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20%!日本加碼撒錢刺激經濟,安倍:毅然決然

4月7日,是日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個重要時刻。

今天,日本內閣府通過了史無前例的108萬億日元(約合7萬億元人民幣)的緊急經濟對策,規模相當於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這一規模超過了金融危機期間日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這一規模與海外各國相比較也是相當毅然決然的。”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東京)奧運會已經延期,日本經濟負增長也避免不了,再加上日本境內疫情的緊迫形勢,此次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根據日本各地的地方自治團體和厚生勞動省通報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7日上午10點,日本境內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4100人,死亡人數為97人。此外,日本全境的47個都道府縣中的44個都已出現確診病例。

安倍晉三擬於7日晚的緊急記者會上宣佈日本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GDP的20%!日本加码撒钱刺激经济,安倍:毅然决然

援助中小企業是重中之重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自1月疫情出現以來,日本政府已先後出臺了兩輪經濟刺激政策。首輪財政支持措施於2月13日出臺,包括預備費在內總額153億日元的應對措施用於支援口罩增產以及加強邊境檢測等。3月10日,日本政府在新冠肺炎對策總部會議上敲定了防控疫情和支援維持就業等的第二輪緊急應對措施,財政措施規模為4308億日元。

3月底,為了把疫情對日本經濟的打擊控制在最小限度,安倍當時明確表示:“將彙總超過雷曼危機期間、規模前所未有的經濟對策。”2008~2009年雷曼危機爆發時,日本政府刺激計劃規模達到56萬億日元。

而此次的108萬億日元佔日本去年GDP總額的2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GDP總額接近554.5萬億日元。

3月底,美國國會就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達成協議。IMF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的GDP總額約為21.44萬億美元。特朗普政府祭出的刺激計劃相當於GDP的10%。因此,日本政府的此輪刺激計劃也使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發達國家相形見絀。

三井住友信託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經理任久保尚也(Naoya Oshikubo)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擬議的經濟刺激措施看起來可能特別龐大。大規模的刺激計劃是安倍政府邁出的非常積極的一步。”

陳子雷表示,此次刺激計劃的核心是確保實體經濟的運作不間斷,確保就業和產業鏈穩定,同時兼顧疫情帶來的貧富差距以及在民生救濟方面進行馳援。他認為:“在內需不足、全球經濟又不景氣的情況下,依賴外向型推動的日本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因此施行大規模刺激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日媒公佈的細節顯示,108萬億日元的刺激計劃主要包括對面臨困局的家庭及中小企業發放超過6萬億日元現金補助;為保護就業,將通過民間金融機構提供無利息貸款,並將暫緩困難企業約26萬億日元社保、納稅負擔,促進企業持續和鞏固就業;為航空業提供2萬億日元援助等。

陳子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援助中小企業是日本政府多輪經濟刺激計劃的重中之重。“中小企業涉及到日本的實體經濟與就業,因此各方都很關注,也沒有很多爭議。”在他看來,最新的聲音是,大企業是不是也要救。“已經有不少日本大企業表示,也難在疫情中撐下去。因此,要不要救大企業是日本政府最新的考慮。”他說。

現金補貼爭議

陳子雷還指出,這次援助中日本各界一個最大的爭議點便是,對因疫情影響而收入減少到一定水平的家庭,每戶家庭發放30萬日元(約合2萬元人民幣)的現金補助。“由於每個家庭中的老年人、兒童數量不一,如何確保每位家庭成員能平等獲得這一補助,目前是關注的焦點。”他說,“當然考慮到補貼成本,再加上很難在短時間內判別出每個家庭的損失,所以對每個家庭直接發放補助是最快最高效的。”

此外,日本政府將投入資金加大與海外合作,擴大臨床研究;推進抗流感藥物“Avigan”(法匹拉韋)藥品增產的工作,2020年度內確保200萬人份,相當於現在的3倍。在資金層面確保藥品以及醫療床位的供給,加大口罩產量和疫苗研發力度,完善電信基建。地方政府也獲得額外的1萬億日元補助,用於安置疫情影響的民眾。此外,為未來抗擊流性疾病建立儲備基金,這一新基金的規模或在1萬億日元。

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對於緊急狀態的實施,陳子雷強調,安倍政府目前還是在有限範圍內實施緊急狀態,同時也避免過激的措施。“日本的緊急狀態不像歐美那樣完全封鎖,而是儘量讓企業開工,這一政策對人口密集度的疏散、避免醫療資源擠兌等會產生一定影響。”至於效果如何,陳子雷表示還有待觀察。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熊野英生此前表示:“封鎖東京市區就像是遏止了日本經濟的動脈。”他預計,東京封城一個月將令日本經濟損失約5.1萬億日元,規模近GDP的1%。

日本內閣府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至12月,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扣除物價因素後環比下降1.6%,年率同比降幅達7.1%,萎縮幅度高於6.3%的最初預期。這一降幅也僅次於2014年第二季度的下滑幅度,當時日本季度GDP下滑7.4%。

日本政府將去年第四季度GDP大幅下滑的原因歸咎於季節性因素的颱風以及當年10月上調的消費稅。但隨著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致使日本國內部分製造業企業停工、出口減緩、拉動消費的訪日遊客人數急劇下滑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日本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陷入“技術性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自日本政府2月底要求中止或延期舉行大型活動以來,日本國內消費進入寒冬。在原本是出遊旺季的3月,即便大都市圈有些酒店選擇將住宿套餐降價,但依舊門可羅雀。

與此同時,主要百貨店2月的銷售額也驟降。5家日本大型百貨店3月2日公佈的2月銷售額整體低於上年同期,其中,大丸松坂屋百貨店下滑21.8%,下滑幅度為5家大型百貨店之首。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曾表示,緊急狀態的宣佈,再結合政府配套的刺激計劃,對日本的新冠疫情抗擊將是個“巨大的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