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2020年的春節,真叫一個揪心,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武漢,並且很快向四方蔓延,許多東西被這個叫“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病毒給打亂了,大家的關鍵詞不由得從“過節”變成了

“疫情”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截至目前,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確診人數為14483,疑似病例19544,死亡人數304,治癒人數381。包括西藏在內,全國的各個省份和地區都無倖免的。湖北災情嚴重,武漢確診人數超過四千,黃岡確診人數超過一千,孝感、襄陽等地也不容樂觀。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圖源來自丁香醫生

每天都會忍不住關注新聞,被各種層出不窮的憤怒和擔憂刷屏,一顆心就像拋物線一樣,七上八下,時而高昂,時而又極其低落。看著熱搜上一條條令人匪夷所思的魔幻事件,心情別提有多糟糕。

在這出離了憤怒的日子裡,格外需要多看看那些暖心的人和事。他們是希望之所在,也是力量之來源。

甚至於,他們還能拯救我們不被那些迷幻大賞給氣出心梗。

1.林生斌

被世界惡意傷害,他卻選擇以善對待

這兩天,在#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刷爆熱搜的時候,一條關於#林生斌#的消息,有點靜默地躺在一堆話題當中,讓人驚訝又感動。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林生斌,當年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者家屬,於1月28日向杭州紅十字會低調捐贈5000個口罩,價值9萬元。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杭州紅十字會公佈捐贈名單時,“林生斌”這個曾經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又引起了一番新關注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這條消息後,心底某個角落嘩啦一下被照亮了。

林爸爸,在那場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裡,他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失去心愛的家人,還被世人潑了髒水,當一場新聞變成舊事之後,人們似乎很快就忘記了新聞裡的當事人。

但是,沒有人能替代林爸爸的那些傷痛。如果你看過他這幾年在微博上記錄的美好點滴,你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被世界惡意傷害過,他卻選擇以善相待,這個經歷了巨大傷痛卻依舊心懷善良的男人,就像是一束光,把人們這陣子跌到谷底的灰暗心情,瞬間又給送到了拋物線的最高點。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林生斌

夜空越黑,星光越可貴。林爸爸,讓人真正看到善良是一種高貴的選擇,他也叫人見證了什麼是“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正是因為有他這樣的人,我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會變好的。

2.李文亮

一位吹哨的無名英雄

2020年2月的第一天,武漢市中心醫院的眼科醫生李文亮核酸檢測出了結果,他似乎是“如釋重負”地在微博宣佈:終於確診了。消息發出後,他得到了洶湧而至的問候和祝福。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而在這次疫情之前,相信這幾十萬祝福的人當中,沒有多少人認識他。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李文亮醫生

時間如果真的能倒回,2020年如果真的能重啟,也許武漢的這一場災禍就能避免,李文亮自然也不會被當成是散播謠言者受訓誡。

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在看到病人的檢測報告後,憑著醫生的敏感,在群裡跟同學提醒,說華南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他還補充強調是冠狀病毒感染,意在讓身為臨床醫生的同學們注意防護。消息發出不久,他的話就被截屏流出。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2020年1月1日,平安武漢闢謠,1月2日,央視新聞也對此進行了重申式闢謠。那個時候,人們也都不知道“八名造謠者”其實是一群嚴謹的醫生。

1月3日,當地公安找李文亮簽下了訓誡書,被批評後的李文亮繼續回到一線工作。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1月10日,接觸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李文亮出現感染症狀,於1月12日住院,進了ICU。

2月1日,李文亮最終確診,從一名醫生變成了一位新冠肺炎的病人。此時,全國已經有名確診患者已經超過一萬。

這一切,距離李文亮好心提醒大家不過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那時,2019即將結束,人們等著過節,元旦新年,農曆春節,還有不遠的元宵節,喜慶的節日一個挨著一個。

