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當泰勒·斯威夫特要發歌,全世界屏息以待。黴黴從來不讓人失望。

在最新歌曲《The Man(男人)》的MV裡,一個男人邁著浮誇的舞步,一會是西裝職場精英,長袖善舞,接受男男女女吹捧,一會是富豪世家,在奢華遊艇被巨胸美女環繞,一會是情場浪子,到處睡,揮揮手不帶走一絲雲彩......不管他是誰,他很複雜、很酷,他要征服,他總是大佬。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即使在街角拉開褲鏈,衝著滿是塗鴉的牆解決問題,即使是在地鐵上,張開腳成“大”字型,用二手菸讓周圍乘客掩鼻,他還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對一切毫無歉意。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他當爸爸,偶爾帶一次娃,一邊心不在焉玩著手機,一邊還贏得了“超級奶爸”的稱號。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做男人,真好!

看著這些似曾相識的場景,我忍不住翻白眼。到了結尾,在撥開一層層的化妝後發現,原來,”他”是小黴黴的反串。片尾特別聲明:”沒有任何一男人因為此片拍攝而受傷害”,可真是意味深長。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小黴黴以女身做這個男人做的一切事情,你猜她還會不會瀟灑自如?

不會的。人們只會要求她更加性感一點、討人喜歡一點,就像在最後一幕,擔任MV導演的小黴黴現身,對“他”的要求一樣。

同樣屬於人類,不同性別,兩重標準,小黴黴以神乎其神的化妝和表演,讓我們在會心一笑裡領悟了性別雙標的現象有多嚴重,又隱藏得有多深。

最近因為女性衛生巾引發的爭議,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緊張的抗疫一線,女性醫護人員佔了一半有多,有正生理週期的女性是大多數。

當救援變得曠日持久,衛生巾和相關用品的短缺問題一定會浮現出來。我們沒有主動為她們考慮,已經不夠周全,怎麼能夠在她們呼籲後,加以冷嘲熱諷?可是不少人、大多數是男人,就覺得女性醫護人員矯情,“特殊時期,你那點隱私事算什麼?”

女性的需要就沒有那麼重要?就應該被抹殺?如果男人沒有直接經驗,無法共情,至少可以做到保持沉默。指責和嘲諷不是蠢,就是壞,就是性別雙標。

這時候我們真需要一個像小黴黴這樣的明星,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雙標現象好好演繹出來。美國女性,幸運地有小黴黴幫她們發聲。

有人憑著刻板印象,調侃金髮美女波大無腦,金髮美女的小黴黴正好相反,她聰明有才,有立場。在爭取性別平等和弱勢群體權利方面,她從不置身事外,而是躬身入局打頭陣。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即使地位超然,她也是性別不平等的受害者。在一次演唱會的見面會上,站在她旁邊的男DJ伸手到黴黴背後,撩開裙子,捏了她隱私部位一把。粹不及防的黴黴當時就震驚了,照片裡的她表情如此秒變尷尬,身體企圖拉開距離。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黴黴立刻跟電臺投訴,讓這個DJ丟了工作。DJ不忿,把黴黴告上法庭,要求300萬美金賠償。估計他的算盤打得“啪啪”響:300萬美金對一個像黴黴這樣一個巨星來說實在不算啥。他就賭女孩子們都不願意陷入性騷擾事件,畢竟對名聲不利,寧可息事寧人。

可是黴黴哪裡是一般女孩。她反告DJ性騷擾,要求賠償1美金,作為抗爭勝利象徵。

黴黴不是“完美受害者”,她情史豐富,男友眾多,很容易被對方拿出來大做文章,潑髒水。但是黴黴挺住了。她對DJ的律師團隊說,“我不會讓你們把這件事說成是我的錯,因為它根本不是我的錯。”

她就是那麼剛,贏了官司。因為有切身經歷,她更積極地反對性別歧視,支持性騷擾受害者討回公道。

新歌《The Man(男人)》用荒誕的手法批判了性別刻板印象和雙標的錯誤。黴黴唱到,“如果我是男人,他們不會關心我穿什麼,我是不是很粗魯”,“如果我是男人,我炫富只會讓人羨慕”。

傲慢等於自信,放蕩等於有趣,冷酷等於聰明,只要是男人,社會輿論就會寬容很多。如果女性做出同樣的事情,那就是不檢點、不善良、不剋制。

“我受夠了!”黴黴發聲。身為超級偶像,她再次展示出跟名聲匹配的責任感和行動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黴黴實力演繹了什麼是明星的社會擔當。

她不是唯一這麼敢言敢做的明星。就在日前法國電影凱撒獎的頒獎儀式上,當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獲頒“最佳導演獎“時,包括女演員阿黛拉·哈內爾在內的好幾位電影人馬上離場,表示抗議。波蘭斯基曾跟未成年女孩發生關係。面對著鏡頭,阿黛拉·哈內爾拍手說,”好樣的,戀童癖!”

這些國家的女性應該感謝她們的明星,而我們空餘羨慕妒忌。我們沒有黴黴,沒有阿黛拉。現在的土壤,長不出像黴黴們這樣的奇花。

我們看不到黴黴式的自信霸氣,只看到有中年女演員組團求戲演,卑微地說自己“比胡歌便宜,一樣好用”。


當金髮碧眼的小黴黴變身男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只有熟齡女演員一味被吹有“少女感”,言下之意是沒有了“少女感”,人設就會崩塌,事業可能告終。

我們還有名人家庭八卦,“男人出軌,人人原諒”,反過來“女人出軌,一世被唾”。

我們感受不到黴黴式的熱心,明星只求獨善其身,對公共事件吝於發聲表態。這當然是她們的自由,卻不是什麼值得自豪的事情。

為什麼我們沒有黴黴?有一個原因,恰恰是黴黴歌裡描繪的性別雙標問題。男女有別,公眾對明星、特別是對女明星的“人品”要求非常嚴格,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如果個人道德不夠“聖潔完美”,輿論就會迅速扭轉,她們就會從受害者,一下變成受審判者。

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中,明星必須有非常強大的內心,才可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並且願意發聲,以自己的影響力積極引導大眾觀點,推動社會進步。

泰勒憑顏值和才能顛倒眾生,憑責任感和行動從音樂女神變身為維權女神。我們需要更多的泰勒,也需要自己努力成為戰士,

因為沒有人會拱手相讓權力,每一點一滴的權利都靠抗爭得來。

因為女人天生不是男人。


帆子號:講故事,評人物,談情感,說人生;三觀獨立,日常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