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实为一种情绪化表达

消费降级,实为一种情绪化表达


“一块钱的包子就因为披了个怀旧的外衣就可以卖13块而且还不是现做的。”

“甭管什么房子只要加上普罗旺斯泰晤士河的字样准能卖得出去。”

这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早在去年,《你大爷的消费升级》刷爆朋友圈,痛陈消费升级其实就是大忽悠。

但是,作为一种情绪化反击,“消费降级”现象被升级论者提出,他们的依据是:

社会上出现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共享单车、购物拼多多等现象。

作者 王一鸣(媒体人)


1.价高≠升级

在一些反击的文章看来:

拼多多是以低价不重体验,抓住了小镇青年群体;网易严选的成功依赖于去除品牌溢价,吸引 " 聪明的消费者 ";更多的人接受二手车,以低价获取使用价值。

这种" 消费降级 " 的提法看上去有依据,实则是混淆概念。

如果买贵的东西,就是升级,但也显得过于胡扯。什么时候,奢侈就等于了升级?

去除品牌溢价而购买实惠的东西,怎么就是降级,而是不消费者更为理性,理性怎么成了一个贬义词?

人们接受二手车,说明是对物品的再利用,本身是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为何成了你攻击对方的工具?

2.拒绝智商税

过去很多西方的公司认为在中国卖东西非常简单,无需考虑中国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对品牌有怎样的理解,只要给他们提供奢侈品,不管多贵都有人愿意埋单。

而今天,这样的现象正在逐步退去。

上述说法,来自一位跨国公司市场人。

是的,在信息的通达今天,消费者更懂得自我需求,人们追求生活的质量,但是,不愿意缴纳“智商税”。

那种讲一个故事,就能忽悠一群人买药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

大家更多的想法是,等一等,看看会不会反转。

意思不是期待反转,而是我想看看你这个故事有多假,是不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3.数据的迷思

榨菜销量的上升一度被认为是消费降级的明证。但是,这一定义忽视了中国社会阶层和居民需求的多样性。

一位经济学者给出依据是:

从时间来看,2018年上半年,在榨菜、二锅头销量大涨的同时,高档白酒、豪华车型的销售增速却分别跑赢了低档白酒、普通轿车。

从商品来看,2017年以来,平衡优质和平价的中档品牌,尤其是实现进口替代的本土产品,对一、二线城市而言无疑是劣质品,但对刚刚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的三、四线城市而言,确算得上是优质品。

从人群来看,对于80后、90后而言,虽然尚未达到人生财富的巅峰期,但并不妨碍其为了自身兴趣和文化认同,成为部分领域的“发烧友”,或者在部分消费品上“轻奢”。

“吃榨菜+背LV+出国穷游”的组合,在现实中并不鲜见。

在这三个维度上,我们没办法判断是升级还是降级,怎么说都有失偏颇。

4.消费的焦虑

大家为何喜欢将“消费降级”当口头禅?

一种说法是,现实挤压太过疯狂,以至于人们拿这个来解嘲。

尤其是在住房、教育、医疗三大项上,哪怕收入殷实的中产,随时可能被打回原形,这意味着消费升级很不稳固。

当然,做房地产的或搞教育的,或身处医疗行业的人,可能会说,这个锅我们不背。

但是没人能否认,这些方面的挤压形成的焦虑,则通过这个词来消解。最近,个税起征点的讨论,也说明了人们消费的焦虑。

个人层面的焦虑,直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转变了消费观念,从炫耀性消费,转变为务实消费。

而社会层面的焦虑,则衍生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不敢消费”的集体情绪。

5.一个挡箭牌

对就职于北京某大型央企的田先生来说,“消费降级”是个很好的挡箭牌,是说服妻子适当地“省吃俭用”的好理由。

“媳妇说去土耳其,我找的团一开始是凯撒的,人均一万二。后来我们决定‘降级’,最后找了中青旅,人均8千多。我不是说一万多就不去了,只是觉得不值。”

在田先生看来,相较于“变穷了”,追求性价比的“消费降级”体现出了一种更加成熟的消费观。

这是来自《青年参考》一个故事。

至于你自己,工作繁忙,某日吃了一次方便面,就代表自己爱上方便面,或是因为穷而吃方便吗?

看到心仪的水果,在拼多多上价格突然折扣了很多,于是顺手拼了,就代表是对廉价商品的向往?

我们会因为所谓“消费降级”的标签,就丧失判断吗?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