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趙武靈王不死趙國有能力吞併秦國嗎?

羅哥德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春秋戰國這樣一個刀兵遍地的末法時代,天命所在和人心所向已不足依憑,那麼“地利”也因此而成了國家存亡的根本之一。而就秦趙兩國的山川地理形勢而言,即便是在承平時代,遠無後顧之憂的趙國想滅掉盤踞雍州之地、據有崤函之固的秦國,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強大而又矛盾重重

公元前307年,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無視宗族勢力和地方貴族的激烈反對,以雷霆萬鈞之勢強行開啟“胡服騎射”的變法運動。嗣後,變法僅一年有餘的趙國迅速崛起,強大的趙國騎兵開始大肆兼弱並寡、征討四方。如此一來,趙武靈王的個人權威亦隨之水漲船高,趙國國內的反對派不得不暫時偃旗息鼓,靜待良機。

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終於拔掉了有如骨鯁在喉的中山國,將偌大的趙國連為一體。在宴饗群臣、普天同慶的檔口,因見長子趙章屈膝叩拜幼子趙王何而心生惻隱憐憫之心的趙武靈王打算將趙國一分為二,將剛剛被攻拔而下的代地(原中山國)交由趙章統理。這一公然分裂國家的行為令趙王何惱怒異常。而原本就反對“胡服騎射”的貴族趙成和大臣李兌等人就趁勢而起,煽風點火的將趙王拉入自己的陣營。

但即便已經到了“禍在肘腋,隨時發作”的緊要關頭,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卻依然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他的工作重心已完全放在制定自北方九原、雲中等地突入秦國的作戰規劃之上。為此,他甚至還親自裝扮成隨從,出使秦國親自察略秦的地理形勢和山川險夷。而就在趙武靈王醉心攻伐戰守之際,國內的趙王何與公子成、大臣李兌等人則正緊鑼密鼓的策劃著杜絕趙武靈王分裂國家,甚至廢除“胡服騎射”的變法運動的計謀。至此,外表強大無匹的趙國深陷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各種矛盾糾葛、利益鬥爭一觸即發。

二:諸雄並起的戰國時代,趙武靈王不死,亦難有所為

且不說,在趙武靈王萬年的趙國本身就是內有不斷,矛盾重重,即便趙國鼎盛繁榮,上下齊心,就趙武靈王時期的戰國局勢而言,他也難有所為:

首先,無論是在趙武靈王統治時期,還是後來的趙王何執政時期,就當時的戰國局勢而言,都是異常的複雜而艱鉅,因為,在那個階段,在趙國周圍誕生了很多雄強有力、文武兼資的明君:

先是東邊的齊國,此時正處於齊威王、齊宣王、齊緡王三代君王勵精圖治的鼎盛時期,國力如日中天,雄視東方而莫能匹敵。

再是南邊的魏國,雖說在魏惠王(即梁惠王)執政時期魏國國力有所衰退,但經過魏襄王振作之後,略顯頹勢的魏國漸漸有了迴光返照的姿態。

至於西邊的秦國,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後來的秦惠文王、秦武王,以及由趙武靈王親自扶持的秦莊襄王,無論哪一個都不是混吃等死的傢伙。再加上他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秦國的崛起已經變得不可遏制。而這也正是趙武靈王為何在滅掉中山之後,馬上調轉槍頭怒懟秦國的原因,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就此而言,地處中原腹地,戰略縱深不足的趙國,即便再強大無匹,當此四鄰群雄並起,天下形式莫測之際,想要一舉併吞強秦,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三:兩次收效甚微的攻秦之戰,促使趙武靈王孤注一擲

把秦國當做假想敵並不是趙武靈王一廂情願的自作多情,早在秦孝公發佈變法宣言之際,就曾明確表示對山東諸侯蔑視西秦的客觀事實深以為恥。所以,在通過商鞅變法而迅速崛起之後,舊日的霸主之國迫切的希望能夠東出三晉,與山東各國一較短長。

而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大前提,秦國先後組織來滅蜀之戰,併吞了素有天府之稱的蜀國,此後又在秦武王時期,命甘茂等人強行貫通三晉,耀武觀兵於洛陽。故此,步步東進的秦國儼然已是天下諸侯最大的威脅,而與秦毗鄰的趙國更是首當其衝。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若不趁此趙國兵戈銳利,秦國霍亂放棄之際痛下殺手,一旦秦國長成,趙國又怎能高枕安臥?

