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现在,距离位于重庆高新区的外资企业广达(重庆)电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达重庆”)定下的“小目标”——截至4月底追平2-4月因疫情导致的损失——只剩20天。但在广达重庆相关负责人看来,“充满信心”。

刚刚结束的3月,广达重庆火线上线了两条智能生产线,造价上亿元。在车间里,12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辅助智能化设备的工人在生产线旁一路小跑,满负荷地忙碌着……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行业领先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商,广达重庆去年在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排名第2、外贸进出口企业中排名第1。

广达重庆之所以迅速“满血复活”,除了企业自身过硬的自救举措,更得益于重庆高新区深入疫情防控一线,用“店小二”精神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产业集群化布局带来全供应链复产等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的实践。这也是重庆针对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开足马力促稳产满产的缩影——“重庆制造”履行着对全球客户的承诺,进一步增强着“重庆制造”的影响力。

01 政府当起“店小二” 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春节前,广达重庆便拿下多个大单,计划开足马力提高产能。但随着疫情的发生,企业负责人面临巨大难题:一边是防疫责任压力山大,一边是用工缺口较大。

不过很快,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

得知企业困难后,重庆高新区联合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组建企业复产复工专项督导组,对防疫和复工两方面进行分类服务、帮扶指导。重庆高新区相关部门、镇街和西永微电园的干部员工,第一时间进驻广达重庆公司,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一个多月。

政府担起了防疫前线“店小二”的角色,帮助企业通过全面摸排人员轨迹、建立防控体系,生产防疫物资,采取全封闭管理等,落实企业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协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落一屋、不漏一人全面排查,摸排人员轨迹,建立“一人一档”;推动完善落实防控预案,整合力量、发动群众,构建起600多人的管理者和员工两个防控力量体系;指导企业全封闭管理,并划分“红橙黄绿”四类人、四个区隔离管理,安排18名组员协助企业24小时巡查;赠送防护服、护目镜、无人机等专业防疫物资装备,邀请陆军军医大学防疫专家等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员工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和稳定员工思想情绪工作……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面对企业用工缺口,重庆高新区西永微电园通过与相关区县直接联系,积极开行复工专车实现员工“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一站式抵达,促进原有员工尽快复岗,吸引新员工到岗。

到三月初,广达重庆在职员工已达到3.3万人,上岗人数2.8万多人,比去年同期多1万人,已经实现超进度、超预期实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如今,企业不仅迅速恢复了产能,还新增了两条生产线,笔记本电脑日产量已经达到14万台的历史新高。据介绍,广达重庆今年的年度“大目标”是:全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02 本地配套超九成联动全产业链复工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多达数百家,任何一家在复工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的运转都将受到影响。介于此,重庆高新区不仅对企业的复工复产给予了大力支持,还对上游重点配套企业进行了逐一协调帮扶,全链条产能稳步回升,让企业“火线扩产”有了底气。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企业惠普公司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该公司下游企业东永电脑配件(重庆)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停产,无法供应配套包装材料,重庆高新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迅速对该公司的防控预案、员工轨迹、防控物资准备、用工就餐、住宿、出行等情况进行防疫排查指导,仅用两天半时间便通过临时发货方式恢复了对惠普公司的材料供应。

据统计,在有序复工复产中,重庆市率先实现全面复工的汽车、电子等产业,都是集群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疫情发生以来,重庆以整车、整机企业为重点,全面梳理推动汽车、电子等配套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全产业链企业同步开工,进一步提升了复工质量。

“现在回想,我们应该庆幸绝大多数上下游企业都布局在重庆,本地化配套率超过90%。”广达重庆相关负责人说,在高效复工中,这种垂直整合的产业集群式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除此以外,重庆高新区西永综保区集成电路产业还出现了逆势上扬,因SK海力士二期项目正式投产扩充了产能以及春节期间未停产的原因,1-2月,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27.11亿元,同比增长63.8%。其中,SK海力士芯片封装同比增长90%,产值同比增长75%。

03 多措并举保障企业防疫、扩产

除了着力解决企业用工以及产业链复工遇到的难题,重庆高新区还聚焦智能化改造、金融保障等工作,为企业开足马力促稳产满产“保驾护航”。

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掌握重庆高新区企业员工返岗前后轨迹,重庆高新区利用大数据手段,推出“企业复工备案申请平台”和“疫情防控企业员工申请平台”,为企业营造良好复工环境,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工作条件。同时,重庆高新区还上线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申报服务平台,相较传统申报方式,企业申报实现“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办结”,办理时效将大幅加快。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在金融保障上,重庆高新区提早行动,通过快速授信、降低利率、创新产品等系列举措,为企业打通金融“血脉”。早在2月7日,重庆高新区便为企业开通了高新金服“疫情防控金融绿色通道”,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高新金服”作为重庆市乃至西南片区首个集合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科技保险、技术评估、上市辅导和政策兑现的科技金融平台,充分发挥了其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此外,重庆高新区还及时制定出台了“助企暖企”十四条,设立稳企发展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引导各类基金加大投资力度等一系列金融纾困支持政策,帮助企业获得流动性支持、共渡难关,实现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为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重庆一揽子支持举措也正逐步落地重庆高新区。

01 重庆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布8项具体措施

3月中旬,重庆海关为落实《中共海关总署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措施的通知》,发布加强项目培育、促进和巩固各类“报税+”业态发展、简化业务手续等8项具体措施,促进重庆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02 重庆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外贸稳外资若干政策

3月30日,重庆出台《重庆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外贸稳外资若干政策》,发布支持企业有序复工达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等12条措施,同时将医药研发、软件开发、系统运维、大数据分析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服务外包业务,囊括在补贴范围之内。


校对:朱林国

重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火力全开” 力促稳产满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