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時 移風崇簡憶英魂

又到一年清明時 移風崇簡憶英魂

林耀武夫婦祭奠祖父林祥謙。 王立強 攝

又到一年清明时 移风崇简忆英魂

南通鎮開展森林防滅火演練。 李煜晗 攝

又到一年清明时 移风崇简忆英魂

市民通過網絡平臺,向烈士林祥謙發表感念寄語 。 吳國棋 攝

又到一年清明时 移风崇简忆英魂

皇天陵園組織工作人員為已安葬的墓位免費進行墓位清潔以及敬獻祈福卡、黃絲帶。餘根潮 攝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在暖暖的春風裡,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歷來是人們郊遊、踏青的好季節,也是祭祀祖先和懷念已故親人的日子。本報本期特開設清明活動專版,展現清明前後,我縣各級各部門通過網上祭掃、拜謁烈士陵園、組織演練等形式,積極開展清明節相關活動,緬懷先烈、移風易俗,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讓清明節更清新更文明。

祭奠英烈

開展文明雲祭掃

通過網絡祭掃向林祥謙烈士敬獻鮮花、瞻仰烈士陵園、發表感念寄語……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烈士祭掃工作,即日起至4月10日,我縣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據悉,此次網絡祭掃平臺以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和中華英烈網為主。網站平臺開設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題,設置網上祭英烈、英烈紀念館、陵園祭掃、專題報道等欄目,提供為英烈獻花、瞻仰烈士陵園、網絡互動等功能。“如今,雖受疫情影響不能組織大規模的祭奠儀式,但通過網絡祭掃平臺,同樣可以表達對革命烈士的追思與悼念。”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黃音說。

黃音表示,網上祭掃期間,祭掃人員可直接登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進入“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專題後,點擊“網上祭英烈”進行獻花;點擊“英烈紀念館”查找林祥謙烈士姓名進行祭掃。此外,也可點擊“陵園祭掃”查找烈士安葬地陵園進行祭掃,或通過中華英烈網首頁“烈士英名錄”欄目按照烈士姓名查詢進行祭掃,還可參與網絡答題、發表感念寄語等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期間,各相關鄉鎮(街道)將通過LED、宣傳欄、宣傳標語、宣傳車等形式進行宣傳,引導市民文明祭掃。並推出代為祭掃服務,為轄區內烈士紀念設施敬獻鮮花、擦拭墓碑等綠色文明方式祭掃烈士墓。

悼念先人

啟動線上大接力

點亮祈福荷花燈,悼念逝去的先人。3月23日,縣委文明辦推出H5《抗疫情·雲祭掃》https://x.eqxiu.com/s/ZCblLPe4,通過“留言”“點燈”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啟線上大接力。

據瞭解,本次H5設計製作,聚焦清明文明祭掃主題,由清明時節話習俗、清明時節祭英烈、抗“疫”戰場贊英雄、清明寄語祭先人等篇章構成,H5中加入《“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文明祭掃,推動殯葬改革,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呼籲全體市民攜起手來做文明祭掃的踐行者和傳播者。H5中還加入宋英傑、李文亮等多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犧牲的“逆行者”感人事蹟,實現主流價值傳播和網絡化傳播的深度融合。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款H5還適應了新媒體社交傳播需要,採用地理位置和用戶信息抓取技術,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即時看到自己的參與信息,同時可朋友圈,並通過實時更新全國參與活動人數,讓網友更有互動感、親近感、存在感。截至目前,《抗疫情·雲祭掃》H5受到網友廣泛閱讀與轉載,參與量超過10萬+,留言多達3萬餘條,這些數據現在還在不斷地攀升。

