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但是否為時已晚?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但是否為時已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週一宣佈日本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幾小時後,東京歌舞伎町地區。

東京——幾個月來,日本並沒有採取其他國家那樣的嚴格措施,但通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卻相對較低,這一直讓世界感到困惑。

現在,隨著該國最大城市的病例數出現令人擔憂的上升,醫學專家們想知道,週二宣佈的緊急狀態對避免災難是否來得正是時候,還是遠遠不夠且為時已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佈的緊急狀態適用於日本最大的幾個人口中心,將為期一個月,但他同時也描述了一個樂觀前景。他說,通過要求民眾顯著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感染人數的增長可以在兩週內轉為減少。”

但一些專家說,宣佈緊急狀態相當於默認了日本幾個月來一直採取的應對措施並未奏效。日本的確診病例週二達到了3906例,正好是一週前的一倍。

“日本搞得一塌糊塗,”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人口健康研究所所長涉谷健司(Kenji Shibuya)說。他表示,確診病例“只是冰山一角”,還說,患者人數激增可能會導致東京的醫療系統崩潰。

儘管日本現已在抗擊病毒上邁進了一步,但緊急狀態本身也有侷限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眾的自願遵守。安倍晉三強調,這不是活動限制,公共交通將繼續運行。都府縣的知事們也只能要求人們在家工作,避免外出。

安倍晉三曾在一天前宣佈,日本將把新冠病毒的檢測能力提高到每天2萬例。但到目前為止,日本的檢測量甚至很少達到其現有能力——每天7500例的一半。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但是否為時已晚?

週二東京的一家藥店外。

安倍晉三說,通過要求民眾顯著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感染人數的增長可以在兩週內轉為減少。”

為政府提供諮詢的專家們在日本是否進入了危機階段的問題上存在分歧。日本尚未通報過意大利和美國等地出現的那種呈爆炸性增長的病例數。

日本東北大學病毒學教授押谷仁(Hitoshi Oshitani)也是政府顧問,他上週末在Twitter上發的聲明中寫道,“如果人們繼續按照正常方式生活,感染的風險非常低,除非他們去熱點地區。”政府對熱點地區的定義是,人群近距離聚集的密閉空間。

按照大多數標準衡量,東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東京的確診病例在過去五天裡翻了一番,達到了1000多例。一些政府顧問現在警告,將出現一個危險的新階段。

“東京有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爆炸式的指數增長階段,”日本北海道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西浦博(Hiroshi Nishiura)上週對《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說,他也是為日本政府提供諮詢的專家組成員。西浦博說,“有必要發佈更有力的外出限制措施”,而不只是叫人們自我剋制。

不過,安倍晉三宣佈緊急狀態所依據的法律是議會上個月通過的,這項法律並沒有賦予他頒佈“禁足令”或強迫商店關門的權力,像其他受病毒影響嚴重的國家所做的那樣。安倍晉三可以要求地方官員關閉學校,命令建築物業主貢獻醫用物資,但當局不能對任何無視不要出門或遠程工作建議的人採取懲罰性措施。

東京Hatto幼兒園園長衛藤乾子(Mikiko Eto)說,她希望家長們能遵守這些非硬性命令。直到上週,通常在這家幼兒園上學的150名兒童中仍有大多數每天早上照常來園。

衛藤乾子說,儘管每天都查體溫,而且經常對玩具和桌面進行消毒,但工作人員仍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她說,“很多父母進進出出,讓我們有壓力和憂慮感。”

隨著東京的確診病例週一出現激增,衛藤乾子給家長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將孩子留在家裡。她說,那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有來園。日本首相週二說,不會強迫幼兒園關門,因為一些家長可能仍需要有人照顧孩子。

緊急狀態措施涵蓋7個都府縣,人口約為5610萬;日本的全國人口略低於1.27億。東京以及神戶、大阪、橫濱等其他大城市的老百姓和企業,需要自行決定如何響應措施。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但是否為時已晚?

