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寶馬7系開始用2.0T了,還能買嗎?”

“豐田2.0L發動機還是沒有配渦輪,車卻越來越大,動力會不會嚴重不足啊?”

“奔馳E級居然用1.5T,不用說,這肯定是小馬拉大車,買的人都在交智商稅!”

最近幾年,類似的爭議問題越來越常見,人們似乎很看不慣一個心目中的Dream Car換裝了小排量發動機,或者說對小排量發動機沒有任何好感。只要看見一款常見車的發動機排量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新低,就會毫不收斂地口吐芬芳,場面堪比見證國足1:5泰國的觀眾席。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對於這種現象,置身其中的“圈內人”(也就是我們)司空見慣,但很難明確表達其中的是非。一方面,我們深刻認識到排放法規對車企的壓榨究竟嚴苛到了什麼程度。今年要求平均油耗7L,過兩年就會變成6L,如果期限內達不到標準,輕責罰得你債臺高築,重則直接散夥分家。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另一方面,大型車換裝小排量發動機,看上去的確不夠厚道。以往大男孩們的夢想都是V8、L6,現在好不容易攢夠了銀子,昔日的“夢中情人”卻統一換成了齊刷刷的“小破4缸”,且不說夢想是不是就此破滅,就連在朋友面前吹噓時也沒了底氣。什麼S級530Li或者T8,不都和凱美瑞排量一樣大嗎?

持有這種觀點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所以今天,我們有必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解釋一個問題,現在這個世道,究竟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傳統意義上,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人生第一次聽到“小馬拉大車”這種說法,是源於我爸。後來才知道,不光我爸,大舅、二舅和大姨夫都知道這個說法。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這個時代,基本都是“小馬拉大車”(豪車除外)

在私家車並不普及的90年代,“小馬拉大車”就是那些自重比較大,但發動機排量不大的車型統一的代名詞,即使把油門踹到柏油路上,也跑不了多快,而且油耗感人。代表車型有父輩經常唸叨的天津大發、廈門小金龍、金盃麵包、波羅乃茲等。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往近一點看,二十一世紀初也不乏標準意義上的“小馬拉大車”現象,比如早期的別克凱越、雪佛蘭景程,乃至於前幾年才停產的普拉多2700,這些車雖然使用環境不一樣,針對的用戶群體不同,但是都違背了一個原則,就是動力與車重嚴重不匹配。

一臺發動機推動1.5噸重量剛剛好,你卻偏讓它拉動2噸重的東西,機器受罪,開車的人也不好受。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這種現象往往是成本問題導致的。在內燃機技術並不發達的時候,一臺小排量發動機的生產成本會低很多。雖然動力不具備優勢,但好歹能正常推動車輛在法定限速之內行駛,一樣能完成從A點到B點的通勤任務。

至於加速能力,燃油經濟性,買這種車的人大多早早進行了心理建設。只要不在乎那些細枝末節,價格優勢就是王道,更何況那個年代,買得起汽車的人就已經是“款爺”了。

“小馬”的概念變了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照搬過來,現在的汽車也有這種情況出現,並且越是豪車,“小馬拉大車”的趨勢就越明顯。比如我們開頭提到的1.5T奔馳E級,2.0T的S級,2.0T的頂配5系,2.0T的沃爾沃T8,民用車中還有像1.5T冠道,1.0T思域一樣的車型存在。

看起來,以上所羅列的都是“小馬”和大車的組合,但“小馬”的概念已經完全變了。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20年前,一輛車的動力表現如何,99%看排量。現在,一臺發動機動力強大與否,主要看的是技術。

最常見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事實上就是一種技術的體現。憑藉排放的廢棄壓力推動渦輪機,將更多的新鮮空氣吸入氣缸參與燃燒,就會爆發出比一般發動機更大的馬力。

▲搭載混動系統的三臺性能猛獸

在不使用渦輪的條件下,普通自然吸氣發動機也能靠技術提升動力,總結起來大概有提高轉速、提升壓縮比、更換髮動機內部材料或結構等幾種方法提升動力。隨著電動技術的提高,油電混動車型也開始走起了性能路線,逐漸替代大排量發動機。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這些改進後的小排量發動機都具備一個共性,就是馬力高,而且還省油。思域的1.5T能夠產生177馬力,相當於凱美瑞2.0L版本的動力水平。豐田2.5L雙擎混動系統綜合功率218馬力,比同家族的2.5L自吸發動機多出了40匹,而且初段加速優勢明顯,油耗還低很多。

