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從哪裡來13:紀律嚴明

第3章:鐵軍軍規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

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尊重群眾不要耍驕傲。

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

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面歸還切莫遺失掉。

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

第六愛護群眾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

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流氓習氣堅決要改掉。

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

遵守紀律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

革命紀律條條要記清,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

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革命歌曲)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紀律嚴明


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

——毛澤東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鐵軍從哪裡來13:紀律嚴明


毛澤東早就說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也曾指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這些教導,都是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實踐證明了的真理。

嚴明的紀律性是解放軍的優良傳統,是解放軍歷經坎坷卻能發展壯大、遭遇各種困難卻能不斷取得勝利的內在基因。

一個優秀的企業,必須是一個組織紀律嚴明,具有強大的戰鬥力的團隊。嚴明的紀律正是團隊能夠生存下來與取得勝利的保障。

自由、散漫的作風是無法打造出一個敢打硬仗的“正規軍”的。團隊是所有成員的集合體,只有嚴明的紀律才能讓一盤散沙變成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與強大戰鬥力的“正規軍”。

任何優秀組織的創立,都是先從強調紀律的重要性開始。1927年,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失敗的部隊上了井岡山後不久,親自制定和頒佈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使這支軍隊向新型人民軍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頒佈,對統一全軍紀律、加強部隊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可以說,許多中國人對解放軍的最初認識,是通過對解放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瞭解開始的。

紀律的制定是組織成員行為能夠一致的前提和基礎。在紀律的正確指引下,解放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並贏利,也需要用正確思想和方法來指導員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解放軍從一開始就特別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即使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時常忍飢受凍,但解放軍始終對群眾秋毫無犯,依然不折不扣地遵守鐵一般的紀律。

在長征途中,軍隊經過少數民族地區時,有不少窮苦的少數民族青年積極參軍。因為他們親眼目睹解放軍和舊式軍隊在紀律上的截然不同,所以認定只有解放軍才是窮苦人自己的隊伍,這樣的軍隊才是真正有希望的軍隊。

1948年,在東北野戰軍給毛澤東和黨中央的報告裡,詳細彙報了所屬部隊紀律情況,其中提到部隊路經錦州某地看到大批蘋果,“戰士一個未動”。“錦州蘋果”故事從此廣為流傳。

1956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還特別提到這件事,他說:“艱苦奮鬥是我們的政治本色。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裡有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築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是我們黨的領導和教育的結果。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裡頭出來的。”

正如古田會議決議案中所說“紅軍紀律是一種對群眾的實際宣傳”。嚴明的紀律比講千言萬語都更能打動群眾、說服群眾。

企業也是一樣,要使團隊成員具有統一的行為,領導者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章立制”,制定紀律。想要讓企業走向更好的未來,更需要有嚴明的紀律做為保障。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解放軍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以遵守紀律為己任。紀律已經融入解放軍戰士的每一項日常行為當中,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具備這樣素質的軍人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

企業是人的組合,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和行為。但想要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企業的戰鬥力,就要力求避免這種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自由發散。

是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個性並不是違反規章制度的理由。如果你總是不按時上下班,工作流程不按照工作行為準則去做,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即使你再有才華,也不會有企業需要這種散漫的員工。

在職場中,不遵守紀律,就等同於否認企業的價值觀。一個視企業規章制度如無物的人又怎能讓領導放心呢?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以身作則,遵守紀律

在企業管理學中,有個標杆原理,就是指為企業的員工樹立一個榜樣,以此來激發員工的潛能。真正懂得管理的人,都是非常重視用行動來影響他人的人。

如果管理者要是能夠以身作則,為員工做出榜樣,就會取得員工的信任,願意跟著你在商場上衝鋒陷陣。

紀律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管理者能自覺遵守的規定,員工也不會惡意違反,管理者都不在乎的事物,員工必然也不會在乎。

房地產企業萬科的老總王石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在初中畢業後入伍到徐州當了運輸兵,艱苦的部隊生活磨礪了他的意志,他承認“部隊生活的磨礪對我日後的成功是有巨大價值的”,軍人的經歷讓王石十分注重紀律性。

萬科自初創時開始,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親屬不共事、舉賢要避親。”要求員工入職時要如實申報在企業內是否有親朋好友,如果有,必須聲明。

儘管“舉賢不避親”在很多企業裡都存在,但萬科卻不這麼看,萬科希望企業內的年輕職員完全憑自身的能力來獲得沒有天花板的上升空間,而不是靠裙帶關係。如果親戚朋友都在一家企業,就無法形成公平的競爭機制,所以舉賢一定要避親。

有一次,王石離開企業去外地學習一年,回來後發現他那畢業於吉林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的表妹在企業上班,雖然表妹所學的專業正是萬科需要的人才,但硬是被王石勸走,王石的邏輯是“如果你有本事,去哪裡都能施展;如果你沒本事,憑什麼在我這兒混?”

只有管理者自己行得端走得正,嚴格遵守紀律,才可以理直氣壯地去監督別人,才能為人所信服。不管是在軍隊還是在企業。管理者不遵守紀律,就沒有資格要求士兵遵守,即使要求了士兵也不會心悅誠服。

要記住:光是擁有管理者的頭銜與權利,並不能讓你自動成為一個領軍人物。必須以身作則,嚴格遵守紀律,才能帶好自己的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