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討厭的勇氣,就已經自由大半了

文|西貝玦

哲學在很大程度上和雞湯很像,不論是雞湯還是毒雞湯。這是很多人在沒有認識到什麼是真正人生哲學時會有的錯覺。實際不是這樣的,所以當我寫下“有被討厭的勇氣,就已經自由大半了”這句話時,心底仍舊有餘悸。

因為哲學更或者是具體地說人生哲學,對於太多的人來仍舊是一些看起來“假大空”的東西,人們更關心的是那些能夠直接具有斂財能力的專業和學問,讓你啃著窩窩頭在寒風裡聽,人生真正的幸福來自學會滿足這樣的話,是不切實際的。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生活中,太多的煩惱都是無法擁有一點哲學思維的緣故。

這並非是讓自己擁有足夠的經濟財富時再去看這些被稱之為“哲學”的東西才是時候,“足夠”這兩個字究竟到什麼時候才夠?而太多人一生都無法實現“富有”的夢想,所以我仍舊覺得認識哲學是必要的事,更是一件任何時候,任何年紀都可以開始的事,也是一件永遠都不會太遲的事。

在擁有自己標準範圍內的財富,加上一些哲學的態度,你可能會比大多數人來得幸福;但即便你沒有足夠的財富,讀哲學給你帶來對人生,對生活的一些洞見和豁達,也同樣能夠使你幸福。

有被討厭的勇氣,就已經自由大半了

我今天想要談的是,一個和幸福很接近的主題——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作為“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一個重要主題,在剛出版的時候就受到了眾多人的好評,這觸及到了作為群居生活的人,每日都會面臨的問題,人際關係。而喜歡和討厭作為人際關係當中存在的一對相反的人際態度,永遠給人“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感覺。

喜歡沒有辦法長久,討厭同樣也無法避免。所以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試想一下,你在生活當中有多少行為不是在為博得他人的喜歡?在試想一下,你是否有為需要給別人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好印象,或維持別人對你的好評價而違心地去做自己不願意的事?你是否總在為自己的長相併不是那麼美好而自卑,你是否為聽到過別人對你的一些閒言碎語而煩惱不已?

如此仔細思索起來,你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活得太累都是因為沒有具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呢?

不被人喜歡和欣賞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在名人的圈子裡,楊絳就不喜歡張愛玲,關於她的流言蜚語還是從自己外甥女那裡聽來的,楊絳自愛寫給鍾叔河的信當中就有提到——“前天劉緒源贈我一本《翻書偶記》,序文是你的大筆,忙翻開細讀,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

同樣地,錢鍾書也不看好林徽因,在小說《貓》中的李太太,後人都覺得那是在對林的含沙射影。即便如此,他們所擁有的名聲,才氣和地位仍舊是不可動搖的存在。即便是名人圈子裡同為名人的不喜歡,這並不妨礙張和林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被討厭的勇氣,就已經自由大半了

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說你要刻意去吸引那些被人討厭的負能量,去心安理得地允許自己外表邋遢,行為懶惰,為人太過自我愛抱怨等等,擁有被人討厭的前提是,你同樣會努力去綻放出屬於自己光彩,是非在他人眼裡,與自己無關。

你可以同樣願意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但不煩惱於自己意願不能夠,時間不允許,能力不可以的事,即便他人評價不再好你亦同樣不會為此煩惱;你可以同樣是一個愛美的人,關注自己的外表,這是讓你心情美麗的一種方式,但是當別人不欣賞你的美時,你同樣不會為此自我懷疑,自暴自棄。

需要始終看見的是自己的價值所在,而並非為他人的評價而活。你興許會看到時下,作為粉絲經濟的時代,因為被人喜歡,很多小有名氣的網紅就可以憑此攬獲不少財富,你或許也知道,俗話所言的“多條朋友多條路”的說法,朋友的獲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喜歡。而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說你真的就會為此付出什麼代價。

那些所謂的代價不過是,失去了那些並不是喜歡真實的你的人的喜歡,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僅生活更加明媚了,你更加會吸引那些和你相同的人,留下那些看見真實的你仍舊喜歡你的人。要知道,任何人都是值得喜歡和被愛的,無論真實的你是什麼樣子。

有被討厭的勇氣,就已經自由大半了

事實仍舊是客觀的存在,儘管他人的評價也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但也不過是出於別人的主觀世界而已。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我們無法掌控一切的客觀,卻可以改變自己主觀世界的態度。

我們沒有要去滿足任何人期待的義務,對生活,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竭力自己的能力,活出自己便好,至於什麼美不美,好不好,由他人說去,由風去吧。

讀一讀《被討厭的勇氣》,再回到生活去感悟和體會,你能成長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