就在這短短一個月,人間已經換了模樣。如果時間能回到一個月前,明知講真話會挨處分的李醫生,大概會講的更大聲,好讓更多的人聽到吧。

這樣的“真”,永遠都需要。敢講真話的李醫生,他所遭遇的一切,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北島的那首《過節》:

毒蛇炫耀口中的釘子/大地有著毒蛇/吞吃鳥蛋的寂靜/所有鐘錶/停止在無夢的時刻/豐收聚斂著/田野死後的笑容/從水銀的鏡子/影像成雙的人們/乘家庭的輪子/去集市/一位本地英雄/在廢棄的停車場上/唱歌/玻璃晴朗/桔子輝煌

唯願李醫生早日恢復健康!

3.張文宏

硬核,是因為專業

“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我帶頭上!” 疫情當頭,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在新聞發佈會上的這段發言顯得格外振聾發聵。

一夜之間,大家都認識了這位頂著碩大黑眼圈、語速極快、氣勢凜然的“白大褂”——張文宏。

發佈會上,他不打官腔,不說空話,言簡意賅地道出了群眾們的心聲,成為大家公認的“硬核醫生”。

據張文宏的同事們反應,“他平常就是這樣的”。只不過在這之前,他的硬氣只是在小範圍內被人津津樂道,這次瞬間圈粉無數,是因為大家真的太想聽到真話,尤其是專業人士說出的真話。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的主任,他曾和傳染病打過數次硬仗,參與過非典的救治工作,援助過西非抗擊埃博拉病毒,他所在的醫院傳染感染科,在全國排名中多年位居第一,其專業程度,令人信服。

專業的人才能給大家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從鍾南山到張文宏,正是許多像他們這樣有專業感的人的出現,才讓混亂的局面不至於失控,也讓大家不至於被恐懼和焦慮淹沒。

我們的社會,真的太需要專業感了。讓專業人的人來幹專業事,各行各業都該如此,唯有這樣,一切才能正常運轉。

4.胡佩

22歲的年輕女孩,擁有一雙傷痕累累的手

春節放假回家前,許多愛美的姑娘們和往年一樣,做指甲,染頭髮,買新衣服,喜氣洋洋地準備著過年。對於大多數女孩來說,這些都是再也尋常不過的日常儀式。

只是,這些對於22歲的胡佩來說,統統都已絕緣。因為這次的新冠肺炎,身為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的她,全力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雙手和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等頻繁接觸,粗糙,過敏,紅腫,皸裂,密密麻麻的傷痕,完全辨不出那是一個年輕女孩的手。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這樣的手還有很多,那些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醫護人員們,有不少都是年輕的姑娘,她們用一雙雙傷痕累累的手,硬是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

不光是手,還有被汗水悶到幾乎“毀容”的臉,都讓人看得又感動,又心疼。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手受傷,剪掉頭髮,忍著數小時不喝水不上廁所,冒著物資奇缺被感染的風險……在這場肺炎之戰中,有很多還是95後的,她們和前輩們一起衝鋒陷陣,全力以赴地守護著病人的安危,絲毫不顧自己的疲憊。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一想到這樣的畫面原本可以避免時就更心疼不已了,祈禱每一個醫護人員都平安,同時也希望以後再無傷醫事件

要記得,她們用雙手守護過我們的這個世界,世界有多魔幻,她們就有多光亮。

5.郝進

捐出的18000只口罩,是他發不下來的工資

對比“口罩去哪兒了”的黑洞之謎,農民郝進的口罩故事顯得有些心酸,也格外令人動容。

來自湖南常德的農民小夥郝進,曾在一家口罩廠打工,由於工廠的效益不好發不下來工資,便拿生產的口罩給他作抵。那批口罩,抵的是兩萬元。

自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來,口罩迅速成為國人最稀缺的物品,一罩難求,有人坐地起價,也有人四處奔波卻無甚收穫。

