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乒乓球技術細分可以有很多種處理,長球、短球、轉球、不轉球等等,這是大類的區分,在這些大類裡還可以分為很多小類,今天要跟大家聊得是可以讓球迷朋友上個水平臺階的技術,就是對付臺內短球的技術,很多業餘球迷可能瞭解的比較多的,也是做得最多的就是搓球了,覺得搓球是控制檯內球最好的方法,既不容易失誤,也不容易讓對方進攻,甚至在業餘球場有很多的“鐵搓黨”,從頭至尾都是在搓,感覺搓死對方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是虛的。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確實,搓球是一項很不錯的控制短球的技術,而且也是球迷學乒乓球必須要過的一關,但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比搓球更高級的一些技術,學好了,你的技術也就上了一個臺階。一是擺短,二是挑打。

這兩項技術可以說是一攻一防,充分展現了臺內短球的控制精華,而且在專業隊員裡是最常見的手段,而我們很少看到專業隊員有搓球的技術,可見這兩項技術比起搓球更加的實用。吳敬平教練曾經在解說比賽時說過,韓國球員在訓練時很少看到他們去練習一些擺短的技術,而中國球員則不然,對臺內短球的擺短訓練是重之又重,這就是中國球員跟外國球員的精闢差距,細節決定成敗。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擺短

  • 擺短和搓球的區別。擺短技術,看似很類似於搓球,很多業餘球友傻傻分不清搓球和擺短區別在哪,看上去都像是搓球,就是不讓球起跳過高,便於對手進攻。其實不然,搓球注重的是將球強有力的摩擦成下旋球,跟削球很相似,只不過不是臺內削球,弧線短,靠的是手腕抖動,但是搓球的弧線一般都是中長型的,偶爾一板搓,或者在對方進攻性不強時使用,完全可以嘗試。但是如果對方站穩了位置,或者正手前衝弧圈球功夫過硬,那麼搓球將是送分球。然而擺短則不然,擺短顧名思義必定是把球控制成短球,也就是近網球,而且是低沉的球,對方根本無法起板進攻。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 擺短的具體操作。擺短球必須要逆著對方球的旋轉軌跡回擺,類似於搓球的動作,不同的是搓球是為了把弧線拉長,而擺短有點卸力的意思,目的是要剛好抵消球的旋轉,並控制球的高度,有點託著球的感覺,不讓球反彈上去,這樣球落下來後就不會跳的過高,最好是將球的高度控制在網的高度之下,掌握重點就是光抵消自身旋轉,而不給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這樣就能達到目的。具體的手感就是要靠手腕帶動手指去感受觸球的感覺,瞬間的手指抖動帶動拍面瞬間的摩擦球,動作小,力量集中。
  • 擺短的意圖。我們提倡擺短而不是搓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延緩對方的進攻,伺機尋找機會反攻,搶得先機。擺短過程不光控制球的力道,更要控制球的落點,儘量擺球到對方不易發力的位置,讓對方不能站穩了去接球,頂多勉強移動中回擺球,而且儘量讓對方因不能穩定接球導致不能從容接球,從而露出破綻,那樣就會為你的進攻創造了條件。這是擺短的最終意圖。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挑打

  • 挑打的特點。挑打是臺內進攻的最佳手段,當然也是有難度的,它不像出臺長球,可以沉拍,便於引拍發力。臺內挑打更加強調瞬間發力,而且選擇的時間點要準確,一旦錯過最佳擊球點,就很難控制,或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挑打的球一般都是低平球,甚至有點下扎的弧線,而且球速是急促的,旋轉一般,但是一速很快,對手會防守起來有點猝不及防而亂了陣腳。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 挑打的操作。

(1)挑球的引拍。由於挑球是在臺內,不可以沉拍,那麼就不能等球下降了再去擊打,那樣即使打過去,那也是捧過去的,不是打過去的,沒有威脅。所以一定要在球到達最高點前擊球,而且引拍位置要在球落點外三十公分,這時候就給拍子加速度,在觸球一瞬間時,速度達到最大,這是最佳的擊球線路和距離。

(2)挑短球的步法與用力:①啟動與移動——左腳踮步啟動,右腿跨步移動,注意大腿適當抬高,有利於急停再啟動還原;②擊球時機——右腳落地,瞬間將力量傳至手腕部,其他部位不需要大的變位;③擊球用力——藉助身體重心力量擊球——重心前移至右膝關節處——在膝關節彎曲前移使重心具有前“衝力”的瞬間擊球,上身前傾盡量靠近來球。④拍形角度與擊球部位——因來球旋轉和自己球拍性能矯正控制;⑤手腕手指動作——直拍擊球時,使球拍保持在手腕右下方運動,中指用力控制弧線;橫拍擊球時,使球拍保持在手腕右上方運動,食指用力控制弧線,並將力量從手指彈射出去,達到力量集中。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3)挑球需要注意的點:1挑球時的重心力量需要從膝關節和髖關節處“直接”傳到擊球的手腕上。避免從髖關節向上傳到背部——這樣會使膝關節不能“衝前”用力,影響協調性,發力不集中,導致挑球沒質量,那麼將會成為對方反攻的契機,適得其反;2、其次,擊球力量“傳遞”始終是擊球協調用力的關鍵,許多時候擊球動作反映出的“錯誤”,其根源並不在可以見到的錯誤“本身”,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蹬地轉腰的力量“上竄”到肩背部。所以強調蹬地的力量通過膝和髖關節直接轉移傳到擊球的球拍上——上體保持足夠放鬆。否則力量“上竄”必然造成上身緊張,破壞擊球的協調性和合理性,這是業餘球迷極易犯得錯誤,而且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3、上短球時適當抬高大腿,第一要“適當”,第二指“大腿”。目的是將身體的前移慣性從上身通過髖關節壓倒膝關節上,使膝關節足夠彎曲,產生“前衝力”傳遞到擊球瞬間的球拍上。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判斷來球確實是“短球”——可以從對方發球的第一落臺點位置(接近球檯中部)來提前判斷。

4、接短球右腳上步應該是前腳掌先著地,如果是腳外側先著地會“崴了腳”!5、點直線雖然力量較小,但是可用“滑板”撇一板的方法擊出帶側旋的長球,與快點斜線相配合。不拘泥與單一的進攻,這樣對方不容適應,沒有適應的準備,就不能從容進攻,這是控制對方的最佳手段。

學會擺短和挑打這兩招,你就向“高手”邁進了一大步

擺短和挑打是臺內球最佳的處理手段,也是專業隊員最常用的方式,但是業餘球員想要操控這樣的技術,必須要有師傅指導,所謂旁觀者清麼,旁人的指點能讓你醍醐灌頂,當然如果你的覺悟高,那麼也可以結合小編的這篇文章介紹,自己琢磨,說不定也是可以收到效果的。總之,要加強練習的同時,自己多悟,多體會那種感覺,過了那個瓶頸,你自然就會心領神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