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秦武王“举鼎而亡”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名荡,秦惠文王之子,又称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武王即位。

趣谈秦武王“举鼎而亡”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乌获、任鄙二将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英勇而倍受宠爱,秦武王即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

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凭借力大的缘故而闻名于乡里。他听说秦武王正在招募天下间的勇士,认为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就前往秦国投奔秦武王。秦武王经过测试,知道他也是个名不虚传的人物,于是也拜为大官,与乌获、任鄙一起受宠。


公元前307年,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只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内。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贡金铸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武王逐个审视,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两个人,能举起吗?”任鄙知道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孟贲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鼎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在地上。武王看了发笑:“你能把鼎举高地面,寡人还不如你吗?”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

趣谈秦武王“举鼎而亡”

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玉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全身力气,喝声:“起!”。

趣谈秦武王“举鼎而亡”

鼎被举起半尺,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赶来,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仍然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右丞相樗里疾护棺回咸阳,立武王异母弟嬴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诛灭其族;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甘茂怂恿武王入周观鼎之罪。甘茂听到风声,害怕治罪而逃到魏国,至死不敢还秦。

秦武王举鼎而亡,看似意外,实则必然。其原因有三:

其一,性格决定命运,秦武王个人擅武,性格又比较任性一点儿,重武而轻文,武士多鲁莽之徒,喜好比试,逞一时之气。对于举鼎,压根就头脑一热,没有远虑。而文臣,本就不受待见,又岂会多管闲事误了戚戚性命。武王性格更是偏于鲁莽,因此,很多有识之士是不敢说,也不想说。

其二,举鼎乃秦武王平生最大心愿,到嘴的肥肉,早已垂涎三尺,又向来对自己气力过于自信 ,根本听不进老臣们的建议,又或者随他去的,皆是一些爱好比武的力士和一些在秦武王面前插不上话的大臣们,武士们则在兴头上,热衷于对自己大王的威武,臣子们的建议无效,在如此场面下怕建议不成反而丢了小命就得不偿失了。

其三,这位武王刚上台就赶跑了张仪,权臣们得时刻提心吊胆自己的后路。而这位君主的性格又喜怒无常,不好控制,最要命的是这位君王鲁莽没有能力也就罢了,可是在平了蜀乱,拔宜阳,置三川后,谁知道下一步是不是来整治位高权重的自己。长久之计,还是要找一位能够识才听得进话的稳重君主来当家更为稳妥。

于是,欲将其毁灭,必先使其膨胀。而这个浑小子君主本就里够膨胀了,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向“自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