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會診室”:仝小林院士團隊分享中醫藥抗疫科研成果

4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全球疫情會診室”節目,邀請中央指導組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以及中國中醫科學院、湖北和雲南省的中醫藥專家們,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來自美國、英國、波蘭及塞爾維亞的中醫師分享中醫藥抗疫的經驗和成果。

中醫專家分享三項中醫藥抗疫研究成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西醫結合成為中國疫情防控救治的一個亮點。中央指導組和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在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中醫藥的使用率超過90%,有效率也達到90%以上。

然而,在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臨床試驗數據和研究成果更有說服力。

“全球疫情會診室”:仝小林院士團隊分享中醫藥抗疫科研成果

△北京演播室,國際中醫藥專家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參與“全球疫情會診室”

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及團隊研究人員在回答來自英國的中醫師趙麗琴提問時,分享了在武漢抗擊疫情過程中的研究成果,用數據解釋中醫藥的作用。

針對社區輕症患者、重症、危重症患者,仝院士團隊分別在康復期患者的治療中開展了寒溼疫方(武漢抗疫方)的臨床研究。

“全球疫情會診室”:仝小林院士團隊分享中醫藥抗疫科研成果

△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參與“全球疫情會診室”節目

據介紹,從2019年12月25日到2020年3月10日期間,仝院士團隊將目標人群分為使用寒溼疫方的暴露組患者和未使用該藥的非暴露組患者。共有721例確診患者進入試驗,使用寒溼疫方的430例患者中,轉重率為0,而對照組未使用該藥的291例患者中,有19例轉為重症。

在針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研究中,662例患者中,有484例患者使用了中藥湯劑,死亡15例;另外178例患者未使用中藥湯劑,死亡56例,排除了影響因素,中藥湯劑組的死亡率下降了82.2%。

在核酸轉陰的康復期患者中,使用中藥干預組核酸檢測復陽率為2.8%,而未使用中藥干預組的復陽率為15.8%。研究結果證實,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的三個不同階段中均有顯著的效果和優勢。

中醫藥多中心、多國臨床試驗的意義

波蘭中醫藥專家馬利克·卡爾莫斯(Marek Kalmus)提到,中草藥在波蘭的運用還不廣泛,但人們經常將類似於西洋參、人參之類藥物作為營養補充劑使用,他希望瞭解這些藥物在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方面是否有效。

仝小林院士指出,人參和西洋參對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非常有效,特別是對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從中醫角度看,人參和高麗參性溫熱,適用於寒涼體質的人群,而西洋參比較平和,既可以補陽也可以補陰。

卡爾莫斯醫生還詢問了維生素C是否有預防作用。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李凱醫生說,2月份時中方醫生曾經針對武漢市武昌區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維生素C的干預研究,對300例患者進行了為期14天的療程,並未發現統計學上的差異,但從趨勢上看,他認為維生素C可以應用於預防新冠肺炎。

美國是目前世界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其中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胡嶽山醫生擁有多年在美國進行中醫藥臨床研究的經驗,他在交流中詢問了開展多中心、多國參與的中醫藥研究對於新冠臨床治療的作用。

仝小林院士指出,美國目前疫情暴發的情況與武漢疫情暴發初期十分相似。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昌區,也曾出現過因為大規模感染導致的醫療資源擠兌、一床難求的局面,而中醫藥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了社區防疫的第一道防線,這對於疫情嚴重的美國也有借鑑意義。

“全球疫情會診室”:仝小林院士團隊分享中醫藥抗疫科研成果

△國際中醫藥專家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參與“全球疫情會診室”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劉保延提到,中醫藥雖然在中國抗疫過程中效果顯著,但要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應用,更需要高質量的臨床試驗數據作為支撐。中國的中醫藥專家們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嘗試了許多方法,例如通過二維碼收集患者的服藥信息,通過醫生與患者的雲端溝通了解他們的病情發展情況。

仝小林院士指出,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對人類構成巨大挑戰。中國醫生感同身受,願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讓祖國醫學為全人類的健康發揮應有的作用。

截至4月8日,英語環球節目中心CGTN新媒體編輯部共進行全球疫情會診室直播24場,發佈相關報道335條,獲得全球閱讀量1億,獨立用戶訪問量8905萬,總互動42萬次,視頻觀看量4046萬。

(編輯 艾琰 李響 曾洪恩 孫思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