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掙錢不易,留住更難。留住並能讓錢生錢,更是難上加難。如何讓家庭財富保值增值是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

劉景輝|文

所謂投資理財,簡單來講就是對閒散資金的合理利用,以期獲取被動性收入。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具體實施起來又是另一番景象。

盲目、衝動的投資不但不會獲取收益反而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甚至連累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所以,在做出投資理財決定時,切記不可頭腦發熱。要經得起誘惑,看得起行情,抓得住機會。要想讓手裡的資金獲取應有的收益,就必須在前期做足功課並制定合理的投資理財計劃和方案。

如何合理運用手中的資金?

1、全面盤點家庭的財務狀況,認真審視自身能力和需求,制定適合自己家庭的投資計劃和理財方案。切忌盲目跟風,衝動投資。

2、資本市場瞬息萬變,要學會見風使舵、靈活機動。制定的方案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切忌不撞南牆不回頭。

3、學習投資理財相關知識並對投資項目進行研究。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升投資能力,才能應對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業態。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制定投資計劃必須要遵守以下兩點:

1、對投資的產品和項目要做到深入瞭解。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不瞭解就投資叫盲目,不深入瞭解叫活該。比如,有的人連股票的交易規則都沒弄清楚就殺了進去,最後的結局一定是遍體鱗傷、鎩羽而歸。做投資,一定要選自己真正懂的、熟悉的產品和門類。

我的一個客戶是開服裝廠的,一年有兩百多萬的收入。13年時,一個同是服裝行業的朋友過來找他,說現在開服裝廠太累,掙錢也有限,還不如一起幹個好點的火鍋店。他聽後覺得也對,俗話說,“行業做遍,不如干飯店”。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各投資一百五十萬開了家規模近千平米的火鍋旗艦店,計劃著如果生意不錯就著手連鎖加盟事宜。

然而新開闢的餐飲事業並沒有向想象中推進,除了剛開業還算紅火外,三個月後的上座率還不到兩成。因為面積太大,需要的人手也多,每個月的房租和員工工資就已經超過30萬,這還不算採購和水電氣等支出。苦苦支撐了一年半後,火鍋店轉讓。此項投資他損失了近300萬。

不懂行、起點太高、不及時止損是他這次投資敗北的主要原因。現在每每說到此事,他都會很懊惱的說,自己不懂的東西就不要投,要投就要先弄明白!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2、用於投資和消費的資金要做好平衡,不得隨意挪用。

我一個朋友,她喜歡購物,“享受當下”是她的座右銘。前幾年我所在的城市房子首付還是兩成,我們相約一起看房,到了買房的時候她卻告訴我說,房子買不了了,準備的首付款剛好可以買下之前心儀的車子。去年的時候我盯了很久的一個理財項目終於有了起色,趕緊通知她,她跟我說,我也想投,不過我前幾天出國把錢給花完了......

她無數次錯過投資的大好機會,都是因為原來準備用作投資的資金被臨時挪用了。現實中這種情況比比皆是,無節制消費是投資計劃的絆腳石。每當想起之前的錯誤決定,她都後悔不已,如果當時她把買車的錢用來買房,收益至少翻了兩番。

投資是錢生錢,在家庭理財規劃中負責財富的增值部分,也是實現財務自由的不二法門。

但家庭理財方案還包括財富積累、應急現金、風險轉移、稅債規劃和財富傳承等等多個方面。餘下篇幅我會從儲蓄、保險、負債三個方面來幫助大家玩轉家庭理財。

你真的會存錢嗎?儲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近年來,儘管我國年輕人消費意識空前高漲,負債大幅上升,但整體來看,中國的家庭儲蓄率仍高居世界第一。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如果我現在問你,你會存錢嗎?你知道怎麼存錢利息最多?怎麼存錢不影響應急流動性?

存錢,看似非常普通的一個事兒,但這裡面其實有很多門道,積累更多財富的第一步就從學會打理存款開始。

面對目前不斷攀升的CPI和銀行的超低利率,如果只顧辛苦攢錢而不好好規劃,你不但不會獲利,相反還有財富縮水的風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和改進:

1、根據家庭真實財務狀況來確定儲蓄計劃。

對於剛結婚的新組建家庭而言,兩人都是年輕人,收入較低但花銷很大。這個階段以養成儲蓄習慣為主,財富積累為輔。建議選擇銀行零存整取,定存額以家庭月收入的20%為宜。如果確實有難度,可以降低標準,哪怕只有5%也要堅持定存,目的只有一個——養成儲蓄習慣。

對處於成長期的家庭而言,收入較高且穩定,但培養孩子成了新的支出點。這個階段需要重新制定儲蓄計劃,在堅持每月20%定存和合理安排家庭支出的基礎上,適當選擇債券、基金定投等穩健型投資。

2、階梯儲蓄法和分散儲蓄法

小王手裡有9萬塊錢暫時不用,想存定期,但又怕將來應急時無錢可用,這時就可以採用階梯儲蓄法:一年定期2萬;兩年定期2萬;三年定期2萬;五年定期3萬。一年定期的2萬到期後,將它改存五年定期,如此反覆,既可以保持一定流動性,又可以實現相對活期較高的儲蓄利息。

