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毒,不隔斷心靈的力量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伴著2020年的春節,兇猛而來。空氣中未必聞得到病毒的味道,卻處處瀰漫著未知的恐慌,面對突如其來的心理壓力,人們需要更多的力量。

這次的春節很多人多了一份“宅”的體驗。為了疫情防控,我們儘可能不出門,不走親戚,不聚會,不出行。其中更有密切接觸者或可疑暴露者需要居家醫學觀察,更是隔離在家,至少兩個周不能出門,也要與家人減少接觸,深居簡出,忍受感染風險的心理壓力。主動隔離在家的人們,更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服務。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幫助需要的朋友自助,也可以幫助相近的親人朋友更好地做好陪伴與疏導。

隔離病毒,不隔斷心靈的力量

對於疫情的過度恐慌是我們需要克服的第一道心理障礙

病毒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居家隔離的朋友大可不必過於擔心自己的健康,隔離的是風險,大部分人並不是感染者。即使真的感染了病毒,我們也往往高估了疾病的嚴重程度,新型冠狀病毒可防可控,在政府的強力組織防疫,有專家學者的不斷醫學攻關,有社區、家人、朋友的服務與支持,相信自己可以擊敗病魔。

有人納悶,既然不用這樣恐慌,怎麼隔離的措施如此嚴格?這陣勢從未遇到過?居家醫學觀察的措施,目的是隔離病毒,之所以如此嚴格,並非因為新型病毒不可防不可控,也不是因為它的毒性太強,而是因為我們希望將新型病毒擋回自然界。如果任其在人群傳播,適應了人體環境,將稱為又一種季節性傳染病毒,後患無窮。只要我們的防疫成功,未來就不必與它再次糾纏。

時間站在我們一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鬧得這麼兇,主要因為搞了突然襲擊,人體的免疫系統從未遇到過它,醫療技術也沒有任何的準備。隨著時間的推移,檢測越來越快,越來越準;病毒被分離、特徵被識別;治療的藥物與方案也越來越完備。隨著病毒的成功分離,不久的將來,不僅會有特效的藥物,而且會有方便的疫苗。

隔離病毒,不隔斷心靈的力量

特殊時期,焦慮和煩躁是正常表現!

正確理解病毒危害,清楚防疫措施的真正用意,接下來我們需要處理的下一道心理障礙便是過度的焦慮。原定的春節假期被打亂,生活規律被打破,諸多不便的流程,還有降低的人際交往,這些都會讓人焦躁、煩躁,甚至引起頭痛、失眠等軀體化症狀。這是非常正常的表現,這提示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

做好防疫期間情緒的調控,不僅能夠提升我們對消極情緒體驗的抵禦能力,也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可以嘗試下面一些簡單實用的心理疏導方法,緩解心理上的不適:

1、關注官媒,減少瀏覽自媒體。自媒體的發達,信息滿天飛,不嚴謹的消息更容易散播恐慌、焦慮的情緒。帶著過度悲觀的情緒去大量閱讀負面報道,容易陷入不合理認知與恐慌情緒之中。所以關注官方發佈的信息,不去過多瀏覽自媒體有關疫情的小道消息。在搞清真相之前,減少不實信息對自己的影響,留出時間和精力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隔離病毒,不隔斷心靈的力量

2、居家也可以豐富生活樂趣。不出門,不代表我們要過無趣的生活。休息、讀書、音樂、運動、傾訴等都是疏解心理壓力的有效方法。在保證規律起居的前提下,看書、養魚、養花、喝茶、繪畫、音樂、影視、運動,甚至適度網絡遊戲都可以成為身心放鬆的生活樂趣。於此同時,要積極尋求人際交往,要時常通過電話聊天、網絡社交媒體等途徑增強聯繫,獲得來自家人與好友的支持。

隔離病毒,不隔斷心靈的力量

3、放鬆練習緩解壓力。一些有效的放鬆練習可以快速幫助我們緩解壓力,比如進行簡易呼吸訓練3到5分鐘,用鼻子深吸氣5秒、嘴巴長呼氣5秒,不必控制讓呼吸自然地發生,並用心覺察它,體會在每一次呼氣或吸氣時,氣息的出入。還可以配合環抱自己的方法,雙臂在胸前交叉,左手放在右肩,右手放在左肩,用力環保後交替慢慢輕拍肩膀4到6次,然後做上述深呼吸訓練,重複幾次。或是下載相關放鬆冥想的引導音頻,配合呼吸練習閉目跟隨引導進行冥想放鬆。

隔離病毒,不隔斷心靈的力量

​4、敞開心扉傾訴減壓。放下包袱,如果感到焦慮、擔憂,感覺無助,可以放心地告之親人朋友。雖然我們需要隔離病毒,與家人保持合理距離,佩戴口罩依然可以安全交流。而且我們有更多的科技手段可以使用,通過電話、網絡進行語音或是視頻交流,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過度的壓力持續時間長,身體出現嚴重的症狀,影響到正常生活,儘可能尋找專業心理人士進行疏導干預,也可以撥打當地的相關熱線,尋求專業的心理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