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思維方式之知彼知己

《孫子兵法》思維方式之知彼知己

先扯一句題外話,為什麼是“知彼知己”而不是“知己知彼”呢?因為孫子的原話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所以最簡單的判斷一個人是否讀過《孫子兵法》的辦法就是問他最喜歡孫子的那句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基本是沒讀過原文的,屢試不爽。

言歸正傳,《孫子兵法》在第三篇謀攻中討論的是如何計劃攻擊,選擇什麼樣的攻擊方式, 那麼怎樣才能選擇出一種合適的方式呢?謀攻篇有的時候我喜歡從後往前讀,別有一番風味,這裡不提倡,只是提供另一個角度去看謀攻篇。

在謀攻篇的結尾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殆者,危也,不殆就是沒有危險,必殆和不殆對應,就是都有危險,這裡孫子沒有說百戰百勝,戰爭是一個機會的領域,不確定性極高且具有相對性,即使是知彼知己,也不能保證每戰必勝。

只有充分的瞭解了敵我雙方,才能更有針對性的計劃攻擊,那需要了解哪些方面呢:

《孫子兵法》思維方式之知彼知己

其中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是能不能打的問題,這是“計”篇廟算得出的結果,這裡不展開討論了;“眾寡之用”是孫子在謀攻篇裡再往上一點說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提出的用兵原則是以強擊弱,孫子並不提倡以弱勝強。“上下同欲者勝”指的是上下一心;“以虞待不虞者勝”,指有無準備,有準備的是下一篇形篇所說的“修道而保法”(這裡的“道”和“法”即為計篇所說五事中的道和法)。

最後一點 “將能而君不御著勝”是指國君對於有能力的將領不做過多的束縛,可以結合“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以及”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來看,這裡的幾個字略加解釋;

(1)“縻”的原義是牛轡,這裡可以引申為羈絆、束縛。“縻軍”就是君主從後方牽制前方軍隊的行動;

(2)“事”為事務,“政”是參與、管理,“權”是隨機應變,“任”是責任、職責。

所以君主不合理的干預和束縛就導致了“亂軍引勝”。

對這五方面做一個總結,包含了:總體的國力因素評估、軍心、兵力運用、雙方的準備、將領的能力以及與領導者的信任關係等。那麼對雙方的瞭解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可以去擬定一個己方最小損失的攻擊計劃了。

《孫子兵法》思維方式之知彼知己

先看孫子給出的結論:“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伐謀是以謀略取勝,伐交是以外交取勝,伐兵是野戰,攻城就是攻打城池,這既是一個按照損失和消耗排列的順序,也是一個戰爭不斷變得更激烈的過程,所以孫子才認為最好的方式是 “上兵伐謀”,以謀略取勝,當然,伐謀和伐交往往一同使用,目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在開始的階段就結束戰爭。戰爭是為了獲得利益,不打就能夠獲勝自然是最好的。從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孫子不僅主張慎戰,反對久戰,而更企圖不戰。

但這是比較理想化的情況,孫子大致是春秋末年的人,又是齊國人,或許對當年管仲輔佐齊桓公完成的“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的霸政還有一種仰慕和憧憬。

《孫子兵法》始計、作戰、謀攻三篇形成一個戰略通論 ,以計為起點,明辨厲害,計起到的作用就是求知,這裡的知不是知道,是充分的瞭解,弄清楚的意思,能知始能謀,不僅要知彼還要知己,所以知為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