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貧困留守兒童 真情呵護“雛燕”展翅《三明市開展貧困留守兒童“雛燕” 關愛行動工作方案》發佈


本報訊 為進一步完善貧困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機制,近日,市政府發佈《三明市開展貧困留守兒童“雛燕”關愛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關愛保護貧困留守兒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加強管理和服務,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推進教育精準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

為此《方案》明確提出實施8項工作計劃,確保貧困留守兒童一個都不掉隊,用真心用真情做好貧困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讓每個貧困留守兒童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實施“真愛家園”計劃,加快救助機構建設,推進已有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升級,拓展機構服務功能,2020年市級培育打造1個集養、治、教、康於一體的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各縣(市、區)至少成立1個開展兒童福利工作的實體機構。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持續深化農村中小學生“幸福成長工程”,大力推廣建寧縣客坊中心小學“真愛6+1”做法,建立留守兒童與家長交流互動平臺,實現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真情關愛室”“親情熱線”全覆蓋。督促指導外出務工家長每週與留守兒童電話、視頻聯繫至少1次,並儘量在寒暑假返鄉或接子女前往工作地同住一段時間,增進家庭親情。

實施“紅燭暖心”計劃,突出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深入開展優秀教師“1+N”幫扶和優秀學生“1+1”結對活動。優先、免費為貧困留守兒童提供校內課後託管服務。對因殘疾等特殊原因不能到校上課的貧困留守兒童,由學校安排教師送教上門。依託市、縣兩級“心理健康輔導站”,組建心理援助隊伍,開通心理服務專線和心理網絡平臺專區,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強化留守兒童相對集中學校教職工專題培訓,提高教職工關愛照料貧困留守兒童能力。

實施“愛心家長”計劃,健全貧困留守兒童信息採集系統,精準摸排貧困留守兒童信息,分類登記,一人一檔、一人不漏,實施動態管理。招募“愛心爸爸”“愛心媽媽”與貧困留守兒童結對,建立“愛心家長”數據庫,每個月至少開展1次談心交流、每季度至少1次入戶看望,給予貧困留守兒童更多親情關愛。大力宣傳“愛心家長”先進典型,號召更多熱心群眾加入“愛心家長”行列。

實施“青春護雛”計劃,推動“希望工程”“駕駛人愛心助學”“日行一善”等公益資金、暑期夏令營名額分配向貧困留守兒童傾斜。依託團屬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結合“四點半課堂”,開展貧困留守兒童課後學習輔導。組織心理諮詢師、青年企業家、青年志願者,與貧困留守兒童建立“一對一”關愛幫扶。

實施“金盾護航”計劃,深入推進“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及時發現和掌握各類涉及貧困留守兒童不安定因素,有針對性加強安全教育、法治輔導,運用多種形式落實矛盾化解。建立健全貧困留守兒童受侵害強制報告、應急處置、監護干預機制,依法追究失職父母和侵害人的法律責任,嚴厲懲處各類侵害貧困留守兒童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發現、解決無戶籍貧困留守兒童落戶問題。

實施“法潤童心”計劃,搭建青少年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健全法律援助網絡,開展法律援助服務,提供便捷法律諮詢。對留守兒童法律援助事項開通綠色通道,予以優先受理、快速辦理。組建留守兒童權益保護志願律師團隊,設立專業委員會,加強業務指導、服務質量監管,提高服務成效。

實施“成長助力”計劃,推進工會服務職工子女向貧困留守兒童傾斜。在市12351職工維權熱線新增心理服務項目,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健康輔導。關注貧困留守兒童陪護需求,優先作為職工子女暑託班服務對象。開展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為留守兒童父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繼續為校內課後託管服務提供經費補助支持。

實施“五老關愛”計劃,組織動員廣大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離退休老同志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服務和互助活動,充分發揮“互聯網+關工委”和網格化信息服務管理優勢,提供線上線下精準關愛服務。定期組織“五老”報告團成員深入校園開展安全、法治教育講座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動員符合條件的“五老”志願者擔任貧困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

(本報記者 劉巖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