此外,記者在皇天陵園看到,相比往年同期,今年皇天陵園外顯得冷清許多,並沒有出現往年大量市民前往的現象。“我們已經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提前告知家屬今年暫停現場掃墓,不過也有少量市民直接來到陵園想要祭祀,工作人員都會進行勸返。”皇天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清明期間,陵園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市民群眾可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清明紀念”,選擇網絡祭掃、代客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寄託哀思。此外,皇天陵園還組織工作人員為已安葬的墓位免費進行墓位清潔以及敬獻祈福卡、黃絲帶,預計達到2萬臺墓位。

據悉,清明期間,縣民政局還聯合皇天陵園在縣革命烈士紀念園開展“緬懷先烈”祭掃活動,為安放在園區內的革命先烈和烈士舉行追思儀式,現場敬獻鮮花、追思緬懷。

未雨綢繆

組織防滅火演練

“澤洋村一山頭著火了,請滅火隊員迅速集合,前往撲火。”4月1日下午3點,南通鎮宏源石料場一片荒草地燃起了大火,濃煙滾滾,數十名的滅火隊員拿著鐵掃把、滅火吹風機、滅火器與“火災”展開激烈的鬥爭。這是南通鎮森林防滅火演練現場的一幕。

目前,正值森林火險高發期,森林防火形勢嚴峻,為進一步提升應對處置突發性森林火災的能力,提高森林防火隊伍的實戰水平。當天下午,南通鎮組織開展森林防滅火演練。各村(居)支部書記、村主任、包村工作隊長、護林員和撲滅火隊員等共100多人參加活動。

“演練開始!”隨著一聲令下,一場突發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演練開啟!演練活動模擬南通鎮澤洋村突發森林火災,形勢十分危急。接到撲救命令後,撲火隊伍攜帶滅火器具迅速出動奔赴現場,展開撲救。而後由於風勢多變,火勢加重,火情嚴峻,指揮部調動消防車以水滅火,經過全體隊員的努力奮戰,現場火情全部撲滅。“清明節前後,往往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滅火隊員和護林員的應急反應和實戰能力,為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南通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瞭解到,此次演練活動,只是南通鎮進入清明防火高危期、強化森林防火工作的一個縮影。此外,南通鎮還充分利用廣播、宣傳車等方式,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法規、提高群眾防火意識,並組織包村幹部和護林員進山巡邏、排查,對重點路段進行監護,全面預防和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確保森林資源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敬一炷香

緬懷祖父祭先賢

點一對蠟燭敬一炷香……4月1日,受疫情影響,今年祥謙陵園暫停向普通群眾開放,林祥謙烈士的孫子林耀武也遵照規定一切從簡,帶著夫人來到祥謙陵園,以後輩特殊的方式祭奠祖父。

林耀武先生向記者回憶說,有關祖父林祥謙的故事,他和弟弟、妹妹從小就在奶奶懷裡聽過多次。“爺爺用他短暫的一生,不斷追求進步,追求真理。在血與火的革命鬥爭中,他以鮮血與生命實踐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誓言。他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位烈士,更是閩侯縣人民的光榮與驕傲。我為有這樣一個爺爺感到自豪與驕傲!”林耀武動情地說。

記者獲悉,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重視發揚“二七”鬥爭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關心“二七”老工人與英烈後裔的生活。每年的“二七”和“清明節”,省、市、縣等各級負責人也經常帶領群眾瞻仰林祥謙陵園,緬懷先輩業績。從2005年開始,縣委、縣政府對祥謙陵園進行改造,改造項目包括:徵地、紀念堂加固、布展、英雄廣場、環境改造等,共投資約1300萬元。

據祥謙陵園負責人介紹,下一階段,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申請撥款從紀念堂修繕、陵園環境以及陵園安防系統等三個方面對陵園內進行修繕提升。“紀念堂的修繕提升,是在保留現有展陳內容的情況下,對損壞的展陳內容進行修復提升,包括更換人物蠟像、更新‘聲、光、電’設備、提升視頻宣教室等。陵園環境的改造提升,是按照陵園瞻仰、休閒等不同的功能區域,對陵園綠化進行修復提升。”負責人告訴記者。

(閩侯鄉音 記者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