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風格很多種,“一刀切”式育兒的後遺症,你一定要知道


教育風格很多種,“一刀切”式育兒的後遺症,你一定要知道

我住在一個大社區中,同小區有一家鄰居,孩子和我女兒是同一個幼兒園的,叫如如,她們經常在一起玩。一次,這兩個小朋友一起上完幼兒園,坐在外面吃東西補充營養,如如爸爸跟我聊起他女兒最近的一個小狀況。

他說:“我依照老師吩咐,嚴格禁止女兒帶小玩意去幼兒園。有一天我送完女兒,回來的路上發現一個小東西很像她的髮卡。一開始還不太確定,結果等孩子回家我一問,果然是她的!她不敢放在兜裡,你猜她放哪裡了?她放褲襠裡面偷偷帶走,所以才會掉下來。你說這孩子,我都這麼管了還管不住!”

我聽了之後,忍不住問了一下,他平時都是怎樣管教女兒的?他說自己是軍人出身,也不知道該怎麼管孩子,可能是受軍隊管理的影響比較大,對女兒也是從一開始就管的很嚴格。說到這裡,我基本上明白了。

教育風格很多種,“一刀切”式育兒的後遺症,你一定要知道

類似帶小玩具去幼兒園的事情,我女兒也發生過。在幼兒園階段,這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於是我對如如爸說:“這種事情我也遇到過,我的處理方式是這樣的,你可以做個參考。”

女兒提出想帶玩具去幼兒園,我對她說:“老師不允許哦,如果一定要帶,我們可以拿著,到門口問問。要是老師讓,你就帶進去,要是老師不讓,媽媽幫你拿回家,這樣可以嗎?” 女兒聽後欣然答應,結果老師自然是拒絕了她的請求,我藉機把小玩意給帶回家。

等到女兒回家後,我會再和她聊聊這件事。我告訴她,老師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主要是為了班級裡所有孩子們的安全考慮,再讓她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把自己喜歡的小玩具帶去幼兒園,會發生哪些情況。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聽懂道理了,所以她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規定,並且在那之後,每次想帶小玩具,我只要說“要不問問老師?” 她通常就會想一想,然後放棄了。

教育風格很多種,“一刀切”式育兒的後遺症,你一定要知道

我之所以這樣做,第一是讓她明白,這個要求不是媽媽提出的,也不是媽媽最終決定她是否可以帶玩具;第二是讓她瞭解,媽媽要求的事情都是合理的,即便媽媽不做要求,自己堅持這樣做,最終也會被其他人(比如老師)所制止。

當孩子這樣嘗試過幾次後,發現媽媽說的都是對的,日後媽媽再提要求,孩子就會傾向於聽從媽媽的建議。

如如爸聽了我的處理方式後,思考了一下,覺得確實自己對孩子太嚴格了,並認真考慮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管教方式。一位爸爸對女兒的教育如此上心,真是一件難得的事情。而爸爸們普遍耐心不太夠,也確實是個不可避免的短板。如如爸想要徹底轉換教育風格,還需要做些努力才行。

教育風格很多種,“一刀切”式育兒的後遺症,你一定要知道


像這樣非常嚴格的管教孩子,說一不二的專制 教育風格,被我稱為“一刀切”式育兒。說白了,就是用大人的力量和威嚴去壓制孩子的一些要求,強行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不管孩子是如何考慮的,也不管孩子實際情況是否可以做到,只一味的逼迫。

這種管教是最直接的,短期來看,效果也是最好的,只是有些後遺症。如果你是這種管教類型的家長,一定要認真看一下。

1. 孩子關閉了和父母溝通的大門。不問孩子的意見,或者明明問了孩子的意見,但即便是有道理的,也從沒聽取過,這些都會導致孩子關閉溝通的大門。孩子不想說,是因為他已經通過這麼多年的經驗知道,要不就是家長不讓他說,要不就是說了和沒說一樣,還要聽家長的,乾脆就不再費力氣了。

教育風格很多種,“一刀切”式育兒的後遺症,你一定要知道


2. 這樣長大的孩子,會喪失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追求的動力。當他長大成人,遇到一個稍微有難度的機會,他很可能選擇放棄。因為過往的經驗告訴他,他是沒有能力爭取自己想要的事物的,因為他從未爭取成功過。父母專制的教育,已經讓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非常大的質疑。

3. 得不到的才最有吸引力,很多時候,孩子不去做那些被“一刀切”硬性禁止的事情,並不是他放棄了,而是迫於管教的壓力。而一旦失去了嚴格管制的環境,孩子很可能會報復性的放縱自己一把,將平時不讓他做的事情一一嘗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以此為叛逆的手段,也是可能性非常大的。

“一刀切”式育兒有如此多後遺症,如非必要,儘量還是選擇其他教育方法為好。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太過於嚴格專制,雖然有了父母的威嚴,卻總覺得少了些親情。孩子的心要靠愛來打開,心甘情願的聽,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有的父母肯定會說,我也不想這麼管孩子,可是不這樣管,是在力不從心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我相信今後做父母,肯定也會學習北歐國家,要考得照顧孩子的培訓證明才能帶孩子。父母的學習將會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課程都在普及教育孩子的各種方法,多去學習一下,總會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