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文|深海里的星

一个“纪录片导演传播资源”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的新闻,突然出现在很多人的视线里,自从知道这部作品,到如今终于能从那份现实中剥离出来,是我深切能体会到的真实背后的残忍。

这部耗时十年的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讲述了坐落在湖南湘西南的一个贫困县,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当地人要么出去打工,要么私自上山采矿的故事。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一,当事人视角:生存的本能,不过是贫穷背后没有选择的选择。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设备导致矿难不断,当地政府曾多次整改不合规范的违规操作,但为了生存,依然还有不少人非法开采,加上更多人不懂得防范,很多矿工在多年以后都被检查出了各种疾病,而尘肺病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很明显各方面原因的限制,也让这份处在违法边缘的灰色地带的真实记录,注定无法得到公映,这也才有了导演亲自回复,并且无偿分享影片资源的做法。

说实话,近几年独立纪录片的艰难处境,一直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比起商业片的“圈钱”,这样变成公益性子的文艺片,越来越难有生存空间,没人看,难上映,没钱赚也早已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大环境下的本质,让人们将贫穷刻画成负能量的代表,也有无数人可以理直气壮的指责,认定这些应该是被掩盖起来的阴暗面。

可一边是政府部门的整顿,一边是用金钱压下来的事故的真相,人们宁愿永远活在一片虚构的美好里,也不愿意揭开一个小地方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其背后的贪婪。

当有一个“敢说实话”的人站出来,也让一切变得更加难得。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尘肺病”对我而言并不陌生,老家附近有大大小小数座煤矿,父亲也曾是一个工作了很多年的老矿工,那时矿上组织的体检,“尘肺病”便是其中最常被提到的一个词。

当我长到能理解到那些危险的年纪,也曾有过无数个提心吊胆的夜晚,希望父亲不要再去那样的地方,可是这份工作是很多个家庭收入中最重要的一环,失去了这一步,便是看不到未来的苦难。

所以,当人们可以站在上帝视角指责那些明知危险,依然“不屑一顾”的矿工时,只觉得人心之狭隘也不过是连面对底层真相的勇气都没有。

苦日子是什么样的?至少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你能想象一个不过半大的孩子就已经在为自己的人生买单吗?那些老矿工容颜衰老背后,是不过小小年纪就已然进入这挖矿大军的一员。

他们都已经干了太多年了,也早已忽视其健康消耗背后,或许会带来的最可怕的反弹。

正如《我不是药神》里那些吃仿制药也只是希望活下去的病人,没人能责怪他们,而故事里的矿工,也同样没有人能去指责。

微博红人李子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以为的生活技能,也不过是他人世界里的生存本能”,但凡能有更好的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拿着自己的后半生铤而走险。

可你让那些没有上过学的还能怎样去反抗呢?他们踏不出那座大山,于他们而言生活只是在柴米油盐中的延续,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其他的选择。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二,矿工,马夫视角:以最笨拙的姿态,终究变成了拿余生交换的代价。

故事的前半段,是距今时间跨度比较长的一部分,也是技术以及叙述的完整性上稍微有些欠缺的一部分。

矿民和马夫,一个负责将适合贩卖的矿产开采出来,一个负责从大山深处运输出去。众生相的刻画,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产业链。

都是用最原始的方式,赚得最辛苦的钱,却是贫穷世界的生存本貌,也是无数走不出大山的人唯一能想到的谋生手段。

镜头的晃动让一切显得慌乱,工人们一边说要注意保护,一边却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戴上口罩手套,他们在那半山腰搭上了简陋的敞篷,吃喝拉撒便是在这样一个一不小心便坠入悬崖的地方。

日常的讨论绕不开那些有些“野蛮”的行为,但凡有上面的人来了,机器被砸,生活用品被烧,或是拍马屁喝酒都是他们已然习以为常的过场,却又总是如此讽刺的将更多两面派刻画成对立的视角。

然后是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也是一条生命的终点,可贫穷的人们除了同情之外却也夹带着羡慕的私心,五六十万的赔款,差不多就是一个家庭更好的未来。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为什么在我们的大环境下,永远无法接受像《寄生虫》一样的影视作品存在?

那份贫富阶层的对立,从来是十分明显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人们总是在后退,也在掩藏,认定了那些苦难是拿不上台面的,也是“丢脸”的。

所以故事的前半部分,更多是聚焦在生存方面,在矛盾的对立下,双方各持己见,却直到矿洞被封也依然没有找到那个能妥善解决的方案。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三,病人视角:当呼吸成为累赘,即使痛苦,也妄图竭尽全力换取一份活下去的筹码。

后半部分一切视线聚焦到尘肺病晚期患者赵品凤身上时,也是将一切过度到了活着本身。

这是一个因果,曾经的无所畏惧,终于在时间面前低下了头,赵品凤家庭的特殊,也注定了这一切无法变得平常。

他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结婚晚,五十多岁的人了,两个孩子却还小,妻子智力存在缺陷,唯一能撑着这个家的,也只有他而已。

可他查出病的那一天,也便是连最基本的劳动都做不了,上一次楼梯需要休息两次,时时刻刻离不开吸氧机,还要独自承担巨额医药费,除了弟弟和亲戚的帮衬,他什么都为自己争取不了。

