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地名如人名,

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历史缓缓向前,

流传中,许多地名已非原意。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鼓楼区

来历名称 宋熙宁二年(1069年)郡守程师孟于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谓之鼓楼,“鼓楼”因此得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元旦,福州正式建市,同年5月,福州市在城内设立鼓楼区。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台江区

来历名称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台江区。旧称南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无诸被封为闽越王,在大庙山建一台,题词:“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故名之。另一说,闽江流经市区一段称台江,区以江名。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仓山区

来历名称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仓山区,仓山区因地处仓前山得名。古称藤山,明洪武年间(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盐仓,俗称盐仓前,遂通称仓前山,简称仓山,区名由此而来。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马尾区

来历名称 1956年,撤销马尾镇,设立马尾区。闽江下游有浮礁似骏马,礁西为马头江,礁东为马尾江,旧镇中岐位于马尾江边,马尾地名由此而来。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晋安区

来历名称 1995年10月27日,福州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福州市郊区更名为晋安区。晋安区以晋安河得名。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长乐区

来历名称 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地置新宁县,县名取《书经》“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治设今古槐。同年取“长久安乐”之意改名长乐县。1994年2月18日,长乐撤县设市(县级)。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闽侯县

来历名称 明清时闽县、侯官两县并立,同属福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府废,翌年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闽侯县。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连江县

来历名称 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温麻旧地置温麻县,同年以“城域大江前横,盈盈如束”而改名连江。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罗源县

来历名称 旧名永贞,永昌,宋乾兴元年(1022年)定名罗源县,以境内“罗江(今罗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闽清县

来历名称 唐贞元元年(785年)析侯官县西乡十里设梅溪场,旋升为县,后改名梅清县。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溪水清,改名闽清县。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永泰县

来历名称 唐永泰二年(766)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以年号永泰为县名。宋崇宁元年(1102)因避宋哲宗陵讳改名永福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同名复改永泰县。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平潭县

来历名称 平潭县别称“岚”,俗称海坛,亦称海山。民国元年(1912)置平潭县,因主岛海坛岛适中有一平坦的巨石,俗称“平潭”。


福建划分为6区1市6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


福清市

来历名称 福清简称融,原名福唐。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以“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一语中“永福”、“清源”各取一字,改福唐县为福清县。1990年12月26日,福清县升为福清市(县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