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學習謀略之西漢霍去病

“駿馬似風飈,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有霍驃姚。”在李白的詩作《塞下曲》中,那位意氣風發的“霍驃姚”,正是不世出的西漢名將霍去病。

向古人學習謀略之西漢霍去病

公元前123年,衛青受命由定襄出征匈奴,霍去病官拜驃姚校尉與之同行。因為漢武帝對霍去病特為鍾愛,加之又是自己的外甥,所以衛青再三囑咐他不得深入敵境。但霍去病少年意氣,並不以舅舅的話為然。臨徵前,漢武帝特別分派給霍去病一支800人的騎兵,同意他單獨行動。霍去病到了前線,見機行事,扔下大軍,獨來獨往。雖然塞外滴水成冰,但霍去病毫不畏懼,繼續率輕騎疾馳北進,終於在黎明時分,發現了匈奴營帳。霍去病率領的這支騎兵勇不可當,迅疾一擊,輕輕鬆鬆地就將其搗毀了。事後才得知,此戰共斬獲2000餘人,不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被殺,還俘獲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漢武帝聽到消息後,誇霍去病功冠全軍。因以封之為冠軍侯。這一年,霍去病僅17歲。

霍去病如此年少,而漢武帝竟敢於起拔,除眼界不凡外,也是因為霍去病身上有一種他所需要的銳勁氣勢。明末王夫之就曾評論說:“武帝所遣度絕幕、斬名王、橫馳塞北者,衛青、霍去病目未睹孫、吳之書,耳未聞金鼓之節,乃以用其方新之氣,而威行乎朔漠。”這的確是特具卓識的見解。

公元前121年春,漢武帝發動了河西戰役。漢武帝認為霍去病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任命他為驃騎將軍,以一萬大軍出隴西,去打通河西走廊。霍去病風捲殘雲,6天時間連克匈奴5個據點。匈奴渾邪王、休屠王見其來勢兇猛,便急調兵馬,築堡設防,打算與之長期對峙。霍去病見狀,一面故作姿態,相與對陣,一面尋機悄然率軍繞開設防嚴密的匈奴陣地,避實擊虛,直插越烏戾,渡過狐奴河,沿焉支山疾馳千里,到達匈奴腹地居延海。霍去病突如其來,匈奴倉促應戰。短兵相接勇者勝,霍去病一馬當先,一舉將折蘭王和盧胡王斬殺,又活捉了渾邪王的兒子和相國,還繳獲了休屠王祭天金人。

第一次河西戰役結束後不久,漢武帝又發動了第二次河西戰役。霍去病、公孫敖各領兵出北地,取兩路進攻。按計劃,公孫敖沿焉支山以北作正面進攻,霍去病以奇兵出擊居延海,在祁連山下合圍匈奴主力。不料,公孫敖行軍不久即迷失了道路,沒有如期到達。此時,霍去病已深處腹地,孤軍一支,情勢危險。戰場的變化最為考驗將領的決斷處置能力,稍有不當,全軍即沒。險境之下,霍去病處變不驚,沒有絲毫退縮,果斷指揮,命將士對敵發動突然襲擊,大敗匈奴兵。又一直打過小月氏,進攻祁連山,殲敵三萬餘人,俘獲五個小王、單于閼氏和五個小王的兒子59人,相國、將軍、都尉等63人,威震河西。

同年秋,由於漢軍的持續打擊,匈奴內部出現了分化,渾邪王與單于矛盾加深,不久率眾投降。從此,河西地區徹底為漢廷控制,長安北藩的威脅解除了。匈奴為之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可以說,能有這樣的結果,霍去病其功甚大。後來,漢武帝特地在長安建了一座豪華官邸,打算讓霍去病享用,但霍去病看後卻說:“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既見豪情,又不以大功自居,漢武帝由此對他更為鍾愛了。

霍去病用兵靈活,不拘古法,以長途、快速奔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最為擅長。漢武帝時,是由車騎並用向以騎兵為作戰主體轉折的重要階段,大規模使用騎兵兵團,快速機動,遠程奔襲是漢軍作戰的一大特點。在此基礎上,霍去病進行了革新,常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迴、穿插,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匈奴實行合圍,再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

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步兵數十萬隨之,分別出定襄和代郡,尋殲匈奴主力。由於是在沙漠作戰,霍去病吸取了前人教訓,以在匈奴居住時間較長的漢人為軍校,對匈奴降卒加以擇用,僅攜帶少量物資,因糧於敵,輕裝前進。由於有熟悉地形的人為響導,又無負重,所以進軍神速。兩千多里征途,先是橫穿大漠、渡過獲章渠,誅殺了匈奴王比車耆,又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俘虜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漢軍在霍去病帶領下一路高歌,在狼居胥山祭天,又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度逼至瀚海(或曰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殲敵七萬餘人。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為人寡言,胸有韜略,敢作敢為。漢武帝曾想讓他對兵法進行系統性學習,但霍去病不以為意,作戰只要因地制宜、適時而動就行了,不必學古代兵法。以此可見,霍去病是很有獨創性的人物。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染重病去世,年僅24歲。漢武帝很悲傷,便在自己陵墓旁以祁連山為形專門修建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墓地,為霍去病定諡為景桓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