村里的低保九百多一年,还是尝试了太多次以后才评选上的名额,却也只是对整个家庭而言的杯水车薪。

这一环节之刻画,相当残忍,唯一流露出来的真情,是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位丈夫依然竭尽全力想要活下去的坚持。

影片有很多让人泪目的瞬间,比如在拍全家福的时候,赵品凤下意识想到的也是给自己再拍一张寿相。

而赵品凤的母亲出现在镜头里也总能在她的眼神里看到慌张,被动进入倒计时的生命,每个人有多害怕那一天来临,除了假装做好万全的准备,事实上却是没人能真的坦然。

开学路上,报名过后,赵品凤强忍身体的不适,努力给孩子们铺床的身影,让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形象一下子刻在我心里,或是和孩子们看电视,真挚而美好的笑颜,以及帮着妻子收粮食,都是让我们明白,如果能有机会重来,他不知有多渴望能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陪在他们身边。

他有对生最大的渴望,即使疾病的折磨已让他痛苦不堪,但他不愿意放弃,也把每一个扛过来的岁月延续变成了他得以偷生的恩赐。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而在镜头记录下其他的尘肺病患者,他们同样在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抗争,每个人对于活着的奢望,是因为那些让他们放心不下的羁绊,也是那份只存在设想中的未来,哪怕能多看一看,就是让一切变得值得。

想要活着本没有罪,可生活从来没有给任何人例外,后来在镜头下被跟拍了两年的赵品凤,终究还是因为一次意外停电致使吸氧机不能使用,定格在了他生命最后的时间。

而影片最后的结尾,是以他的葬礼为终点,也只是给留下来的妻儿带来了无尽的遗憾。

想起在《人间世》第二季第三集里,镜头同样也曾聚焦到了尘肺病患者面前,比起日常的刻画,它更直观也更具体的表达了病人治疗的艰难,也更让人心疼这样一群人的遭遇。

而在其中让我看到的关于家属的层面,其实是以另外一个视角,让我们见证了普罗大众下人们对于生死的表达。

尘肺病群体是数量相当大的一群人,他们其中有煤矿工人,石雕工人,金矿工人……一个本毫不起眼的岗位,也是稀松平常依然存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落,却是如今拼尽一切也不一定能换来一个求生的机会。

对于他们而言,换肺是唯一的出路,但肺源的稀缺,手术费用的高昂,让医院每年能真正做手术的也不过几十人。

还加上术后感染或是排异背后的风险,让真正能重生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人间世》的两个主角,一个手术失败,终究更早的结束了自己的余生,一个成功,却也给整个家庭留下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偿还的外债,他们都是拿着所有一切去博一个生机,但能活下来总归是幸运的,无论结果如何,他们不后悔,就让一切变得值得。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四,现实延伸:当有一丝机会的时候,他们都愿意承担风险背后哪怕一缕变美好的可能,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努力。

尘肺病代表了一批社会群众,整部影片背后也让我们所有人愿意为之努力,去推动一个个改变的发生,以医保报销的方式或是以工伤定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但这依然只是其中极少数的一部分,一方面,除去他们本身,没有人能替他们承受无法呼吸的痛苦,另一方面,在更多普通人的世界里,他们承受的折磨也依然还在延续。

正如导演说的那样,他只能负责将一份事实记录并且分享出来,却无法改变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处于很多高危风险的工作,究竟该如何去保护更多人,或是当他们生病时如何更没有负担的去接受治疗,依然是我们所面对的,很现实的问题。

很多人总是心存侥幸,以为自己是不会被厄运选中的那个人,能多赚一点钱,能给身边人更好的生活,是处于当下的他们依然最先去考虑的。

但当变故来临,也只是让千千万万个家庭瞬间支离破碎,这部作品,是这样纪实的方式让一切变得过分真实。

导演曾说,片中的矿工有他的表弟,而运输的马夫是他的父亲,那是他的家乡,也是他始终在见证的残忍,他并没有任何私心的偏移,反而以最大的尊重,完完全全还原了一个真相。

这份大胆也让我在其中看到属于我生活中的影子。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老家也曾是一个落后的贫困县,每个人以超负荷的运作换取的薪水,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希望,在煤矿关闭之后,父亲也只能再去尝试其他的行业。

可局限于没有其他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依然只是换了一个方式承受另一份因果。

如同每年蔬菜丰收季节诞生的一类职业“背脚佬”,就是用人力将高山蔬菜运输上车,一百多斤一趟,一天要背无数趟。

有时他们开玩笑,今天又“巴锅”喽,意思是原本定好背一车,却又临时加量,致使他们只能被迫赶工。

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拼劳力的过程,也并不比做矿工轻松,甚至同样存在很多隐患,比如下雨的天气,长时间的潮湿让他们患上关节炎,风湿病的风险大大增高,可后来独自承受痛苦的他们,又有谁会承认这是属于农民的职业病呢?

我想导演希望通过这样一部作品展现的,是一个普通患者的无奈,但其背后最需要我们明白的,是能呼吁更多人重视这一群体。

贫穷与落后从来没有什么可丢脸的,可在这条奔向未来的路上我们不应该去“牺牲”他们,给更多人一份希望,是我们依然需要努力的方向。

《矿民,马夫,尘肺病》“剖开真实,活着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将一份职业的风险评估降到最低,去尊重每一个行业里的每一个人,是我们每个人的力所能及能做到的一小步,在此之余,也尤希望能有更多病人能得到那个重新呼吸的生机。

图片来自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