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量见地价的分析


如何使用一个固定的方法去判断市场到达底部了呢?A股市场中有句老话:"地量见地价",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判断底部的方法。

现在我们用大盘2011年的走势分析一下,我们来看下6月20日反弹前,大盘历次3个区域性见底的走势:

地量见地价的分析

行情到2011年6月20日前,大盘出现了3个低点,分别是2010年7月2日,2010年9月21日,2011年1月26日,在历史行情的3个低点中,每次见底时的量能分别是多少呢?2010年7月2日:633亿,2010年9月21日:669亿,2011年1月26日:681亿。我们发现历次低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平均量能在650亿左右!而再看看之后的量能是多少?721亿,790亿,787亿,955亿,791亿等等,除了6月2日的恐慌盘外,都是在700亿多的量能,与之前3次低点的600亿的能量相比,还仍然高的多!因此在6月20日之前,大盘仍然没有到底!直到6月20日这一天:

地量见地价的分析

当天大盘量能是661亿,正好达到前期历次3个底部的平均量能水平,我们判断大盘见底要反弹了!果然之后出现了一波维持了20个交易日的反弹。


这一次市场底部的判定,就是利用的"地量见地价"。但是请注意一点,大盘从4月18日下跌到6月20日反弹,中间这44个交易日的行情,有85%的时间大盘行情在当天的分时图中,出现的是黄线引领指数上涨或下跌!也就是典型的中小盘行情。而大盘只有在中小盘行情中,才可以利用"地量见地价"进行市场底部的判断,为什么呢?


在所有的技术指标中,只有量能指标绝对不会出现骗线的情况。而量能反应的,则是盘面中投资者资金的活跃度:放量则是交易活跃,缩量则是交易冷淡。而我们股民买的最多的就是中小盘股票(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很少有人愿意买吧),当行情连续下跌时,逐渐出现缩量的情况,说明卖股票的人越来越少,空头力量(卖股票)在缩减,而同期行情下跌,我们信心不足又不敢买股票,因此量能是递减的。在某一天,量能缩减到极致(地量),卖股票的人几乎很少了,空头力量也到尽头了,此时多头反攻是最轻松的时刻!因此,鉴于我们手中持有股票的性质,在中小盘下跌行情中,一旦地量,就见地价!


那大盘股行情不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大家想想,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神华等等股票,都是超大盘的股票,市值都上千亿。中国石油近期拉升2个点,大盘拉升1.2个点,而中国石油拉升2个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散户积极买入,有量没量都一样。从本质上讲,大盘股行情就是指数行情,对指数拉升作用最大的是蓝筹类,而这些蓝筹类大盘股上涨根本不需要量能,因为他们就是盘面拉升和下跌最大的主力,而主力拉升根本不需要量能!因此,当我们遇到大盘股行情时,量能就失去作用了,不能再用"地量见地价"去判断市场底部行情了。


其实,我们股民最赚钱的,肯定是中小盘的上涨行情。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股票都在涨,而在大盘股行情(指数行情)中,经常是出现赚了指数没赚钱的局面。因此,我们就应该把眼睛盯在中小盘行情上,指数行情甚至可以抛弃不做!


总结下来,判断市场底部的关键几点在于:


1.确认大盘处于中小盘(当天分时图黄线)行情的下跌行情中。


2.总结前3次区域底部的平均量能值。


3.中小盘下跌行情中出现这个量能,极有可能市场见底。


4.指数行情不适用。(指数行情=鸡肋行情,赚指数不赚钱,完全可以不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