為此,趙武靈王曾親自參與了兩次諸侯聯盟的伐秦之戰,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由楚懷王牽頭髮起的五國伐秦,結果卻是一無所得、慘遭失敗。第二次是公元前296年由齊緡王牽頭,由孟嘗君領導的五國伐秦之戰,此站打的異常艱辛,五國聯軍頓兵於函谷關外長達三年之久,最後卻依然未能攻破函谷關,只是迫於曠日持久的戰爭壓力,秦國不得不吐出之前侵略所得的三晉之地。兩次伐秦之戰的失敗,給趙武靈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影響,也因此更加堅定來他遏制秦國、甚至併吞秦國的野心。

而正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攻伐秦國他就必須將代地獨立出來,作為單獨的軍士佈防的橋頭堡,一旦戰爭打響,他就可以及時的對雲中、九原等郡進行必要的軍事物資的補給。而這種公然分裂趙國,直接損害趙王何威權的行為,無疑會引來趙王的反撲。是故,父子反目成仇也就成了題中應有之意。

綜上所述,即便趙武靈王依然健在,趙國也決然沒有併吞秦國的實力,但他卻必然能讓秦國不得安寧,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秦國統一天下的腳步。

我是狐筆春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狐筆春秋


趙武靈王是一代雄主,經過胡服騎射改革,趙國實力大增,但想吞併秦國基本不大可能,原因有三:

一、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實力強大,趙國不是對手

趙武靈王出生的時候,秦國已經開始變法20年了,到趙武靈王改革有成效時,秦國已經成位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國了。

秦國改革時間長,改革的很徹底。經過秦孝公、秦惠文王兩代的統治,秦國的老貴族勢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抑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麼囂張跋扈了,秦國的當權派已經從世襲貴族變成了職業政治家了;反觀趙國,世家貴族的權力仍然很強大,沙丘政變時,帶領大軍圍攻趙武靈王的,就是他的叔叔趙成!貴族得不到抑制,改革成效就要打折扣。

除了政治外,秦國的經濟、軍事改革都非常徹底,遠非趙國的胡服騎射能比的。

二、秦國擁有富庶的巴蜀之地,人口、糧食產量遠比趙國多

秦惠文王時期,巴國、蜀國發生戰爭,兩國不約而同地向秦國求救。秦惠文王在司馬錯的建議下,派大軍入川,經過幾個月的艱苦戰鬥,平定了巴蜀叛亂,將富饒的巴國、蜀國納入版圖,秦國的領土面積、人口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秦武王初期,巴蜀叛亂,秦武王高瞻遠矚,果斷派甘茂、司馬錯率領大軍平叛,將巴蜀之地打造成可靠的糧倉供應之地。去過河北、四川的都知道,四川盆地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同樣一畝田地的產量明顯要比河北土地的產量高。

糧食產量在很多時候,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比方說後來的長平之戰,趙國大敗,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糧草緊缺,耗不起,被迫倉促迎戰。

三、趙武靈王同期的秦也是雄主

趙武靈王主政時期,秦國對應的君主時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宣太后)。非要比個高低,也許趙武靈王要比他們三位稍勝一籌,但這三位君主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個個都很強悍。

秦惠文王登位之初,就除掉了商鞅,高明之處在於,只殺商鞅其人,不廢商鞅之法,秦國在既定軌道上繼續狂奔;滅巴蜀之後,國力更是上升了一個檔次。

秦武王上位之後,先平內亂,然後東出函谷,拔宜陽,打通三川通道,問鼎洛陽。

秦昭襄王初期,秦國內亂,趙國趁機越過黃河,佔領秦國頭頂上的榆中地區,這也是趙國對秦國威脅最大的地方。為了試探秦國的虛實,趙武靈王甚至還拌做使者,到秦國朝堂上近距離觀察秦王。之後趙國沒有出兵,說明秦國的實力很強大,趙武靈王沒有必勝把握。

