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在我家孩子還未到入園年齡時,我就從閨蜜那裡提前感受到了入園焦慮的可怕之處。閨蜜日常性格頗為大條,完全是那種別人口中的“女漢子”,可是在面對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她竟然表現了超乎尋常的焦慮和不安。

孩子入園前一個月,她就已經擔憂得做不好事睡不好覺,常常深夜也會突然一條信息丟過來,說網上又有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性侵或者虐待了;又或者是會突發奇想要不要乾脆自己辭職在家教孩子好了,不去幼兒園行不行?

入園的日子還是如期到來了,閨蜜舉步維艱把孩子的手交到老師手裡,已是淚流滿面,孩子意識到現實後哭鬧著不肯進去,閨蜜也一樣哭得撕心裂肺,搞得老師不知道是該安慰孩子還是大人。

上班後眼睛就一刻不離手機,生怕老師發來關於孩子的信息自己不能第一時間看見。下午早早請假去幼兒園偷看孩子,躲在門後像個密探,直到看到孩子沒有哭鬧才安心。

回家後拉過孩子百般“拷問”,中午吃了幾個菜,和小朋友說了幾句話,老師單獨問了你幾次,有沒有用力掐你拉你……最後連孩子都說:媽媽你別問了,都耽誤我看動畫片了!

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閨蜜的焦慮狀態之後又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才稍有緩和。作為旁觀者,看到她這樣的狀態,讓我也不自覺提前做起了功課。

慢慢地我發現,其實說到入園焦慮,家長們遠比孩子的“症狀”要嚴重很多,甚至於很多孩子之所以焦慮,其實主要是受到家長的影響。

這就需要家長們引起格外重視和警醒,不要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來認識一下入園焦慮:

入園焦慮其實就是一種分離焦慮,指的是因為不願意與重要的人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情緒。

這種情緒在幼兒時期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少,但是也有少部分人直到成年也有明顯的分離焦慮。

英國學者約翰·鮑爾比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將嬰幼兒的分離焦慮劃分了3個階段:

1.反抗階段:哭鬧不止,甚至會踢打他人;

2.失望階段:意識到反抗無效後,哭鬧逐漸減少,但依舊不願意搭理他人;

3.超脫階段:逐漸接受現實,不再充滿敵意,逐漸願意說話和玩耍等。但是一旦看見親近的人又會表現得傷心。

這三個階段對於成年人也一樣符合。唯一不同的是,家長們有能力更快地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進而幫助孩子也儘快擺脫焦慮。

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所以面對焦慮,家長們必須以身作則,而且除了焦慮,家長們能做的有很多,下面就讓我們一一來介紹下:

對症應對,治好入園焦慮其實並不難:

只有瞭解孩子們焦慮的原因,對症下藥,家長們的焦慮問題才能一併治癒:

一.症狀:在幼兒園裡吃不下睡不著

很多孩子在家裡,由於父母的溺愛或者放養,作息會比較隨意,常常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中午也沒有養成睡午覺的習慣。飲食上,一般也是不餓就不吃正餐,甚至全都零食代替。

這也就導致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難以適應園中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別的小朋友休息的時候自己感到無所適從,或者無法接受早起早睡。

飲食上也無法接受幼兒園的“大鍋灶”,出現喝水少吃飯少的情況。

家長需要做:提前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家長們需要在孩子一歲半之後就開始培養孩子健康規律的作息習慣,和孩子約定好作息規則並一起嚴格遵守,週六日可以稍微放鬆。

飲食上要做好榜樣,和孩子說好正餐為主,零食要限量。

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二.症狀:無法應對各種各樣陌生的面孔

入園之前,孩子通常就只是和幾個親近的人接觸,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等有限的幾個親人。

在熟悉的人中間,孩子也會感到放鬆和安全。

但是入園後,孩子突然要面對幾個張陌生的面孔,並且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難免會沒有安全感,不知道如何和每個人交流。

家長需要做:增加孩子生活接觸的人


尤其是父母必須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多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保姆等各種人相處和交流,也要經常帶孩子到小區的活動場所和同齡或者各種年齡段的小朋友互動。


幫助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群時可以不那麼緊張和恐懼。

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三.症狀:手忙腳亂照顧不好自己

在家裡,很多父母常常會為孩子儘可能代勞所有的事情,生怕孩子摔到碰到累到,這就導致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失去了隨時的幫助者,不得已要自己學著吃飯、睡覺、穿衣脫衣、上廁所等,這對缺乏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挑戰。

家長需要做: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其實遠比你想象更聰明能幹,在父母們沒有察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能做好很多事情了。

家長可以循序漸進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從使用筷子開始,先找一餐練習,慢慢增加到兩餐直到三餐,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不要吝惜鼓勵。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想做,即使遇到難做的事也能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四.症狀:不相信父母會來接自己

父母在分離的時候都會說一句類似的話“媽媽很快就會來接你”,可是狠多孩子依舊哭鬧個不停,表現出明顯不相信的樣子。

為什麼會這樣,極大的可能是這些父母在日常就常常說話不算數,比如說好週末去遊樂場,卻因為應酬而取消;說好和孩子一起拼積木,卻又臨時有事回不來……這樣失信於孩子的情況多了的話,孩子就難以再輕信父母。

家長需要做:說到做到,從這一次起不再失言

有錯能改,善莫大焉。如果之前失信過孩子,這次就要特別認真地向孩子承諾,並說到做到,說幾點去接孩子就必須準時到。

入園焦慮來襲,別怕,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如果沒有失信的情況,也要在生活中謹言慎行,確定能做到才給承諾,千萬不要隨口答應做不到的事。孩子眼裡沒有玩笑,他們會把父母的話全部當真。

入園焦慮不可怕,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改變和成長!不知道您還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