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如果說“隱形冠軍”企業是“刻意低調”的行業標準制定者,那麼在企業圈,還存在這樣一批為公眾所熟知,在自己行業領域“耀眼奪目”的行業排頭兵,佔據著較高的市場份額,有著高於一般企業的利潤和效益,它們就是“單項冠軍企業”。因為我國目前比較集中在製造業,我們往往稱為“製造業單項冠軍”。

單項冠軍企業在技術創新、研發強度、產權專利數量等方面,超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有利於突破製造業關鍵重點領域,對高質量引領我國製造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中國製造的“排頭兵”

“單項冠軍”的提法與“隱形冠軍”有相似之處。根據我國《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於製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

簡單理解,“單項”即企業專注於目標市場,長期精耕細作;“冠軍”即企業在目標市場中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和實力。

2015年,我國公佈《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明確提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囯的必由之路”。“引導製造企業專注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帶動中國製造走向世界”成為了行動綱領。

製造業單項冠軍代表著細分行業最高的發展水平、最強的市場實力,有利於突破我國製造業關鍵重點領域,促進製造業邁向中高端,是引領我國製造業發展的第一方陣、排頭兵。

“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單項冠軍企業培育計劃

圍繞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目標,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我國開展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

從2016年我國組織“製造業單項冠軍”遴選工作起,截止到2018年,我國目前共遴選了三批390家單項冠軍企業:第一批104家,第二批126家,第三批160家。

根據實際情況,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自願申請“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認定或“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認定。如果企業想申請單項冠軍示範企業認定,必須滿足這11條“槓槓”:

1.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2.聚焦有限的目標市場,主要從事製造業1-2個特定細分產品市場;

3.主營產品銷售收入佔全部業務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

4.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主導或參與制定相關業務領域技術標準;

5.企業利潤率超過同期同行業企業的總體水平;

6.長期專注於瞄準的特定細分產品市場達到10年或以上;

7.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或以上;

8.產品屬於製造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專用高端產品,以及屬於《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的有關產品;

9.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

10.企業產品能耗達到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

11.具有健全的財務、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等管理制度;

企業想申請單項冠軍培育企業認定,同樣會考察以上9個方面,只是相較於示範企業,具體要求指標略有調整。

動態管理:一般情況下,對“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和“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其中對示範企業每3年組織一次評估;培育企業在自評達到示範企業要求後提出評估申請,達到示範企業要求的培育企業,晉升為“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從“單項冠軍”到“團體冠軍”

為了帶動和培育一批企業成長為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單項冠軍企業進一步做優做強,成功獲得認定的“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和“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不僅會獲得專家培育提升診斷諮詢活動、同行業單項冠軍企業對標活動參與資格,在申報國家有關技術改造、工業強基工程、重大專項、節能減排等資金支持的項目,以及申報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的,予以優先支持。

此外,還可以獲得地方配套的相應支持,比如天津市西青區,對納入單項冠軍培育計劃的企業,最高給予200萬元的補助;對被國家認定的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再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單項冠軍企業成功的因素

1.保持定力,持之以恆

想要成為單項冠軍企業,不僅需要深耕細作,更需要一定的“定力”。單項冠軍企業的目標通常具有長期性,因此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的誘惑,更需要企業堅持聚焦主業,把有限的資源力量集中在做強做優主業方面。據悉目前單項冠軍企業中,10—30年的企業佔比達到61%以上,平均從事專業時間為26.59年。

但是需要注意但是,保持定力不意味著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整體外部環境以及企業具體的發展速度、路徑等情況,適時、適當改變。

“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2.自主技術創新,持續改良

根據創新路線的不同,目前技術創新可分為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其中模仿創新是指通過引進、購買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創新的核心技術,這種模式在短時間內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成效,但企業最後往往缺乏核心競爭力。

所以對於單項冠軍企業來說,自主技術創新、持續改良非常重要。就目前來看,單項冠軍企業平均擁有有效專利數達到464.5項,發明專利數201.5項。研發人員佔企業全部職工人數的19.72%,是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人員比例的近2倍。

目前企業技術創新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5W2H、仿生創新法、逆反創新法等,而TRIZ法是創新方法的典型代表。

TRIZ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即“推創”,推動科技創新的發明:

“矛盾(衝突)普遍存在於各種產品的設計之中。按傳統設計中的折衷法,衝突並沒有徹底解決,而是在衝突雙方取得折衷方案,或稱降低衝突的程度。TRIZ理論認為,產品創新的標誌是解決或移走設計中的衝突,而產生新的有競爭力的解。”

3.市場佈局,加大創新

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作用是相互,如果技術創新就可能創造出新的需求、新的市場,能夠激發或引導市場需求,反之亦然。

因此企業應堅持技術創新與市場創新並重,實現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的協同發展。

此外,“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這就意味著單項冠軍企業的市場不能僅僅侷限於一個區域,不僅佈局國內市場,更要佈局全球佈局,擴大出口。目前我國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近三年的主營產品的出口額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達到了29%。

“單項冠軍企業”支持力度加碼,獲扶持的背後蘊藏哪些“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