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瓶的情調

壁瓶,又稱轎瓶,是瓷器諸多瓶式的一種,可掛在牆上、轎內、床內柱子上。器型多樣,材質有瓷、景泰藍、玉、剔紅等。它最早出現於明代晚期,明高濂《遵生八箋》記載“四時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滿床,神爽意快”。壁瓶自從出現以來,一直是上至帝王皇戚和文人達官的喜愛(乾隆三希堂半壁全是壁瓶)。

凌晨,盥洗整衣,登轎早朝,看見轎內隱隱約約瓶子上的山川盛景或詩詞警言,不由暗發忠君愛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祥意,也黙擬好面君奏本事宜。

新婚燕爾,床幔逸動,床柱上壁瓶畫春宮喜戲惟妙惟肖,新人繾綣浪漫(其實古代性啟蒙教育並不落後,像女兒陪嫁就有如意、袖珍春宮書等。現今大多人不瞭解,認為沒有這一門,這是對古人的誤解,為人就食人間煙火,就有煙火味。

目前,清晚期到民國的壁瓶市場上有見,可選衷意的藏一半件,掛置書房,抒懷怡情,發古人幽思,不亦樂乎!

壁瓶的情調


壁瓶的情調


壁瓶的情調


壁瓶的情調


壁瓶的情調


壁瓶的情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