錯過了最佳時期,趙國就更不是對手了。秦國政局很快穩定下來,繼續開始擴張;而趙國恰恰相反,開始了內鬥,趙武靈王更是被活活餓死。

綜上所述,即便趙武靈王不死,趙國也沒有能力吞併秦國。


小楊品史


趙武靈王不死,趙國滅秦還是沒有把握。


一,說起秦趙,必提秦昭王和趙武靈王,他們是同時代的雄主。

秦武王死後,又沒留個繼承人,這讓秦宗室外戚都有了爭王位的機會。最後,宣太后,魏冉等親楚派決定立正在燕國作質子的嬴稷為繼承人。趙國的武靈王這時已經在位幾年了,雄心勃勃,有爭天下之心。他的胡服騎射成功後,國力陡增。但這還不能支持他兩線作戰。他要攻滅在趙國"腹心"的中山國,對秦國,他這時不招惹。當他聽說,秦在燕國作質子的嬴駟要回去當秦王,魏冉苦於路途迢迢時,趙武靈王伸出橄欖枝,願意出兵護送秦王回國。趙武靈王也確實這麼做了。秦趙兩國處於友好時期,秦昭王在位而趙武靈王也在位時,兩國少有戰爭。而秦在內的六國,眼睜睜地看著趙國把中山國圄圇給吞併了。這時的趙國處於鼎盛時期。秦國在商鞅之後的秦惠文君時,吞併巴蜀漢中,到秦武王時,也是盛極一時。

這兩個國家均是改革紅利的最大受益者:秦並巴蜀;趙滅中山。勢力不相上下。

但是,這一切的拐點,倒底還是來了。

二,趙武靈王究竟是怎麼死的?



趙武靈王在沙丘宮被手下大臣和兒子趙何,趙惠文王給餓死的。為什麼會被餓死呢?

這全在於雄武的趙武靈王腦子進了點水,他不該因小愛棄大義,對長子公子章先廢卻後復立,而後復立時,又已經有了趙何,趙惠文君。因此,釀成大兒子公子章,在武靈王出幸沙丘宮時叛亂,企圖殺了趙惠文君和趙武靈王而自立。這個大兒子公子章失敗後,逃到主父宮中不出。而前來平叛的貴族公子成等圍了沙丘宮,捉了公子章並殺死。這看上去是針對叛亂者,實際上也是敵對趙武靈王,如果主父出來後,這些人都是死罪。公子成等一不做二不休,雖然不敢弒君,難道不可以用其他辦法嗎?而親兒子的公子何默認了。於是趙武靈王餓了幾個月,俄死了。


三,趙武靈王一死,秦昭王就馬上趙囯的麻煩。秦昭王先前被"床頭捉刀人"嚇得不輕。趙武靈王竟然敢入秦宮探虛實。秦昭王料想趙武靈王要另找路入秦,不走函谷關的。但又不敢惹趙武靈王。秦昭王除趙王的心是有的,卻不敢發洩,一是趙王有護送之恩;二是趙武靈王時代趙國實在太強。尤其是滅了中山國後;三是,宣太后,穰侯當權,架空了秦王。秦昭王只是默默地記住了。趙武靈王的死,即是秦趙關係的拐點。

四,范雎入秦,標誌著秦昭王親政執政開始;趙武靈王一死,標誌看秦昭王對趙政策的改變。範睢把秦昭王說動了,把穰候兄弟驅逐了。秦宣太后被退休了。政權集於秦昭王手中。趙惠文王,在秦王眼中就一黃毛小兒。對趙武靈王的死,秦昭王是"且喜且憐"的,更多的還是看不起趙何。連乃父也不給條命,餓死了成什麼說?這是秦昭王大膽惹趙國的藉口,為趙武靈王的死要知道點什麼才對。


趙武靈王一死,秦昭王馬上找趙國的麻煩,一塊和氏璧,一次澠池會,就看出秦昭王的野心和決心。後來的上黨問題,趙國簡直就是是虎口探食。這二代趙王,比趙武靈王差遠了。欺負弱小是強勢者的通病。何況趙國在走下坡路。

五,人才盡西來和邯鄲盡公族。

秦國的人才,是活水注入,常換常新,具有活力和創新能力。在吸納人才方面,秦國在古今中外,算得上頭分。而六國裡的人才,趙國少有人去秦國,但其他國家也少有人去趙國。趙國的公族勢力太強,又是世襲,所以守舊非常頑固。比如"胡服騎射"受到的阻力,是多麼地大。趙國的人才將相基本上是本土人士;秦國卻是"外來人士"。這就決定了秦國的崛起是常態而持續的,是六國不敢奢望的。所以在財富創造上,把其他幾國甩了幾座大山大河遠。輕易言滅秦均是不明智的。

總之,趙武靈王不死,或者晚死幾年,大不了秦昭王不動,當然也不排除秦王去招惹趙王,打一場硬仗。至於說趙國在趙武靈王后時代要吞併秦國,恐怕還是要費些力。


劉一千五


趙國的問題不在外部,而在於內部,由於立國之初的原因,每到趙國權力交替的時候幾乎都會發生動亂,這樣的國家元氣損耗太大,就算強盛也不過一時,長久競爭下去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