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積沙成塔,市民共享創文成果

人民群眾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體,是城市創建成果的受益者。

近年來,澄江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雲南省及玉溪市關於文明創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攬,深入推進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內容形式、方式方法等的創新,不斷改善生活環境、淨化社會風氣、提升市民素質,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尤其是2018年2月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之後,澄江提出了“集各方智慧,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將創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形成了強大的聲勢,並取得了積極成果。2018年度綜合成績排名全省10個提名城市之首,取得了良好開局。2019年,澄江再接再厲,年度綜合成績繼續名列全省10個縣級提名城市前列。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創文給澄江帶來了看得見、體驗得到的變化:老舊小區變“新”了,用了20多年的翠竹灣農貿市場開始改造了,公交站臺更“文明”了,沒有物管的小區也有人清掃消毒了,闖紅燈的人和車少了,街上亂丟菸頭的現象也減少了。

27年前建成的澄江水電開發公司小區,共有居民184戶323人,住戶大部分為企業下崗職工。屋頂漏水、排汙溝堵塞、牆面浸水、瓷磚脫落、樓道破損嚴重,小區功能、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群眾要求對小區主體和配套設施進行改造的呼聲高漲。在鳳麓街道儀鳳社區黨總支的帶領下,召開業主代表大會,成立小區業主管理委員會,認真聽取住戶意見,及時研究制定小區改造方案,多渠道籌集資金400多萬元投入改造,實施了屋面防水、供排水、公共樓梯間翻新、外立面修補、場地道路修補、圍牆修補、雨汙分流及化糞池清掏疏通、修復小區管理用房等23項改造內容,小區整體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小區住戶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而今,走進該小區,院內安靜、整潔,停車場上每輛車都在停車線內整齊停放,文明晾衣處、文明宣傳欄等設施一應俱全。

鳳麓街道澄波社區居民委員會翠竹灣市場於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為鋼架玻纖瓦材料。經20多年的使用,玻纖瓦老化嚴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市場衛生保潔差,攤位擺放雜亂。此外,市場建築耐火等級偏低、建築簡陋易燃、缺乏防火分隔、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寬度不夠、滅火設施裝置不足以及商品分佈未考慮防火滅火要求,攤位櫃檯密度過大、間距不足等,存在較大消防安全隱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及美麗縣城工作中,翠竹灣市場進行了提升改造,再過三個多月,一個設計現代、環境優美、設施配套齊全、服務周到、安全衛生的新型農貿市場將出現在這裡,真正成為聯繫產銷的紐帶和重要商品集散地。

然而,成績只代表過去,創文衝刺之年澄江面臨“大考”。

原標題:澄江創文衝刺之年:“趕考”路上做實精細文章

審核:李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