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費金融企業的年度戰績:冰火兩重天

來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消費金融行業已成為互聯網金融中最“熱”的細分領域,上市公司、商業銀行、電商巨頭,甚至是P2P頭部平臺都競相入局,搶佔市場。


就目前而言,消費金融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壟斷局面。傳統銀行、持牌消費金融、互聯網消費金融“三足鼎立”,各具特色,各懷所長。


近期,在海外上市互金企業陸續發放年度財報的日子,我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集體揭開了2019年的戰績。


據瞭望消金統計,截至4月7日,已有10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披露了年度業績。其中,招聯消費金融“獨佔鰲頭”,唯一淨利潤超過10億元,同時也是業內第二位營收破百億的玩家。


整體來看,除了哈銀消金華融消金未揭露營收數據,晉商消金淨利潤不足1億元,華融消金盈利轉虧,其他持牌消金機構普遍向上生長,還驚現淨利潤增長超過18倍的“黑馬”。


隨著新浪、百度、平安、小米等互聯網巨頭不斷湧入。有業內人士預測,增添互聯網基因、背靠商業巨頭的消費金融公司,或將成為2020年的新變量。


10家持牌消金機構年度戰績盤點


消費金融這塊大蛋糕的香味,吸引著各行業領軍玩家入場,開啟了群雄爭鹿的時代。


2019年下半年以來,在國務院鼓勵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利好政策下,多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也整裝待發,藉助金融科技提升戰鬥力,達到了新的增長高峰。


回顧2018年整體業績,持牌消金機構已出現明顯分化,多數機構增長有所放緩,僅有5家淨利潤在5億元以上,分別為捷信消金招聯消金馬上消金中銀消金興業消金


而瞭望消金統計發現,在近期10家已披露2019年戰績的持牌消金機構中,有6家營收超過10億元,合計營業收入超300億元;8家實現盈利,合計淨利潤達到38.07億元。


持牌消費金融企業的年度戰績:冰火兩重天


從各家的具體業績來看,招聯消金可謂是“獨領風騷”。


不僅在2019年首次實現營收破百億,具體為107.4億元,同比增長超50%,成為繼捷信消費金融之後第二家營收破百億的持牌玩家。還是目前唯一淨利潤突破10億元的持牌機構,具體為14.66億元,同比增長17%。


瞭望消金注意到,除了招聯消金,實現淨利潤的兩位數增長的持牌機構還包括,中銀消金(17.89%)中郵消金(71.92%)哈銀消金(113.4%)長銀五八消金(1809%)。


其中,

長銀五八消金奪得“2019年度黑馬”稱號。


根據長沙銀行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長銀五八消金實現營業收入7.1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超5倍;取得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超18倍。


據瞭望消金所知,2019年上半年,長銀五八消金的的淨利潤還是負數(淨虧損4300萬元)。下半年竟畫風突變,全年淨利潤增速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末,長銀五八消金的總資產也突破百億,達到103.81億元。


此外,中銀消金在2019年雖實現淨利潤雙數增長,但整體的營收規模呈現下降趨勢。


今年年初,瞭望消金就注意到,中銀消金的“反常規”操作,或是承受了較大合規經營壓力,營收增點備受挑戰。(回顧:

好心辦壞事?中銀消金大規模“撒錢”,反遭更大投訴潮


合規經營才成製造新增點


從10家持牌消金機構已披露的數據來看,晉商消金與華融消金的戰績較為慘淡。


據宇信科技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晉商消金營收3.72億元,同比增長10.06%;淨利潤5221.95萬元,同比縮減了36.3%。這兩項數據在已披露數據的消金機構中均屬於“墊底”水平。


對比財報不難發現,晉商消金2019年整體業績主要受下半年拖累。


據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晉商消金營收、淨利潤分別為2.23億元、0.33元。簡單計算得出,下半年營收、淨利潤分別為1.49億元、0.19億元,環比呈“雙降”勢態。


而截至2019年末,晉商消金資產合計65.17億元,同比減少約0.56億元,負債合計58.36億元,同比減少約1.08億元。這兩項數據在業內也都居於倒數位。


瞭望消金從多處獲悉,近年來,晉商消金多次踩雷場景分期。


從長租公寓北京昊園恆業資金鍊斷鏈,到上海歆禹房屋租賃有限公司、上海小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繼出現問題。這些通過“元寶e家”對接租金貸的場景,背後資金方正是晉商消金。


而晉商消金對開拓線下場景有執念。2019年上半年,還對接給米金服、喬融金服、即科金融等多家醫美分期資產。但在2019年9月,喬融金服被爆跑路,App已無法打開。


另外,因“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問題,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責令晉商消費金融限期改正,並對其處以罰款50萬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罰款5萬元。


由此可見,晉商消金不僅在場景開拓上,對合作機構的篩選存在漏洞。在經營業務的過程中,也存在合規問題。


再來看看華融消金,從合肥百貨2019年度財報來看,華融消金具體的營收與淨利潤並未被披露。


但根據其2019年因投資華融消費金融產生4553萬元虧損,以及持有持有華融消金23%的股份,可以估算,華融消費金融2019年虧損達到1.98億元。


而這家獲得“2019年被罰最多”稱號的持牌消金,去年共收到3張罰單。


2019年1月,華融消金因違反人民銀行徵信管理相關規定,被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給予5萬元罰款,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分別被處以1萬元罰款。


2019年11月,除了華融消金本身,時任華融消金總經理助理兼風險總監、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章瓊也領到處罰,總涉及金額達到65萬元。


歸根結底是因為華融消金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消費貸款用途不合規,二是違反審慎經營原則、形成重大風險。


此前,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媒體表示過,鼓勵持牌機構發展與要求持牌機構合規發展,二者不矛盾,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嚴監管都將是消費金融行業的主旋律。


就非持牌機構而言,嚴監管的核心要點是持牌經營;而對於持牌機構而言,嚴監管的核心要點則是合規經營。


在瞭望消金看來,無論是營收負增長的中銀消金,還是“發育不良”的晉商消金與華融消金,均存在合規經營問題。2020年只有突破合規經營壁壘,才能營造新的增長點。


至於各家持牌消金的業務合規經營情況究竟如何?瞭望消金將持續關注,不定期分析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