三月,日本大阪的一個音樂場所。衛生官員警告人們避免人群近距離聚集的封閉空間,如卡拉OK酒吧或夜總會


到目前為止,日本衛生官員一直向公眾保證,通過關閉學校,敦促取消大型體育和文化活動,以及警告人們避免去卡拉OK或夜總會等封閉、不通風的人群聚集場所等措施,病毒已得到了控制。

與在控制新冠病毒上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國家(如德國和韓國)不同,日本沒有對病毒進行廣泛的檢測。

直到上週,日本的公共衛生官員給出的理由是,要求所有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住院治療的規定,會導致醫療系統因為收治症狀輕微的患者而不堪重負。政府已經改變了這條規定,安倍晉三說,政府已在東京獲得了一萬個酒店房間,在大阪所在的關西地區獲得了3000個酒店房間,可作為輕症患者隔離康復的地方。東京的一座為奧運會準備的大樓也可容納800多名患者。

聚集性感染已開始在首都東京及周邊地區出現。其中幾起與東京的幾家醫院有關,包括一個大學醫學中心,那裡的18名臨床實習醫生參加了一個晚餐聚會後感染了病毒,另一起聚集性感染髮生在東京東部,那裡至少146人感染病毒,其中16人已經死亡。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已連續兩個週末要求居民不要出門,除非有完全必要的原因。她鼓勵人們遠程辦公,避免在工作日的晚上外出活動。

在受歡迎的夜生活場所和購物中心,人群已變得稀少,但上下班往返的人並未減少多少。日本國土交通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略高於八分之一的受訪者說,為了預防感染,他們在家中工作。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但是否為時已晚?

在週二上午宣佈的緊急狀態生效之前,新宿站和澀谷站這兩個東京最大的火車站站臺上擠滿了戴著口罩的通勤者。


由於日本的死亡人數仍相對較低,目前不到100例,一些人說,他們認為沒有必要避免與他人的所有接觸。

經濟學人企業網絡組織(Economist Corporate Network)北亞區主管大久保琢史(Takuji Okubo)說,如果擁擠的火車有問題的話,“我認為我們會在日本(已經)看到了一個噩夢般的情況。”

週二早上的東京新宿車站。日本的死亡人數仍相對較低,目前不到100例,一些人說,他們認為沒有必要避免與他人的所有接觸。

大久保琢史說,他更擔心的是可能給經濟帶來的損害——安倍晉三也宣佈了一項近一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大久保琢史還說,他認為在百貨商店購物或在餐館吃飯不會有多少感染的風險。

一些專家擔心,日本政府關於病毒可能在什麼地方傳播的警告過於狹窄。許多最新的感染病例無法追溯到特定的傳播源,這意味著公共衛生官員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導致了這些感染。

隨著未檢測到的感染病例不斷增加,醫學專家們也擔心,日本醫院的容納能力可能很快就會不堪重負。據日本集中治療醫學會的數據,日本平均每10萬人有5張重症監護病床,而德國和意大利的這一數字分別為近30張和12張。

“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問題不是‘能否躲過這一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福田敬二博士說。“問題是‘什麼時候來’,日本也是如此。”

儘管日本人更願意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但東京最近的感染病例激增表明,只靠戴口罩並不能提供全部的保護。

華盛頓大學大流行病防備和全球衛生安全中心(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taCenter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Global Health Security)的聯席主任彼得·拉比諾維茨(Peter Rabinowitz)博士說,“即使在很多人都戴口罩的地方,如果只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的話,可能還不夠。”

隨著日本疫情前景的惡化,有些人已經在做調整。電子巨頭日立公司的公關部總經理森田正孝(Masataka Morita)說,他已在家通過Skype主持會議,同時還要幫忙照顧三個兒子。

他不能再去醫院看望父親,他的父親在新冠病毒暴發前已因病住院四個月了。上週末,他帶著一個兒子去看望他的母親時,他們決定放棄去壽司店吃飯的通常做法。

他指出,上週他在自己的的辦公室裡總共只呆了大約兩小時。但他說,宣佈了緊急狀態後,他不會再去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