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實為一種情緒化表達

消費降級,實為一種情緒化表達


“一塊錢的包子就因為披了個懷舊的外衣就可以賣13塊而且還不是現做的。”

“甭管什麼房子只要加上普羅旺斯泰晤士河的字樣準能賣得出去。”

這是一個烏托邦的世界。早在去年,《你大爺的消費升級》刷爆朋友圈,痛陳消費升級其實就是大忽悠。

但是,作為一種情緒化反擊,“消費降級”現象被升級論者提出,他們的依據是:

社會上出現榨菜、二鍋頭銷量上漲、出門共享單車、購物拼多多等現象。

作者 王一鳴(媒體人)


1.價高≠升級

在一些反擊的文章看來:

拼多多是以低價不重體驗,抓住了小鎮青年群體;網易嚴選的成功依賴於去除品牌溢價,吸引 " 聰明的消費者 ";更多的人接受二手車,以低價獲取使用價值。

這種" 消費降級 " 的提法看上去有依據,實則是混淆概念。

如果買貴的東西,就是升級,但也顯得過於胡扯。什麼時候,奢侈就等於了升級?

去除品牌溢價而購買實惠的東西,怎麼就是降級,而是不消費者更為理性,理性怎麼成了一個貶義詞?

人們接受二手車,說明是對物品的再利用,本身是種積極向上的態度,為何成了你攻擊對方的工具?

2.拒絕智商稅

過去很多西方的公司認為在中國賣東西非常簡單,無需考慮中國消費者有什麼樣的需求,對品牌有怎樣的理解,只要給他們提供奢侈品,不管多貴都有人願意埋單。

而今天,這樣的現象正在逐步退去。

上述說法,來自一位跨國公司市場人。

是的,在信息的通達今天,消費者更懂得自我需求,人們追求生活的質量,但是,不願意繳納“智商稅”。

那種講一個故事,就能忽悠一群人買藥的時代已經逐漸遠去。

大家更多的想法是,等一等,看看會不會反轉。

意思不是期待反轉,而是我想看看你這個故事有多假,是不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3.數據的迷思

榨菜銷量的上升一度被認為是消費降級的明證。但是,這一定義忽視了中國社會階層和居民需求的多樣性。

一位經濟學者給出依據是:

從時間來看,2018年上半年,在榨菜、二鍋頭銷量大漲的同時,高檔白酒、豪華車型的銷售增速卻分別跑贏了低檔白酒、普通轎車。

從商品來看,2017年以來,平衡優質和平價的中檔品牌,尤其是實現進口替代的本土產品,對一、二線城市而言無疑是劣質品,但對剛剛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的三、四線城市而言,確算得上是優質品。

從人群來看,對於80後、90後而言,雖然尚未達到人生財富的巔峰期,但並不妨礙其為了自身興趣和文化認同,成為部分領域的“發燒友”,或者在部分消費品上“輕奢”。

“吃榨菜+背LV+出國窮遊”的組合,在現實中並不鮮見。

在這三個維度上,我們沒辦法判斷是升級還是降級,怎麼說都有失偏頗。

4.消費的焦慮

大家為何喜歡將“消費降級”當口頭禪?

一種說法是,現實擠壓太過瘋狂,以至於人們拿這個來解嘲。

尤其是在住房、教育、醫療三大項上,哪怕收入殷實的中產,隨時可能被打回原形,這意味著消費升級很不穩固。

當然,做房地產的或搞教育的,或身處醫療行業的人,可能會說,這個鍋我們不背。

但是沒人能否認,這些方面的擠壓形成的焦慮,則通過這個詞來消解。最近,個稅起徵點的討論,也說明了人們消費的焦慮。

個人層面的焦慮,直接導致了很大一部分人轉變了消費觀念,從炫耀性消費,轉變為務實消費。

而社會層面的焦慮,則衍生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不敢消費”的集體情緒。

5.一個擋箭牌

對就職於北京某大型央企的田先生來說,“消費降級”是個很好的擋箭牌,是說服妻子適當地“省吃儉用”的好理由。

“媳婦說去土耳其,我找的團一開始是凱撒的,人均一萬二。後來我們決定‘降級’,最後找了中青旅,人均8千多。我不是說一萬多就不去了,只是覺得不值。”

在田先生看來,相較於“變窮了”,追求性價比的“消費降級”體現出了一種更加成熟的消費觀。

這是來自《青年參考》一個故事。

至於你自己,工作繁忙,某日吃了一次方便麵,就代表自己愛上方便麵,或是因為窮而吃方便嗎?

看到心儀的水果,在拼多多上價格突然折扣了很多,於是順手拼了,就代表是對廉價商品的嚮往?

我們會因為所謂“消費降級”的標籤,就喪失判斷嗎?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