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骨頭湯作為日常生活中特別重要的美食,很多人都愛喝,骨頭湯富含營養和膠原蛋白,喝了還可以補鈣,強身健體不在話下。廣東人特別會煲湯,煲出來的湯特別美味可口,而且我們都知道,骨頭湯的精髓全在湯裡面,要想煲出一碗鮮美奶白的骨頭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

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我叔叔廣東的廚師,在酒店已經幹了好多年,他告訴我了一個技巧,說不管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會把骨頭湯的營養全部流失,真的得不償失,而且他教了我燉骨頭湯的方法,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首先咱們以燉大骨湯為例,準備兩根豬筒骨,然後準備一些配料食材,蔥薑蒜切成片,再切幾段大蔥,準備一些紅棗和白蘿蔔。第一步就是豬筒骨的清洗,先用清水把血垢沖洗乾淨以後,然後放入淡鹽水中,浸泡30分鐘,這樣不僅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還可以有效泡出血水,把骨頭裡面的汙漬都浸泡出來,這樣熬成的大骨湯,味道才鮮美。

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其次就是燉大骨,骨頭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沒過手指,一截指頭剛好,水量要加足,中途不開一天冷水或者換水,大火煮沸以後,把表面的浮沫和血漬撈出來,然後加入薑片和大蔥段,就可以開始燉了。

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許多人把血末撈出來以後,會覺得水不乾淨,想要換水,其實這一步是千萬做不到的,也完全沒必要,因為用鹽水泡過以後,骨頭裡的大部分汙垢已被浸泡出來,而且經過煮沸焯水,所有的物質已經飄浮出水面,撈出以後,骨頭湯就已經是清靜的了,而且骨髓已經被煮了出來,如果這個時候換水,這些營養就會白白流失!得不償失!

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等大火煮沸以後,轉成中小火,慢煲一個小時,要保持湯汁持續沸騰,才能把骨頭中的營養物質熬出來,這樣骨頭湯才既營養又鮮美。然後加入要燉的食材,白蘿蔔、玉米等都放入其中,繼續慢燉半個小時,等食材燉至軟爛,骨頭肉也燉得鬆軟入味,最後再加入枸杞和紅棗,燜上15分鐘,加入少許鹽調味,美味的骨頭湯就做好了。

不管燉什麼骨頭湯,都不要做“這一步”,否則就是“白燉”了

這樣做出來的骨頭湯,既保留了骨頭裡面的營養,也能保證骨頭湯乾淨鮮美,營養不流失。所以不管對什麼骨頭湯,燉之前用鹽水浸泡,燉的過程中撈出浮沫,不用換水,最後再加入鹽,這樣燉出來的骨頭湯就乾淨鮮美了,你們學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