郝進一下子就捐出了15000只,隨即又找出3000只捐了出來。就算政府要出錢購買,他堅持拒絕,網友想要給他捐款,他也沒同意。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他的態度很明確:“當時捐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其他什麼,就是想把它捐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用得到口罩。”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而善良的人,自帶著高尚的鑰匙。郝進這個質樸的小夥,默默地給出了一份珍貴的樣板。

6.張定宇

不再隱瞞,是因為他要坦然面對

善良的人,內心深處也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在張定宇的心裡,就有一個從沒和大家提起過的秘密。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張定宇,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金銀潭醫院被委以重任,院長張定宇一直堅守在疫情的最前線。

在這次的新冠肺炎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張定宇走路跛行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他通常都是拿“膝關節不好”、“髖關節不好”之類的理由搪塞大家。

事實上,他患的是一種嚴重的不治之症——漸凍症。可他不想因為自己的病情影響同事們。張定宇推測自己的人生:幸運的話,可以有八到十年的時間,不幸運的話,可能就是個五六年時間。

為了和病毒搶病人,他一直都在和自己搶時間。連日來奔忙三十多天的張定宇,一心惦念著患者,完全顧不上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好在的是,張院長的妻子經過治療,已經康復出院了)。

漸凍症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罕見病,它會給人帶來諸多不便,尤其是上下樓的時候,就是在平地,病人也沒法像正常人那樣快速邁步。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直率的張定宇院長很擔心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怠慢前來支援的專家,所以他做出了一個決定:不再保守秘密,坦然面對自己的跛行,就像直面這次的疫情一樣。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一向急性子的張定宇院長,竟然默默承受著這種疾病之苦,他一直都是那麼樂觀地堅守在他的陣地……

張定宇院長讓我們看到,世上有一種隱瞞,是因為心有大愛。

7.佘沙

她說她和其他護士不一樣

24歲的佘沙,是四川一家醫院一名普通的護士,醫院選派第一批支援武漢的人員時,非重症監護室和呼吸科的她不在考慮範圍內,但她再三主動請纓。

她給出的理由讓人無法拒絕:“因為我和其他的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佘沙第一時間請求支援前線

汶川,一個帶著巨大傷痛的字眼,同時也是一個承載了很多很多愛的地方。2008年汶川地震時,佘沙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親眼目睹了地震中的種種,在心裡埋下了一顆異樣的種子。

帶著這顆生生不息的種子,在有需要的時候,佘沙毫不猶豫地想要去支援前線。看著她堅定的笑容,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份笑容裡,藏著更多的內容。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佘沙

佘沙的話讓人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經歷過嚴重水災的山東壽光,一聽說武漢有難,便立即捐出了300噸蔬菜。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看到這種“人家幫我,永誌不忘”的火苗還在跳動著,傳遞著,你就知道,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

我們記得的,還有很多:從含淚告別的醫護人員家屬,到在電視機前喊爸爸的孩子,從慷慨解囊的企業和個人,再到海外力量的匯聚,從認真做慈善贏得極大信任的歌手韓紅,再到各行各業不計報酬的志願者……這樣的人和事還有好多,不能一一列舉,畫筆怎樣也畫不盡他們帶來的那些感動。

讓人出離憤怒的日子裡,也別忘了這些名字帶給我們的那道光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漫長的一月結束了,二月剛剛開始。再過一天,2020年的春天,就該來了,武漢的櫻花,也快要盛放了。前方穿白衣的戰士們還在奮戰,後方熱血的百姓們全力支援,與此同時,我們也被某些東西搞得義憤填膺……這些重重交疊的畫面,註定會成為2020年最濃郁的部分,我們能看到,這些星星點點的光,越來越燦亮。

想起低苦艾樂隊的一首歌:後來/你經歷的每一個二月都變成了彩色的/每一種顏色都重重的漆在記憶上/一些了不起的黑白情節被保留/於是/你堅持素描/畫那些全世界的失望和希望/全世界的寂靜與噪雜/連同我們的驕傲一起。

願這場災難,快點結束。願真正的春天,如期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