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客戶“算賬”,讓客戶“掏錢”

每當你讓客戶下單時,他心裡就會隱約地出現一個天平,一邊是產品的價值,一邊是產品的價格。當他確定價值>價格時,他才會下單。

幫客戶“算賬”,讓客戶“掏錢”

如果你讓他獨自算這筆賬,結局很難預料,他可能放棄購買。

與其讓他“胡思亂想”,不如我們來幫他算這筆賬,用兩種方法讓他感覺很划算:

算平攤賬

對於家庭女性來說,洗碗是一件讓人討厭的事情。洗碗機成為解救她們的明星。一家知名企業推出普及型洗碗機,摁一下按鍵,就能把碗洗得乾乾淨淨,讓人很心動。這款產品售價 2800 元,屬於很便宜的入門款,但是由於洗碗機是一種新鮮事物,不少女性還是覺得有點貴,一時下不了手。她們感到很糾結,一方面,自己確實討厭洗碗,希望少做家務;另一方面,自己洗碗也習慣了,這麼多年也忍過來了,買洗碗機似乎有點奢侈。這時,文案該怎麼寫,才能讓她們下決心購買呢?

幫客戶“算賬”,讓客戶“掏錢”

你可以這麼寫:

洗碗機的使用頻率比洗衣機還要多,一日三餐都有碗要洗。有了它,嬌嫩的手再也不用泡在油膩的碗裡了,冬季也不擔心凍手了。現在家電都很耐用,一臺洗碗機正常用都能用 5 年以上,以 2800 元的價格計算,每天只需 1.5 元。按現在的人工勞務費行情,1.5 元上哪兒找保潔阿姨來幫你洗碗呢?只要 1.5 元,就能搞定洗碗這麼討厭的事情,每天多出半小時自由時間,你真的不想試試嗎?這話真是吸引人啊!把 2800 元拆解成每天1.5 元,頓時顯得很便宜了。作者還藏了個心機,有意把 1.5 元和保潔阿姨服務費相比,要知道,現在阿姨上門一趟,起步價都是 200 元,1.5 元相比之下顯得微不足道!另外,1.5 元買半小時自由時光,看起來很划算,划算到不買都顯得蠢,不是嗎?

算隱藏賬

市面上一些大米可能殘留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一家公司立志提供優質大米,他們在粵北山區找到了一個村子,周邊沒有重工業,遠離高速公路,土地有山泉灌溉,他們包了 100 畝農田,種上水稻,向讀者提供生態大米,一個月配送 15 斤,訂購一年的價格為 2700 元。讀者糾結了。他當然想要健康、天然、無汙染的好米,但是要自己一下子掏出 2700 元,總感覺太貴了,怎麼辦?文案該怎麼寫,才能解開他的心結,讓他想下單呢?

幫客戶“算賬”,讓客戶“掏錢”

如果生搬硬套“按天算賬”的方法,把 2700 元除以一年 365 天,我們會發現每天也需要 7.4 元,看上去並不便宜。但是,聰明的作者發現一個事實:大米是生活的必需品。就算你不買生態大米,你也得花錢買普通米啊!於是,作者把“生態米 2700 元/年”減去“普通米 1600 元/年”,得出每年增加 1100元大米費用,拿它除以 12 個月,再除以一家三口人,得出“每個人每個月大概加 30多元,一頓麥當勞的錢”。和全家人的健康比起來,這 30 元顯得微不足道,讀者看完更動心了,很想按下“購買”按鈕。

算年頭賬

一個老牌家電企業,以製造冰箱聞名,如今也將產品線延伸到淨水器領域。他們的產品優勢是節水。淨水器在製造純淨水的過程中,難免要產生廢水,這款產品產生的廢水特別少。在產品的電商詳情頁,他們這樣寫道:傳統出 1 杯純水∶3 杯廢水;我們 1 杯純水∶1 杯廢水。作者運用認知對比原理,突出節水性能,但是總感覺太抽象,讀者不知道對自己有什麼直接的好處。營銷人經過思考,補上了這麼一句話:假設普通家庭每天平均用純水 0.2 噸,使用傳統1∶3 淨水器,產生廢水 0.6 噸;使用1∶1 廢水比的淨水器,產生廢水 0.2 噸每天能節省 0.4 噸,1 年可節約水費約 700 元。讀者心動了。這款淨水器售價 1699 元,讀者心裡算了下,1 年省 700 元水費,兩年省1400 元,很快就回本了。家電用個 3 到 5 年很正常,用得久就更賺了。這麼一算,讀者就覺得很划算,更願意下單付款了。要讀者花 280 元買一個烤箱,他可能有些捨不得,你可以幫他這麼算:出去吃頓烤魚就要 200 多元,吃烤雞、蛋撻等西餐也要這個數,在家烤 1 次就把錢都省回來了,用料還更放心,是不是很划算呢?同理,賣酸奶機、榨汁機也能用上這招,讓讀者覺得購買格外划算。

幫客戶“算賬”,讓客戶“掏錢”


想讓客戶買,你只需要學會怎麼去“算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