一番。僅兩個月後,順治帝就多爾袞展開了大清算。

多爾袞權勢太重,跋扈專斷,早已引發眾人嫉恨。那些被多爾袞壓制多年的其他貴族們,見多爾袞一死,又看到了重返政治舞臺的希望。不用順治帝出手,這幫壓抑已久的貴族們,一人一口吐沫也會淹死多爾袞。

所以結果是,群臣列舉多爾袞多款大罪,順治帝撤銷“清成祖”帝號,罷黜一切爵位和封號,抄沒家產,而且掘開了多爾袞華麗的墳墓,割下頭顱,鞭屍洩憤,暴屍示眾。

從順治帝掘墳鞭屍多爾袞來看,孝莊太后不僅沒阻止,而且是默認的。所以,孝莊太后與多爾袞之間,多是政治上的相互利用,多爾袞沒價值了,也就從神壇跌到了地上。



多爾袞,其實是清朝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他攜小福臨順治帝遷都北京,掃平國內叛亂勢力,鼎定大清江山,對滿清來說功不可沒。

可惜功高震主,權大眾嫉,多爾袞的下場,只是滿清貴族集團內鬥的一個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