有了這些技術做基礎,手裡的大排量發動機沒了優勢,排放值還很難降下來,可不它就不香了嘛。

“大車”也在變

“小馬”的概念變了,大車的內涵也在變。“尺寸大,體重必然也大”的規律只適合過去和現在的燃油車,自從電動汽車這個新奇物種出現之後,誰輕誰重,誰的能耗更低,可絕不是單憑肉眼就能判斷的事情。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中型電動SUV ES6,整備質量2.46噸,比漢蘭達重了半噸

讓我感觸頗深的就是前不久比亞迪亮相的刀片電池。由於比亞迪改變了電池的排列方式和外部結構,相同的空間內可以裝載更多的電池包,帶來更大的電池容量,也就是更長的續航里程。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可是,這種電池本質上就是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的密度、重量和之前方方正正的電池包都是一致的,化學結構並沒有改變。

這意味著,雖然相同空間內可以裝入更多的電池,但是整體的重量也在飆升,一臺搭載刀片電池的純電動車,一定比相同續航里程、搭載三元鋰電池的車要更沉重,而且這個體重差可能會相當可怕。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舉個例子,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拿到比亞迪漢EV,也就是那臺首次搭載刀片電池的純電B+級轎車的所有參數,可我們大致能夠基本斷定,這臺車的體重大致不會低於一臺入門級的S級或者7系,尤其是動力電池絕對會佔據很大一部分重量比例。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根據個頭猜體重已經是汽油車時代的老黃曆了,不考慮車輛結構是什麼,不上稱量一量,你永遠不知道面前的小瘦子隱藏了多少贅肉。

怎麼判斷是不是“小馬拉大車”?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既然“鍵盤車神”建立的評判標準已經不準確了,怎麼去判斷一臺車是不是“小馬拉大車”呢?不用多想,只看一個技術參數行了——百公里加速成績。

切記,之前很多人說最大功率才是衡量一款車動力的真實數據,負責任地告訴你,這種說法有道理,但並不正確。

首先,你需要知道最大功率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用“全油門”的方式將發動機轉速推到最高轉,得出一條轉速與扭矩相關的動力曲線。在這條曲線中,尋找轉速與扭矩,也就是橫縱座標乘積的最大值。只有這個最大值,才能被稱為發動機的最大功率。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按照上圖的方法計算,你就會發現車輛的最大功率不僅來得很晚,通常位於5000rpm以上這些用不到的區域,而且存在感很低,幾乎只佔據整條曲線的一小段。如果非要按照最大功率論動力高低,也應該比較誰的最大功率輸出更加持久,而不是數值更高。

比方說,A車型的最大功率是200匹,最大功率輸出範圍是從4000rpm到4200rpm;B車型最大功率為180匹,但是最大功率輸出範圍可以從4000rpm持續到5000rpm,那麼在其他條件對等的情況下,B車型的動力水平其實要高於A車型,因為它可以在前者已經疲軟的狀態下持續加速,近似於長跑運動員和博爾特比拼1000米的感覺,耐力更強的總會跑在前頭。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說回來,百公里加速時間為什麼是最公正的參考數據?因為絕大部分汽車都是賣給老百姓的,最重要的造車標準就是平順。不論一臺車匹配的是什麼變速器,是雙離合還是AT,甚至是手動變速箱,不論發動機動力是什麼水平,他們全力加速時,車速一般都會線性增長。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搭載1.5自吸發動機的某款車型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搭載2.0T發動機的某款車型,百公里加速不到7秒,但與上圖走勢相似

以上呈現的是兩款完全不同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數據,最快的百公里加速7秒,最慢的超過了12秒,但是測試過程中的加速度基本都是恆定的。這也就是說,誰的加速度值越高,誰的動力就越強勁。動力越強勁,就越能證明它不是小馬拉大車。

排量變小就該“噴”?重新思考什麼叫“小馬拉大車”

時代在改變,創意在更迭,這種殘酷的競爭局面下,看著百公里加速4秒多的Model 3大紅大紫,3.9秒破百的Aion S橫空出世,你就能預感到,“小馬拉大車”的說法將在未來幾年變成歷史,變成上一個時代的歷史遺留產物。

如果未來有一天,當你的孩子問起你:“爸爸,什麼叫小馬拉大車?”或許你得跑到汽車博物館,指著那張泛黃的老照片才能解釋清楚。因為,就連品牌力較差的企業都已經熬不過這個寒冬,更不用提那些硬傷明顯的車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