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已存在,而且還是一年三個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簡寫IWD)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或“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引用百科。

國際三八婦女節,現今在中國已經演變成“女神節”,“三八”也成了女性的另一個代名詞,全世界女人的節日。

婦女節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已存在,而且還是一年三個

三八婦女節由1903年3月8日美國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演變而來。新中國成立之後確定每年3月8日為婦女節,這一天全國女性放假半天。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就有幾個“女人專屬”的節日。

七夕(乞巧節)

在唐代,女人要在“七夕”女節這天祭拜織女,希望織女把紡織的技巧傳給自己。宋代和明代的女人還要穿紅戴花,在家中享受公主般的待遇。

婦女節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已存在,而且還是一年三個

端午 (女兒節)

未嫁的女子打扮的漂漂亮亮,可以外出聚餐,遊玩,這些在平時是不可能的。已嫁的女子們可以回家和家人共享天倫。

婦女節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已存在,而且還是一年三個

重陽

重陽這父母要接出嫁女子回家吃花糕,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大興縣誌》:“九月九日,父母家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

婦女節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已存在,而且還是一年三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