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觀”

“三觀不合”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特別大眾化。高年級的小學生,平時的交往中產生了矛盾,就會用這個詞來表達彼此性格或志趣的不同。一旦說出這個詞時,彼此的關係就比較危險了。同學意味著不會做朋友,戀人有可能分手,夫妻感情可能產生了較大裂痕。

總之,這個詞一旦使用,說出口,就意味著雙方的關係不再親密、穩定,甚至有可能走向陌路。

三觀是個籠統的說法,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經常會使用,對它們的意思也能理解,但可能大多數人並沒有認真地思考它們之間的關係。

(一)作為“前見”的世界觀

想像一下:神農氏時期,天地之中,洪水氾濫,猛獸橫行,遠古人類手無寸鐵,穿的是獸皮縫製的“衣服”,更多的人只能用稻草編織“衣服”,用來遮蔽身體關鍵部位。吃的是野果,打獵獲得的獵物,只能用火烤。記得方清平有段相聲就是描述這種情形的。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是low得不能再low的生活了,隨便派個人過去,只要智力正常,就可以做他們的王。對嗎?不對,因為你去他們那個時空,你就像個外星人,你說的現代科學知識人家根本就不相信,相反,你會被趕出部落,一個人在野外生活,沒過幾天,就在荒郊野外被野獸活吃了。

退一步,就算你沒被趕走,部落讓你和他們一起生活,你也要收起你的“小聰明”,跟這些野人混在一起,吃同樣的食物,一起去狩獵,幹體力活。部落生活的細節大家腦補吧,也可以在留言區想像一下具體情形。

在那種環境下,部落的原始的知識才是最實用的。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您還得學會認識各種植物,確定哪種能吃,哪種不能吃。要不然幹什麼呢?總得找得事情做吧!在這方面,各位看看,現代的我們懂多少?

大自然就是學習的全部對象!天上的星星有什麼運行規律,你得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觀察清楚。什麼時候打雷,什麼時候下雪;從生活和勞動中獲得新的認識,比如測量日影,白天有多長,晚上有多長,根據經驗去歸納分析,形成四季的認識,然後更一步形成二十四節氣的認識。

要說這些真的挺不容易的,不過唯一不缺的就是時間,你可以慢悠悠的經驗、體會,形成感性認識。

慢慢,有關天文、地理、季節、氣候,動植物等等方面的知識就建立起來了。

這一切,就是世界觀。

(二)崇尚簡樸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在某種世界觀的統領下對生命和人生的看法。

1.對生命的看法:中國文化中,對生命的現世性比較重視,這是核心部分,對前生和後世也作了相應的安排。如人死後會變成鬼,鬼的世界叫陰曹地府,也是象人間一樣的有等級差的世界,最高統治者叫閻王,其下有各類判官、小鬼,閻王掌握著生死薄,硃筆一勾某人的名字,“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陰間有閻王殿,也有十八層地獄。新死的人如何處置,死後如何託生,要根據你在人間(陽間)的善惡業報。如果你在陽間作惡多端,那死後就送你去地獄,然後託生為牲畜。作牛作馬,下輩子操勞。

鬼文化在夏商周是最濃厚的。所以有“國之大事,在戎與祀。”“視死如視生”的經典表述。

天帝觀念的產生。古人認為天是有人格的神,太陽、月亮、星星、雷電、雲霧、雨雪構成了天帝的上層世界。沒有天,就沒有地。這很好理解,沒有天的運行,哪有一年四季;沒有太陽,萬物都會死絕;沒有雨雪,大地會乾涸,害蟲不能凍死,莊稼就不能生長。

有了天帝的觀念,就有天庭的觀念,天庭裡住著神仙。他們是高尚、神明、法力、偉大的象徵。人家都是居高臨下,有大胸懷、大格局的。萬物蒼生合乎規律運行,管得是大事。

那麼,人世間的人,經過修煉,或者因緣際會得到神仙的指點、提攜,就有可能由人昇天,變成神仙了。

2.人在大地上生活,所以,大地就是人間,人世間。人要在天地間生存,要操勞。正如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所說,人的本質就是操勞。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操勞,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人生的本質。小孩子要由大人照顧,長大之後,要成家立業,娶妻生子,要養家餬口。每天都要勞動,勤勞是一個人最好的品德,與之相對,懶惰是一個人最不好的品德。

