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生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


淺談學生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應十分注重閱讀教學。下面就閱讀教學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激活學生的閱讀氛圍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激活創造性氛圍,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迸發出創造性的火花。

1.根據閱讀要求,激發創造性思維

學生自主閱讀首先必須明確閱讀要求才會認真參與,同時必須做到四個“到”字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品詞析句,進行逐詞逐句逐段的理解。再讀課文時句點,圈畫重點詞句。課堂上教師要敏捷地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把握學生質疑的價值,很快地作出判斷,選擇最佳的討論契機。如上《一件運動衫》一文,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要求學生藉助閱讀提示:《一件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麼回事呢?讓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先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很快得出:“得――失――得”的原因,那是康威老先生叫“我”去修鞋時,發現店裡的運動衫,於是叫媽媽買下,後來發現康威老先生的鞋實在沒辦法修時,就用自己心愛的運動衫換新鞋給他穿,當康威老先生知道後,他用自家的狗換回運動衫。在指導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這樣整堂課的氛圍者非常活躍。

2、設疑,激活興趣

有些課題提示了文章的中心,需從題目入手或者審題時要以單刀直入。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引入課題後,讓學生讀題,讀後你想說什麼?這時,有許多學生紛紛設疑,如“五壯士”指的是誰?為什麼稱五壯士,哪些地方表現壯士的壯呢?這樣引導學生把握隹英雄們堅貞不屈的壯烈之舉,學習的氣氛就非常活躍了。

3、民主施教。

課堂上,教師民主的教學作風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教師要允許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見解、主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一課時,課後有這樣一題,“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魚放回湖裡去?父親做得對不對?”有的同學說對,有的同學說不對,這樣難得到而又漂亮的鱸魚應該提回家才對;有的同學說,如果是我的父親,也許會表揚我釣到這樣的魚,說我真能幹。教師充分表揚他們的富有創造性的想象,然後總結得出結論。這樣民主的教學作風,既保護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又給學生在今後中的學習中給足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1、在閱讀教學中應抓住以下幾種能力的培養

(1)審題能力:通過審題使學生抓住韙的關鍵詞語,抓住題眼。(2)認讀能力:讓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和初步認讀理解生字新詞,為學生讀好課文打好基礎。(3)思維能力:通過對每個自然段的學習,使學生知道課文“寫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閱讀能力的培養應有利於鞏固聽說訓練的成果,提高學生掌握語言的準確性,為聽說和寫作提供豐富的材料,有助於提高聽說和寫作的能力。

2、其次,應重視朗讀和默讀兩種形式。

閱讀技能包含理解和速度兩個方面。理解是閱讀的基礎,更是目的。閱讀理解必須經過有計劃地培養才能提高。首先是字詞的理解,其次詞句的理解。第三,要提高閱讀帶入文章的能力。詞句的理解是閱讀的基礎,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才是閱讀的目的。必須做到:一是教師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閱讀時找出答案。二是複述全文主要內容。學生開始練習複述可以較多地利用原文詞句,逐步轉為更多地運用自己的語言。第四,要努力提高閱讀速度。新課標指出高年級的閱讀是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如教學《金色的魚鉤》一課時,先讓默讀,通過學生自己質疑、討論、評議,通過審題知道縫衣針燒紅了,彎成了個釣魚鉤,怎麼會是金色呢?再讀課文,想象《金色的魚鉤》的含義是什麼?原文“金色”是地、指老班長那種捨己為人的高深品質。最後,在明白課文的主旨後再大聲朗讀課文,昇華情感。

三、在閱讀中體驗情感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詞句的疑問、理解、聯想、以及對最受感動的地方的心得體會,可批註在天地頭、中縫、行間。這是獨立思考產生的信息,它既是閱讀思考後的結果――對閱讀材料信息的處理,也是與同學、小組或全班交流的材料,同時還是其他同學老師要吸收的信息。如教學《挑山工》一課時,當上完這課後,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現時,你想對挑山工說些什麼?這樣來體驗挑山工的勞苦、和勇於登攀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又如教學《草原》一文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他們體驗到草原不僅自然美,而且那裡的人情更純樸真摯,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讚美草原。這樣讓他們真正體驗到閱讀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四、拓寬學生的創新領域

學生有了創新的慾望,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以後,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加強賞析性閱讀訓練,以增強學生創新的興趣,拓寬學生創新的領域,培養學生更為廣泛的創新能力。

1、精讀深思,體味創新的喜悅。在課內閱讀中,要設計形式新穎、生動活潑的賞析性訓練,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並在創新性實踐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主要可採取以下幾種形式啟發學生(1)賞析性理解:如“你認為課文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為什麼?”(2)賞析性朗讀:如“你能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嗎?”(3)賞析性繪畫:如“你願意為課文配一幅優美的圖畫嗎?”(4)賞析性表演:如“你能根據課文內容自編一個小劇來表演嗎?”(5)賞析性作文:如“請你當一名小作家,為課文續編一個故事,好嗎?”在賞析性閱讀的訓練中,學生有濃厚的創新興趣,思維主動,並在創新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創新的慾望也就更加強烈了

2、多讀博思,養成創新的習慣。教材只是例子,課堂閱讀訓練只是途徑,要真正培養學生自能讀書,主動創新才是最終目的。因此,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從大量的課外讀物中汲取更豐富的營養,養成自學創新的習慣。教師可通過“札記展”“心得談”“書友會”“新書屋”等活動,引導學生展示讀書成果,暢談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經驗,介紹優秀的課外讀物,使學生在積累中不斷創新,形成自能閱讀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關

注學生的主動發展,使學生敢於創新,關於創新,樂於創新,這樣才能全面培養學

生的創新品質,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的建設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