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量見地價的分析


如何使用一個固定的方法去判斷市場到達底部了呢?A股市場中有句老話:"地量見地價",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判斷底部的方法。

現在我們用大盤2011年的走勢分析一下,我們來看下6月20日反彈前,大盤歷次3個區域性見底的走勢:

地量見地價的分析

行情到2011年6月20日前,大盤出現了3個低點,分別是2010年7月2日,2010年9月21日,2011年1月26日,在歷史行情的3個低點中,每次見底時的量能分別是多少呢?2010年7月2日:633億,2010年9月21日:669億,2011年1月26日:681億。我們發現歷次低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平均量能在650億左右!而再看看之後的量能是多少?721億,790億,787億,955億,791億等等,除了6月2日的恐慌盤外,都是在700億多的量能,與之前3次低點的600億的能量相比,還仍然高的多!因此在6月20日之前,大盤仍然沒有到底!直到6月20日這一天:

地量見地價的分析

當天大盤量能是661億,正好達到前期歷次3個底部的平均量能水平,我們判斷大盤見底要反彈了!果然之後出現了一波維持了20個交易日的反彈。


這一次市場底部的判定,就是利用的"地量見地價"。但是請注意一點,大盤從4月18日下跌到6月20日反彈,中間這44個交易日的行情,有85%的時間大盤行情在當天的分時圖中,出現的是黃線引領指數上漲或下跌!也就是典型的中小盤行情。而大盤只有在中小盤行情中,才可以利用"地量見地價"進行市場底部的判斷,為什麼呢?


在所有的技術指標中,只有量能指標絕對不會出現騙線的情況。而量能反應的,則是盤面中投資者資金的活躍度:放量則是交易活躍,縮量則是交易冷淡。而我們股民買的最多的就是中小盤股票(中國石油,中國銀行很少有人願意買吧),當行情連續下跌時,逐漸出現縮量的情況,說明賣股票的人越來越少,空頭力量(賣股票)在縮減,而同期行情下跌,我們信心不足又不敢買股票,因此量能是遞減的。在某一天,量能縮減到極致(地量),賣股票的人幾乎很少了,空頭力量也到盡頭了,此時多頭反攻是最輕鬆的時刻!因此,鑑於我們手中持有股票的性質,在中小盤下跌行情中,一旦地量,就見地價!


那大盤股行情不可以嗎?答案是不可以。大家想想,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神華等等股票,都是超大盤的股票,市值都上千億。中國石油近期拉昇2個點,大盤拉昇1.2個點,而中國石油拉昇2個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散戶積極買入,有量沒量都一樣。從本質上講,大盤股行情就是指數行情,對指數拉昇作用最大的是藍籌類,而這些藍籌類大盤股上漲根本不需要量能,因為他們就是盤面拉昇和下跌最大的主力,而主力拉昇根本不需要量能!因此,當我們遇到大盤股行情時,量能就失去作用了,不能再用"地量見地價"去判斷市場底部行情了。


其實,我們股民最賺錢的,肯定是中小盤的上漲行情。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股票都在漲,而在大盤股行情(指數行情)中,經常是出現賺了指數沒賺錢的局面。因此,我們就應該把眼睛盯在中小盤行情上,指數行情甚至可以拋棄不做!


總結下來,判斷市場底部的關鍵幾點在於:


1.確認大盤處於中小盤(當天分時圖黃線)行情的下跌行情中。


2.總結前3次區域底部的平均量能值。


3.中小盤下跌行情中出現這個量能,極有可能市場見底。


4.指數行情不適用。(指數行情=雞肋行情,賺指數不賺錢,完全可以不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