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神原來生前那麼的悲涼,紂王妲己既然是害死文財神的真凶

兩篇文章為你講述財神的故事。在民間,比干和範蓋被稱為文財神。比干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他是商朝的宰相,也是紂王的叔父。比於小時候就聰明、勤奮,20歲就開始輔佐帝乙,後又輔佐紂王。在當宰相的這幾十年,他主張減輕賦稅,發展農牧業,富國強兵。可是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直言勸諫,紂王都不聽。

文財神原來生前那麼的悲涼,紂王妲己既然是害死文財神的真兇

如己看比干不順眼,就對紂王說:"大王,我有個心口疼的病,吃什麼藥都治不好。我聽說只有用聖人的心做藥引,才能夠治好這個病。"紂王非常著急,關心地問:"上哪裡去找聖人的心啊?"姐已說:"聽說比干就是聖人,他的心一定能治好我的病。紂王聽信了妲己的讒言,把比干叫進皇宮,對他說:"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今天我要把你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真有七個竅。"結果比干被剖心而死,終年63歲。

文財神原來生前那麼的悲涼,紂王妲己既然是害死文財神的真兇

還有一種說法,比干被紂王挖心以後,並沒有死。一位仙人送給了他一粒仙丹,保住了他的性命。比干因為沒有心,所以他能夠做到不偏不倚,公正無私。後來,人們把這位受人尊敬的君子奉為文財神。

另一位文財神就是范蠡。他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和好朋友文種起去越國,很快就得到了越王勾踐的充分信任。越國被吳國打敗以後,越王勾踐做了吳國的奴隸。范蠡也隨勾踐起入吳,為吳王夫差駕車。在吳國忍辱偷生的兩年裡,范蠡鼓勵勾踐養精蓄銳,為了日後的復仇做準備。後來,吳王放勾踐回國。勾踐回國以後,臥薪嚐膽,準備攻打吳國。

文財神原來生前那麼的悲涼,紂王妲己既然是害死文財神的真兇

為了振興越國,勾踐拜范蠡為宰相。范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為了麻痺吳王夫差,他把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西施送給了吳王。吳王剛開始對西施充滿了戒備之心。慢慢地,吳王還是沒有抵住美色家女的誘惑,中了美人計。他對西施非常寵愛,為了博美人一笑,為她修建庭了豪華的宮殿。可是,西施一點也不高興,整天對吳王冷冰冰的。別的妃子巴結吳王都來不及,哪敢這樣對吳王使臉色。

文財神原來生前那麼的悲涼,紂王妲己既然是害死文財神的真兇

可是,吳王的佔有慾非常強,越是得不到的,越想擁有吳王每天都圍著西施轉,想著怎樣才能逗美人開心。漸漸地,吳王版不理朝政。大臣們看不過去,都來勸諫吳王。其中一個大臣說:"大王你可不能沉溺於美色之中了。越國正在養精蓄銳,準備隨時消滅我們吳。"吳王哈哈大笑,說:"你們想太多了。那個勾踐是個儒夫,他恭維我還來不及,怎麼敢反抗我呢?你們想得太多了西施不辱使命,迷惑了吳王夫差,令他沉迷於女色,不理朝政。在西施的溫柔鄉里,夫差把稱霸各國的豪情壯志全都拋到了腦後勾踐在範藍和文種的輔佐下,使越國漸漸強盛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