小王還可以用分散儲蓄法:把這9萬塊錢分成一份1萬的一年期定存,四份2萬的一年期定存。這樣在需要應急錢時,就可以按需支取,從而避免動用大額存單而導致的利息損失。

3、自動轉存和7天通知存款。

很多人都習慣將用不完工資一直放在工資卡里,殊不知這也是一種浪費,我們可以選擇將一定額度的工資自動轉為定期存款,這樣就可以避免利息損失,增加收益。

通知存款適合的是手裡有一筆大額現金,但短期內一定要用的人。比如你打算買房準備了25萬的首付款,但可能從你看房到成交的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兩三個月,這時就可以選擇7天通知存款以獲取高額利息。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未雨綢繆:家庭理財中不可或缺的商業保險。

古人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說的就是前路無法預測,人的一生總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而在家庭理財中,保險作為風險轉移的工具,其地位無可替代。為家庭成員規劃合理的保險計劃可以用最小的投資成本為你最大限度的消除意外事件帶來的影響和損失。

提到保險,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社保。社保是法定保險,是一種國家層面的基本保障制度,同時兼具福利性質。它的保障對象僅限於“人”。而商業保險的保障對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商業保險是商品,有盈利需求。簡單對比如下:

1、社保強調普遍性和公平性,商業保險只為一部分人服務,忽視公平。

2、社保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商業保險則是利益導向。

3、社保是政府行為,有強制性,商業保險可以自由選擇,購買自願。

通過上面的簡單對比,我們知道,平常我們所說的如何選購保險一般特指商業保險,而因為人壽及相關保險品類繁多,讓人不免眼花繚亂,加上保險業務員個個口吐蓮花,很多人都不清楚到底哪種保險好,哪種保險更適合自己。但有一個大致的思路是:

1、保險是有經濟利益的,投保越多,保障越多,經濟利益越大。

2、保險是有成本的,保額越高,成本越高。所以,保額並不是越高越好,保額的高低取決於你的保險意識以及收益與成本之間的權衡。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條選購原則:

1、按需購買。

並不是所有的保險都適合自己,應該按照風險類別和發生可能性的高低來選擇險種。比如,一個家庭的主要收入提供者就是最需要購買保險的。

2、優先有序。

這裡主要強調的是,優先投保重大高額風險,保留可承受的低額風險。確定購買順序要優先考慮兩點:一是風險發生頻率,二是風險大小。風險大頻率高的優先投保,自己能承受得了的,可以不買或延後購買。

3、保險越早買越好。

年齡越小,所需支付的保險費用越低。年輕時購買保險,不僅能更早的得到保障,而且費率較低,隨著年齡不斷增長,不但費用增加,而且還極有可能被保險公司拒保。

4、先保障後理財。

保險姓保,建議優先解決保障缺口後再考慮理財類保險。從基本的投保目的上、保險原理和保費結構上來看,保障型和理財型保險最好分開、單獨購買。

合理負債:家庭理財的進階之路

有這樣一個小實驗:每個人都可以做,就是把你手機通訊錄裡的人按富裕程度分成五組,然後統計每組的負債情況,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負債率和富裕程度是成正比的。

還有一個好玩的觀察:如何區分一個人是窮人還是富人?如果你從他的消費習慣、外表著裝、戴什麼表、開什麼車等方面去判斷,一般不太準確。但你只要看他去銀行幹什麼就知道了,窮人到銀行主要是存錢,而富人到銀行主要是貸款。

說到銀行,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銀行是最安全也是最賺錢的企業,但你不知道的是,它同時也是負債率最高的企業。

我想說的是,“債務”一詞其實是個中性詞彙,本身無好壞之分。之所以出現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關鍵要看“人”是否科學合理的運用。負債就像一把雙刃劍,用的不好會讓你受傷甚至破產。運用得當,就是你通往財務自由之路的神奇助攻和必備法寶。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就拿信用卡為例,作為一個現代人,信用卡消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適當的超前消費有助於改善生活品質、提高家庭現金流動性。但一旦使用不當淪為“卡奴”,將會導致自己和家庭的財務狀況越來越糟。非理性的超過自己收入水平的過度消費的最後結局一定是以卡養卡,以貸養卡,直至破產。

還有一個極端是:不敢負債,不願負債,甚至不願使用信用卡。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裡說到,在國外,理財規劃師經常需要提醒客戶的是,請注意控制債務比例。但在國內,我們經常給出的建議是,請適當增加一些負債,比如儘量刷卡消費,儘量貸款買房......

所以,對待負債的態度應該是積極面對,科學運用,而是不是拒絕和迴避。

寫在最後

玩轉家庭理財,需要從財富積累、投資、風險管理、債務管理等多個方面去籌劃。投資獲利只是理財的一個方面。追求財富增值的前提是財富的保值和安全。

理財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你對理財的理解和擁有的理財技能決定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品質。

所以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都必須優先確保家庭成員的正常支出,確保家庭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因為,我們理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顧此而失彼不是我們想要的。

最後提醒大家,靠人不如靠己,多學習投資理財相關專業知識,提高風險意識和防騙識假能力,拒絕高息誘惑,遠離非法集資。

深度長文|財富保衛戰:如何玩轉家庭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