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国」刘备是真英雄吗

何为“英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最早出现“英雄”一词的是汉末魏初文学家王粲所撰的《汉末英雄记》(简称《英雄记》)。它的定义为“草之华为英,兽之特者为雄”,实际上收入其书的“英雄”在今天看来,多是草莽或割据的豪杰,举凡社会上冒尖的人都被其称为“英雄”。但在《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可以看出,能成大事者才可称为英雄。在曹操的心目中“唯使君与操耳”,就就是说在后世看来那个时代可称为英雄的曹操、刘备、孙权都不全算英雄。

那么,三国时期哪些人才能称为英雄?

「说三国」刘备是真英雄吗

刘备

宋元时期,人们对此就多有评说,宋词中辛弃疾有“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举杯?”和“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诗句,便可以见出当时文人对刘备和曹操的推许。

那刘备是否真的是位可以与曹操并驾齐驱的大英雄呢?这事可不大好说。说不是吧,恐怕有点不大客观。因为在一个群雄逐鹿的岁月,要说一个以卖草鞋为生的贫家子弟,没有一点本领和蛊惑人的办法,而去占有三分天下,南面称孤,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如果像《三国演义》那样,把刘备的志向和忠信都吹得天花乱坠,像刘备可以超出刘表、孙权、袁绍、曹操等人,是唯一真正的英雄人物,这中间的水分恐怕也太多了些。

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作者罗贯中借曹操的嘴评点天下豪杰,认为袁枢“似冢中枯骨”,刘璋如“守户之犬”,袁绍是“色厉胆薄”的庸才,刘表是“虚名无实”的小人,孙策是“借父之名”的凡夫,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是些碌碌之辈,不足挂齿。真正的英雄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而这样的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当之无愧。

「说三国」刘备是真英雄吗

煮酒论英雄

事实上,不论是从刘备在“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时的言行看,还是从刘备平日的表现看,刘备都远不能与曹操同日而语,根本算不得真正的英雄。

从刘备在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的言行看,刘备先是以有兵有粮,祖业丰厚和血气方刚论“英雄,”显示出他的目光短浅;接着在听到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惊得心惊肉跳,手中匙箸落地,更说明他胆小如鼠,遇事无主,是一个十足的平庸之辈。

也有人要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是曹操为了试探刘备而设下的圈套,刘备看出了曹操的用心,才有上述的表现。这正如《三国演义》中引诗所说,反映了刘备的随机应变。这样以来,不仅不是刘备笨拙,反而说明刘备会藏拙和掩饰了,说明刘备很高明。

「说三国」刘备是真英雄吗

巧借闻雷来掩饰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建安元年,刘备领徐州牧,袁术率兵来攻。吕布趁虚袭取小沛,刘备向吕布求和,暂驻小沛。不久,吕布又进攻刘备,刘备战败,投奔曹操。曹操待他不错,还亲率大军帮助他消灭了吕布。返回许都后,曹操封他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者同席。”煮酒论英雄,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事。这说明曹操此时的用心,固然可能有一些试探刘备的意思,但更主要的是想收罗刘备,以便让刘备为己所用。刘备却被吓成那样,言辞浅薄,把本来可以表现自己而利用曹操的机会失掉了。——至少也没能准确判断曹操的意图,弄得惊慌失措。这哪有一点英雄的样子,更不用说和意气风发、纵论古今的曹操相比了。

当然刘备也有他的长处,这种长处就是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末的评语中所说的:“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只可惜这点英雄作风,被《三国演义》过分夸大到一种不恰当的程度,不仅使人觉得他不像“仁君”,倒有点像鲁迅所说的“长厚而似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