我們一說某個人“好吃懶做”,那這個人就是個不成事的人,一個廢物。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裡,最基本的人生觀就是一個字:勤

3.經過上面的推演和歸納,我們就能很快地明白,中國人的人生觀是什麼。

是什麼呢?勤勞和節儉。

勤勞致富、勤奮好學、勤奮上進。勤儉節約、儉以養德。

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大家可以想出更多的經典表述。

(三)多元共存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在世界觀和人生觀統領下,對人際關係和社會價值的看法。

比如,在中國社會,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古代用“五常”來概括,“仁、義、禮、智、信”,這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基本準則,也是對人的價值的基本評價標準。

孟子說,人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古人又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做為有修養的人,要符合禮的要求。“禮”指禮法,是古代的一整套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是兩個有交集的集合,而且交集的部分佔80%以上。很多時候,兩者是可以等同的。道理也很簡單,社會的細胞是家庭,家庭的細胞是親人。所以古人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價值觀是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一整套道德倫理準則。

看見老人挑水艱難,你要主動去幫人家挑;看見人家推車上坡上不去,你不能哈哈大笑,人家會罵你沒教養,怎麼做呢?當然是搭手幫忙推車了。這是仁。

兄弟朋友之間遇到困難,能幫的就幫,人家有困難,不能看人家笑話。有句話說“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外出了,你趁虛而入,這叫不要臉。這是義。

做事要有分寸,有禮數,凡事依禮而行。電梯裡讓老人小孩先進先出,這是禮。

別傻冒乎乎的,做個愣頭青,知進退,懂得失,這叫智。

言而有信,說話要算數,一大老爺們,說話放屁一樣,叫人家怎麼相信你?

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人情世故,需要懂一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十樣學不到。

平時穿著得體一點,頭髮打理好,鬍子刮好,衣服乾淨整齊。顯出你的精神氣質來。女士們呢,不要頭髮不梳,披頭散髮,晚上出去,萬一黑燈瞎火,不把人嚇死才怪。

那麼,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呢?

首先,我們要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瞭解,要學習。《論語》的第一篇叫《學而》,《孟子》的第一篇叫《勸學》。“四書”之中的兩部,第一個內容就教育我們要學習。現代社會,善於學習,堅持學習,才能不斷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大學》《中庸》講的也是通過學習、領悟來獲得修養。可見,“四書五經”的“四書”,一個字,學。“五經”就更是如此,“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習,話都跟人說不上,沒文化呀。

其次,學習了要運用,“學以致用”。要把傳統的價值觀運用到生活中去,在人生實踐和生活實踐中不斷感悟、領悟、充盈我們對價值觀的理解,培養良好的價值觀。曾子說:“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遊貸乎,如入鮑魚度之肆,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曾知子全書》)說的是和君子交朋友,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小人交朋友,如入魚市,腥臭難聞,久而不聞其臭。生動地說明了培養良好的價值觀是多麼重要。大家也一定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這類故事還有很多,如“管寧割席”等等。

最後,綜合運用,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回到《大學》《中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原理中來。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在家庭事業中綜合運用良好的價值觀。

當然,現代社會的價值越來越多元了,但傳統價值觀永遠不會過時。

有句話說:“三觀不合,不必強求。”三觀不合的人,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很難交流溝通,更難交心。

三觀,是最高的哲學。可不慎乎?

結語:打個比方,世界觀是樹之“根”,人生觀是樹之“幹”,價值觀是樹之“枝葉”,根基要牢固,樹幹要粗壯,枝葉要繁茂。這樣才是一棵參天大樹的偉岸形象。同樣的道理,在我們的生活和事業中,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提高不斷學習,提高修養,提升眼界,擴大胸襟。

三觀的關係和涵義,現在您清楚了嗎?歡迎留言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